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在展览会大厅中)</p> <p class="ql-block">2025年第四届嘉德国际艺术图书展于2025年4月23日至27日在王府井北口嘉德艺术中心隆重举行。</p> <p class="ql-block">不少读书人认为嘉德国际艺术图书展一场沉浸式文化盛宴。在书展中你可以发现每年出版的新书。</p> <p class="ql-block">(一进门就是一个打卡点在等待着你)</p> <p class="ql-block">图书展览不仅是书籍爱好者的聚集地,也是艺术和文创品的交融平台。特别是其丰富的展览内容和多样的互动活动。 </p> <p class="ql-block">读者可以在这里找到那些“限量版”和近乎绝版的书籍,体验收藏的乐趣。每一册书籍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文化积淀,让人不禁沉思书籍在历史演变中的重要性。藏书文化特展的深刻内涵 藏书文化特展是嘉德书展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爱读书,在青年时代又遭到10年被禁止读书的人,在连续参加的两届嘉德书展之后,今天又来到第四届嘉德书展。为那些爱读书,想买书的年轻人做一些指导和讲解,是一件很快乐的事!</p> <p class="ql-block">我发现这一届书展有关女性题材的图书增加了不少。</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儿童图书似乎将我带回了我的童年,可惜那个年代哪里有这么好的书啊!</p> <p class="ql-block">原版进口图书也不少,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英语阅读能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p> <p class="ql-block">其实,每一个孩子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都是从书本中开始的。</p> <p class="ql-block">暂时告别那些精美的原版进口图书,聊聊咱们国产的最有特色的一本书。</p> <p class="ql-block">书展不仅仅是一次书籍和艺术的展示,更是一场文化的盛宴。在这里作为“首部中国传统家具鉴赏标准”《榫卯间的思索》是传承了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术”印制的线装本图书是中国古代家具收藏的指导性图书,本身又是图书收藏的珍品。我来简单聊聊雕版印刷的《榫卯间的思索》这本书。</p> <p class="ql-block">造纸术的出现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飞跃,从在竹简上记事变成在纸上记事。改变了人类信息传播和文字记录传承的方式,用毛笔和麻纸手抄的速度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于是印刷术应运而生,最早的印刷术也就是雕版印刷,雕版印刷盛行于唐代最早也是用来印刷佛经有历史资料,可查的是唐代当年印刷的金刚经。这部最新刚刚问世的《榫卯间的思索》不仅是世界首部雕版印刷的讲述中国古代家具榫卯关系的精品图书。而且制版雕刻家采用的是最清晰的宋版雕刻手法刻板。</p> <p class="ql-block">这本书的雕版印刷是沿袭宋代雕版印刷术,宋代雕版印刷术是中国雕版印刷的最高峰,蒙元灭了宋朝之后,不仅实行了销毁历代藏书,严酷限制书籍的出版,甚至一度取消了科举制度,雕版印刷术从此滑坡,一直到清代。现代印刷术的崛起从民国至今,几乎无人敢问津雕版印刷。田家青先生写作的一本《榫卯间的思索》填补了我国在古代木器研究和木器制作榫卯结构规定的空白。应属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冠世之作。</p> <p class="ql-block">《榫卯间的思索》一书是著名学者 、著名设计师、收藏家田家青先生近期推出的一本限量版的雕版印刷书。</p> <p class="ql-block">(在古典家具国际研讨会上发言的田家青先生)</p> <p class="ql-block">田家青,1953年出生。中国古典家具领域内著名的学者、专家,文物大家王世襄先生惟一的入室弟子。其专著《清代家具》(1995年中英文版)是学术界公认该领域开创和权威之作;王世襄评价为:“这是第一部关于清代家具的学术专著,研究、著述从填补尚付阙如的空白开始,并能达到如此规模,值得赞贺!”而经他创新设计的具有时代风格的“明韵”及“家青制器”系列家具,近年来屡屡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大型拍卖会上与历代古董珍玩同场拍卖,开创了著名艺术品拍卖公司拍卖现代家具作品的先例。2016年1月6日,获颁“2015中华文化人物。</p> <p class="ql-block">《榫卯间的思索》是传承了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术”印制的线装本图书是中国古代家具收藏的指导性图书,本身又是图书收藏的珍品。我必须聊聊雕版印刷的《榫卯间的思索》这本书的传统制版工艺。</p> <p class="ql-block">印刷必须要有印刷用的模板,最早的模板是木质的,一般只用两种木材,一种是枣木,一种是杜梨木。为什么只能用这两种木头呢?因为其它的木料不挂墨,也就是不吸墨,印出来的字迹不清晰。而且枣木和杜梨木作为印刷模板长期放置不变形。有人会想到当时为什么不用紫檀木来制版因为唐朝时中国人还没有见过紫檀木,是明朝有了航海事业的发展才从海外运来了小叶紫檀。再说紫檀木也不适合做雕版印刷的模板。</p> <p class="ql-block">这次“家青制书”推出的雕版印刷书,其雕版印刷雕刻用的木板就是用的杜梨木,我本人和一块大型的杜梨木有过五年半的共同生活经历,那是1969年一月作为北京知识青年去陕北农村插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们九名告别北京师大二附中的北京知青住在延安地区富县牛武公社史家岔村一个僻静的小山村里,我们知青点灶房的东墙边支起了一个简易灶台,上面放了一个两寸厚、三尺多长、二尺多宽的杜梨木板给我们知青做切菜、擀面用的案板。我们村是陕北地区少有的林区。山沟里的野生杜梨树长到10米多高。这木料在当地算是最硬的,家家户户贫下中农都用这个木料做切菜板的,后来我们知青有的分配工作了,有的办理病退回北京了。就没有一个人想起来要把这个杜梨木的大案板带走。如果被个人保存下来,今天应该进入知青博物馆了。</p> <p class="ql-block">50年后,我们村那些共用一块杜梨木案板的知青再次聚会,前排左一陈征同学在北京某高校图书馆工作,前排右一王明超同学是某出版社的编辑,后排右数第二人是本文作者,第三人伏永泉同学是某印刷厂的厂长,我的同学中不少人都和图书有缘吧!</p> <p class="ql-block">书归正传。作为“首部中国传统家具鉴赏标准”雕版印刷的《榫卯间的探索》,创造了一版三色,制书途径。就是用红蓝黑三种颜色,印制同一内容的图书。红色是天然矿物质朱砂、蓝色是天然矿物质青金石、黑色是五百斤松木熏的墨汁。印刷的纸张是手工制作的,超薄宣纸其薄度和韧性已经超过了字典纸。</p>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在讲解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术,书的每一页字和图就只能是一块木质的雕板来印,一页一块板,印刷一本书所用的雕板叠在一起,要比我的手比划的的高度还要高。</p> <p class="ql-block">在古代,朱砂的稀有性和制作成本较高,使得朱笔成为皇室贵族或高级官员的专属用品。皇帝在御批奏折时常用朱笔,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此外,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喜庆、吉祥和好运,因此使用朱笔书写的文字或绘制的图案往往被赋予吉祥如意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朱笔常用于书写重要文件或记录历史事件,因其红色醒目且不易褪色,具有庄重严肃的意味。例如,古代史书在记载重大历史事件时,往往会用朱笔进行标注或强调。</p> <p class="ql-block">蓝色印刷原料是出自阿富汗的青金石。一种天然的矿石,当你阅读一步蓝色的文字书不仅会感觉到阅读的新颖感,还会减少眼睛的疲劳,</p> <p class="ql-block">蓝色布面书盒</p> <p class="ql-block">放置书盒用花梨、楠木和乌木三种硬木料制成的十字型架子,散发着木材的清香,打开书后又可闻到印成文字的墨香。我们常说的“书香门第”、“书香世家”真是起源于“书香”。</p> <p class="ql-block">梁思成开创了中国古建筑的科学研究体系,为此奋斗一生,很想出一本雕版印刷的中国古代建筑指导性著作,可惜未能如愿。不少金石玉器的研究专家都有出版本雕版印刷的本行业的指导性书籍,都未能如愿。然而,今天田家青的著作《榫卯间的思索》,完成了诸多学者的夙愿,成为了开天辟地第一本讲述传统木器工艺榫卯结构雕版印刷成书的第一位学者。这背后有很多深层的故事,以后有时间我将慢慢道来。</p> <p class="ql-block">打造家具、研究家具是很有意思的事,要不怎麽連明朝的熹宗皇帝動起手來都一发不可收拾呢,“自操斧鋸鑿削,即巧工亦不能及也”,這的確是壹件能上癮的事。作为大明朝的皇帝不上朝,天天摆弄和研究家具,其中吸引它的最大亮点就是榫卯结构。</p> <p class="ql-block">中式木器靠榫卯咬合,不用钉,不用胶粘;有些传世的古代家具,经历几百年沧桑,木料已近朽烂,但主体结构仍然不松不散,这种中国家具可叫作“万年牢”,其万年不倒之势,仰仗的就是榫卯結构的严谨。</p> <p class="ql-block">在欧洲的大英帝国,有一位英国皇室成员,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在咱们中国的大明朝也有一位皇帝不爱江山爱木工工艺的故事。说的就是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2月23日—1627年9月30日),明朝第十五位皇帝(1620年—1627年在位),明光宗朱常洛长子,明思宗朱由检异母兄,生母选侍王氏(孝和皇后)。年号“天启”。</p> <p class="ql-block">(木匠皇帝天启帝朱由校)</p> <p class="ql-block">天启五年(1625年)五月,朱由校带着皇妃、宫娥在中南海划船嬉戏,不慎落水,虽然得到太监们的奋力抢救,终于脱水逃生,虽经太医院医治仍留下溺水后遗症。在龙体康复阶段,仍沉缅于声色犬马之中,加之饮用道士配方“仙方灵露饮”,以求长生。结果全身浮肿,出现汞中毒症状,卧床不起。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崩于乾清宫,时年二十三岁,遗诏以皇五弟信王朱由检嗣皇帝位。也就是那位崇祯皇帝。</p> <p class="ql-block">我这聊着榫卯结构怎么一下聊到大明朝去了,明朝的事儿我不应该说的太多,最好由袁腾飞老师来讲,今天我只讲书展。有关明朝历史还是留给他来聊吧!</p> <p class="ql-block">我们常说的中国古代家具其实就是以明清家具为主的榫卯结构组装的家具,是中国古代艺术品的传承,雕版印刷是中国古代印刷术、制书术的传承。无论讲哪个方面都得讲上几天几夜,今天先说到这儿,以后有时间,咱们继续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