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于阳春独特的山水画

代晴

<p class="ql-block">  于阳春,1935年出生,山东威海人。1958年起先后任《大众日报》美术编辑、文艺部主任,山东省文联秘书长、《联合日报》社长、总编辑等。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政协联谊书画院副院长、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理事等。 </p><p class="ql-block"> 于阳春长期从事新闻及中国画创作,以自己的艺术实践进行东方山水到西方风景、传统山水向现代绘画的有益探索,并将水墨、油画、水彩、素描等多种技法融汇一炉,创造出中国山水画的新格局,先后出版多部《于阳春画集》专集。 40多年来,于阳春凭借中华人文精神,挥动生辉彩锋,研索造型技巧,捕捉光影云氛,擅驭水韵彩泽,拓展国画造境新区域,再现超现实的皓奇雪山,秀拔峰岫,澎湃澜涛,空濛霁景,森郁林木……。作品善达画理,擅掇真象,风采洋溢,尤其他创意所画山脊如龙蜿的雕塑感,所成雪峰攒动披离的逼真造境,所沾光泽湿透的烟云,所写灵约青莹的远山,所演滑润逼真的建筑体美感,都使人有身融于山、心化如水的感觉。于阳春的山水画笔墨苍润、意境深邃、浓墨勾沉、淡彩渲染、行云流水、空漭若梦、奇巧出妙、诗趣横生。正是:神清雄骨秀,苍茫浩壮气;大笔濯澜里,宇宙迪诗情。当我2001年第一次看到云南的梅里雪山和玉龙雪山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画笔和已有的技法无法表达当时强烈的感受后来到欧洲、美洲,面对尼亚拉呱大瀑布的震撼、面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开始完全放弃已有成见来进行创作,为什么中国水墨只能画中国的风景?为什么西方绘画技法不能服务于我们?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一直以来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力。 </p><p class="ql-block"> 在现代艺术的大背景下,许多画家都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探索着新的表达方式。其中,于阳春作为一位现代画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山水画的深入理解,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令人惊叹的作品。于阳春先生的山水画作品凝聚着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他将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融合于画面之中,以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展现出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于阳春的作品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笔触和色彩运用,使得山水画的传统元素焕发出崭新的魅力。他善于运用自然元素来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色的感受,用丰富的色彩和充满动感的线条来刻画山川河流的峥嵘壮丽,让作品具有了独特的生命力。同时,于阳春的作品充满了现代感。他不拘泥于传统的立意和构图方式,勇于创新,大胆尝试新的表达手法。例如,他常常运用一些抽象的形式和符号来表达对自然的思考,给人以独特而深刻的艺术享受。他还善于运用线与点的组合,通过简约而富有力量感的形式,将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色诠释得淋漓尽致。于阳春的作品不仅仅是对大自然的描绘,更是对传统山水画的传承与创新。他注重对传统的研究和借鉴,将传统的笔墨技巧与现代的艺术观念相结合,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他以自己对历代名家的笔墨技法的研究和理解,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示了山水画在现代艺术中的新灵魂。于阳春的作品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的艺术展览,并获得了多项奖项和荣誉。他的艺术作品被众多的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所喜爱,成为当代山水画领域的翘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