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圈】,魔都游~亭林遗址公园

老小孩

<p class="ql-block">昵称:老小孩</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56077 </p><p class="ql-block">手机:HUAWEI P30</p> <p class="ql-block">亭林古文化遗址位于亭林公园内,地址在亭林镇华亭路上,公园的入口还是挺奇特的,位于一栋七层住宅楼的中间,住宅楼的底部为沿街商铺,商铺以上为居民住宅,公园的入口以高大的罗马柱,撑起了一个高高的拱顶,拱顶上还有两层住家。住家之上还有层三角尖顶,上面有四个大字“亭林公园”。这就是公园的入口了。</p> <p class="ql-block">公园的西北角,有一座亭林史迹馆,面阔五间,里面有三个展厅。</p> <p class="ql-block">走进展馆,可以了解亭林名称的由来,了解亭林4000年前的良渚文化。</p> <p class="ql-block">里面陈列有仿制的九节玉琮和各种黑陶器等良渚文化器物,同时还介绍了亭林历史上出过的名人、历史遗迹等,包括亭林顾家和南朝梁陈间的顾野王,曾到亭林游历过的元末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书法家杨维桢和铁崖松,宝云寺遗址,赵孟頫的松雪碑(又名子昂碑)等。</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字训诂学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顾野王修书诵读,修撰完成代表作《舆地志》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展厅虽不大,但可以帮助游客约略了解到亭林几千年历史之一瞬。</p> <p class="ql-block">走进亭林书院,从浩瀚的历史烟云和绵延的文化脉络中,领略亭林不同时期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华美篇章。</p> <p class="ql-block">这里立有一块“亭林古文化遗址”的文保石碑。</p> <p class="ql-block">子昂碑,又名松雪碑,系元代书画家赵孟(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所书。</p><p class="ql-block">碑文共953字(不包括碑首与文题14字),记述重修宝云寺事宜。元至大元年(1308年)立石</p><p class="ql-block">赵体书法遒劲清秀。石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现仅剩碑帽及碑文残块,有拓印碑文流传。(此碑为仿制碑)</p> <p class="ql-block">这块碑文因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而得名,记述了重修宝云寺的盛事。它不仅是元代书法艺术的瑰宝,更是亭林镇悠久历史文化的璀璨象征。</p> <p class="ql-block">公园以葫芦池为中心。葫芦池是一座长茄子形状的池塘,上面架有一座九曲桥。</p> <p class="ql-block">葫芦池,曾出土了大量良渚文化时期,亦即新石器文化晚期的陶、石、玉、骨器等,有的陶器为国内同类遗址罕见,其中陶罐石镜,是目前发现的上海先民使用镜子的最早物证,出土的玉器中有九节玉琮,为上海地区出土的节数最多的玉琮。</p> <p class="ql-block">展示新时代各类先进家庭的家规家训,以古鉴今,由家及国,旨在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传承中华优良家风,以良好家风涵养清风正气,是金山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p> <p class="ql-block">最美人间四月天,不妨趁着哪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来亭林感受这美丽春光吧!</p> <p class="ql-block">亭林遗址公园于2021年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23年通过AAA级旅游景区复核并挂牌金山区家风教育基地。如今的亭林遗址公园向社会免费开放,是沪上西南一处文化休闲揽胜的佳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