古上党之甘村西山底洛江沟篇

莲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上党老连家之甘村西山底洛江沟篇</p><p class="ql-block">创建于2024-01-09</p><p class="ql-block">阅读 3128</p><p class="ql-block"> 2023年12月6曰,天气.无风晴朗暖和。同文化园国珍主任约好访亲考察的村庄是襄垣县古韩镇甘村、王桥镇西山底和洛江沟三村。上午八点,国珍从襄垣城驾车来南丰沟村同我一起直达洛江沟村。 </p><p class="ql-block"> 洛江沟为王桥镇下辖村,同古韩镇南丰沟村接壤,是山西潞安集团释放村庄压煤后所建新村,距县城10公里。从南丰沟上襄垣—长治快速公路不用10分钟即到。</p><p class="ql-block"> 事先联系的志华夫妻二人正在等侯,迎进家即开门见山介绍村里连氏家族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志华宗亲72岁,他说二十世曾祖父兴朝从西山底村迁来已历四世。洛江沟旧居房上有清光绪六年文字标记。</p><p class="ql-block"> 前些年,为祭祀志华还做有遗族,祖父润先,父亲有旺。洛江沟村连姓近五十人,查襄垣老族谱志华是二十三世。年轻时,志华在县办企业上班,曾任襄垣纸厂厂长二十多年。</p><p class="ql-block"> 志华说,其实洛江沟连氏是两支。父亲有旺这支亲弟兄俩,父为长。二叔启旺当了35年村支书,有三子两女。堂叔连丑,上党战役失踪。志华弟兄俩,志华老大,育两男一女。长子开汽车跑运输,二儿子在潞矿上班。志华孙子女两男两女,重孙已有一男一女,人丁兴旺,很大的一家。</p><p class="ql-block"> 洛江沟连氏另一支是二十二世连留孩这一支。据传祖上曾住洛江沟,后迁襄垣北底乡阁老凹村。八十年代志华二叔启旺任村支书时留孩回迁洛江沟,育有两男一女全家八口人。</p><p class="ql-block"> 襄垣《连族谱牒》记载,十七世思武西山底迁洛江沟是否为连留孩祖上,有待进一步考察。</p><p class="ql-block"> 洛江沟连氏一家人耕读为本,和睦至上,在读和毕业的大学生不少,在村中很受人羡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洛江沟到西山底村顺着公路向东开车两公里即到。据《襄垣县地名录》载,因西山底村位于鹿台山麓西段,故得此名。进村正好打听到连海祥家,同访的志华与海祥是熟人,见面无有客套,直入正题。</p><p class="ql-block"> 海祥宗亲今年70岁,他说,西山底连氏现有近三十户百把人。他是二十二世,记得最远祖上是十九世曾祖父富荣公。海祥说,爷爷弟兄俩,父亲弟兄仨,父亲老大。海祥弟兄俩他为长。海祥有两男一女,长在襄垣企业打工,次子大学毕业在广东就业。海祥有一孙子也已上班。</p><p class="ql-block"> 同时接待我们的还有连海年,也70岁,说话很实在。他说,不知道祖上从哪来,父亲那辈弟兄四个,父排老二,三叔、四叔都还健在。海年这一辈叔伯弟兄九个,他为长。海年有三女一男,儿子在潞矿上班。</p><p class="ql-block"> 西山底连氏从哪里来?</p><p class="ql-block">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襄垣《连族谱牒》记载,十三世光法从甘村迁西山底。至十六世,西山底连氏尚字辈弟兄五人分成五支,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为11户67人。西山底村还有一户为十三世玘贵公九庄乡北庄迁入,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5人。</p><p class="ql-block"> 西山底祖上迁来已有二百多年,近几年民居翻修很多,旧址已无踪迹,只有一座古庙几乎塌废。 </p><p class="ql-block"> 说起祖上,海祥他们引以为豪的是十九世培荣公,曾组织为甘村修建过一座河桥名三合桥,折射出西山底连氏祖上的经济发展和公益思想。</p><p class="ql-block">  时近11点,我们赶到甘村。甘村是古韩镇下辖村,居襄垣城南五公里,同王桥镇西山底村只是一条漳河之隔。</p><p class="ql-block"> 一位朋友领着来到建国宗亲家,只见暖阁中晒滿挂面,菜地上苫着一堆冬藏白菜,一看便是勤劳之家。建国73岁,曾收藏一套襄垣《连族谱牒》,后来被族人拿走,还他一套复印件。就这,他也视如珍宝保存得很用心,两层包裹严严实实,其间还有一本河南连氏送的河南家谱。建国说,甘村祖上是七世祖重夫,从阳泽河迁来,应该是明御史楹公之后。</p><p class="ql-block"> 襄垣《连族谱牒》记载,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甘村7户43人。现全村八百多人,连姓共13户,村籍4户,在外9户。建国宗亲说,老爷不知名字,爷爷叫连晋明,弟兄五个。父亲那辈弟兄仨,我这辈弟兄俩,二十三世树字辈。</p><p class="ql-block"> 建国这辈子经历很丰富,初中毕业后回村里供销社站过五年柜台,当了近三十年电工。2001年又开始种大棚菜,有年冬天下大雪压塌棚又种露天菜。现在种菜少了,除卖菜卖苗主要帮着儿子做挂面。建国说,做挂面成了甘村的品牌产业,全村五十多户有挂面作坊。他家一年能做两万多斤,收入十几万元。</p><p class="ql-block"> 建国儿子叫庆丰,48岁,职业就是做挂面。儿媳妇小王是销售能手,主动和我们加微信,不接其他话茬,只说卖挂面。她设计的挂面包装盒叫小连品牌,生活情趣很浓。她说普通挂面一斤能卖7元,鸡蛋挂面11元,都是上门购买,要货得预订。</p><p class="ql-block"> 建国有个兄弟叫建芳,今年62岁,在村里种有六、七亩菜园,一年也能收入十几万块。浊漳河从村南流过,水资源丰富,种菜园是甘村的传统产业。</p><p class="ql-block"> 建国邻居连根生家,我们过来考察时老夫妻俩正在做挂面下架和整理,于是边干活边同我们交谈。根生宗亲今年72岁,弟兄俩他是老二,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女儿出嫁,男孩在县城自主创业开超市。根生逗笑说:“话说大啦,外孙住在这只顾玩儿手机,我说你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大学就回来放羊,考上大学给你奖励一万块。结果人家前年考上了,当姥爷口无戏言,只好兑现。去年孙闺女也考上大学了,也奖励一万。小孙女正上小学,学习更用功,也想这一万块钱。”说完哈哈大笑。老两口做挂面能鼓励出大学生,根生很开心!</p><p class="ql-block"> 甘村连氏多有外迁。前些年河南来过两汽车族人,说是出土了一块墓碑,上书祖上来自山西上党襄垣甘村,便相邀寻祖。后来我与南丰沟村老宗长连保魁说到此事,他说记得此事,并知道甘村迁河南的为进礼、进美弟兄俩,现住地叫西连河村。</p><p class="ql-block"> 甘村传统产业历来驰名襄垣。历史上曾有“甘村笤帚上丰缸”的美誉。浊漳河甘村流域土地肥沃耕种有特别优势,过去盛产棉花、红薯、花生。如今做挂面、种菜园市场广阔 ,靠的是技术,付出的却是辛苦和汗水。甘村连氏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幸福美好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一日访亲,收获不丰,却也见识了连氏族亲之有心人。生为连氏后人,为宗祖及族亲而自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中华连氏文化园管理服务中心</p><p class="ql-block"> 中华连氏书院</p><p class="ql-block"> 连国珍 连月厅</p><p class="ql-block"> 2024年元月1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