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迈、临沧、弥渡14天自驾游》之耿马

一路有你

<p class="ql-block"> (本文不投稿,不参加“精选”评定,只作为纪念收藏) </p><p class="ql-block"> 早在3000年前,石佛洞人就生活在这片魅力之地,创造了古老而神秘的崖画文明。</p><p class="ql-block"> 古老的文献告诉我们,佤族先民首先来到这里,开辟了属于他们的时代。</p><p class="ql-block"> 之后傣族来了,在白色神马的指引下,王子弹着琴来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20多个民族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p><p class="ql-block"> 这里,就是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p> <p class="ql-block">  我不知道“白马腾飞的地方” 还是“会弹琴的坝子”哪个更能代表这片土地。</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感觉里,耿马有两个中心,一个是耿马坝,一个是孟定坝(关于孟定,在《孟定上、下两集》中已详细介绍)。</p> <p class="ql-block">耿马</p><p class="ql-block"> 傣语,“耿”为地方,“马”为马。</p><p class="ql-block">(图片拍于耿马县城人民路附近)</p> <p class="ql-block">  傣文地方史载,傣历759年,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傣族土司罕氏的祖先率臣民迁徙过程中, 由一匹白色神马引领寻觅,最终找到这片土地并定居于此。</p><p class="ql-block">(图片拍于耿马县城人民路附近)</p> <p class="ql-block">  “耿马”一名在傣语中意为“跟随白色神马寻觅到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图片拍于耿马县城人民路附近)</p> <p class="ql-block">佤语中 </p><p class="ql-block"> “耿”为父,“马”为母,亦为养育各族儿女的父母之地。</p><p class="ql-block">(图片拍于耿马县城人民路附近)</p> <p class="ql-block">  耿马也被称为“勐相耿坎”,意为“黄金宝石之乡”。</p><p class="ql-block">(图片拍于耿马县城人民路附近)</p> <p class="ql-block">  所以, “耿马”象征着“跟随白色神马寻觅到的黄金宝石之地”。</p><p class="ql-block">(图片拍于耿马县城人民路附近)</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一条条干净整洁的大街上。</p><p class="ql-block"> 棕榈撑着绿油油的伞亭亭于道路两旁,绿伞下,红色的棕花点缀在枝杈上,犹如“小卜少”盘于脑后黑亮的发髻,髻角边上插一把红色的梳子,一串洛神花串镶嵌在黑发之中。</p> <p class="ql-block">  头发黑亮如锦,梳子和花儿殷红鲜艳,在这里,黑和红珠连璧合,相得益彰,拾配得如此完美。</p><p class="ql-block"> 再往下看,窈窕<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身体上裹着红黑相间的紧身筒裙,腰上扣着银腰带,婀婀娜娜,袅袅婷婷。</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道路两旁,一座座两层小楼鳞次栉比,它们都戴着红颜色的形如“斗笠”状的帽子,有很宽的边,难道是用竹篾夹油纸或箬竹的叶子制成?</p> <p class="ql-block">  显然不是。你再看这楼,它们魁梧强壮,虎背熊腰,腰间插着一把亮铮铮的腰刀,气度不凡。</p>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不看院子外面的挂牌,你肯定不会想象得到,这是县政府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这是县文旅局和一座医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位于公园路的酒店</p><p class="ql-block">金孔雀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天鹅湖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耿马土司衙门</p><p class="ql-block"> 耿马土司衙门是一座摹仿宫廷式建筑的宏伟建筑群,占地20多亩。从东到西,依次排列着照壁、门亭、四合院宫邸等对称建筑。</p> <p class="ql-block">  迎耿马大街的是三联一面的飞檐大照壁,左右设圆拱门,两侧有岗楼,设枪眼,照壁背面设监狱。</p> <p class="ql-block">  从左右门进为花砖踏步,设马亭,直通二照壁。二照壁中为正阳门,两侧有蹲狮,左右有侧门,按一定礼仪和等级进出。</p> <p class="ql-block">  正面有过道,两侧置花台,楼内高悬“耿马宣抚司”标牌。</p> <p class="ql-block">  土司大院内有五院瓦房,为土司属官住所。</p><p class="ql-block"> 这些建筑或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或绘制山水、流光溢彩。</p><p class="ql-block"> 厅内悬挂有“文治武功炳焕一时,崇楼峻阁巍峨千载”等对联,处处都透出一种盛气凌人的架势。</p> <p class="ql-block">  不知咋地,战鼓擂动、金戈铁马、呐喊冲锋的战场竟然在比时此刻出现在我眼前,将思绪一下子拉回到80多年前的抗日战争时代。</p> <p class="ql-block">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p><p class="ql-block"> 1942年3月,日本侵略军攻陷缅甸仰光,4月占据腊戌,5月占领中国畹町、腾冲、龙陵等重镇,接着又占领距孟定58公里的缅甸滚弄,并把滚弄作为向滇西南进犯的重要据点。</p><p class="ql-block"> 为抗击日寇进犯耿马,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感召下,耿马各族群众和上层爱国人士为捍卫中华民族的利益,纷纷起来抗日保家,共赴国难。</p><p class="ql-block"> 修建公路、铁路和机场,建立抗日武装。</p> <p class="ql-block">  日军侵占武汉和广州后,中国的海上交通运输线被日军封锁,陆路和空中运输也受到控制。</p><p class="ql-block"> 为保证抗战物资的调运,国民党中央政府决定1937年底修建滇缅公路。</p><p class="ql-block"> 1938年8月滇缅公路通车后,担负着运输抗日物资的重任,但由于路面狭窄拥堵,远不能满足抗战物资的运输。为确保国际援助物资及时送到抗战前线,又决定修筑滇缅铁路。</p><p class="ql-block"> 滇缅铁路1939动工,1941年由缅甸腊戌到云县勐赖坝的铁路便道建成。</p><p class="ql-block"> 在修筑铁路过程中,耿马抽调民工1万余人,不少妇女儿童也参与其中。</p><p class="ql-block"> 滇西抗战爆发后,铁路便道成为重要的军事运输线。</p><p class="ql-block"> 1942年4月,日军占领腊戌后进犯滇西各地,战争形势急剧变化,正在修筑的滇缅铁路被迫停工,民工全部撤离。</p><p class="ql-block"> 为防止已修好的路段被日军利用,耿马又组织人员于8月将悉尼大寨到河底岗的汽车便道和孟定至勐简的铁路路基毁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耿马县勐撒坝子曾经是滇西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斗机场。</span></p><p class="ql-block"> 1943年6月,为加大对日军的打击力度,对驻守在缅甸的日军实行轰炸,驻祥云县云南驿的美国航空站官员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30余名抗日远征军军官抵勐撒坝勘察测绘,选定在此建战斗机场。</span> </p><p class="ql-block"> 耿马土司协力赶建,指派专人负责,<span style="font-size:18px;">各村寨,每户出30个劳工到勐撒坝割茅草,填挖机场跑道。</span></p><p class="ql-block"> 劳工们经过3个月的紧张施工,简易飞机场建成并投入使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43年底至1945年8月,每天都有美军运输机起落,军事物资连连不断从昆明、祥云等地空运而来。战斗机整装待发。</span></p><p class="ql-block"> 抗战结束后,美军官兵全部撤离,机场设施全部销毁,后驻守机场的国民党官兵也全部撤走。</p> <p class="ql-block">  1942年5月,耿马和孟定土司头人积极响应《告滇西父老书》“齐心一致,坚定最后胜利的信心”这一号召,投身抗日救亡运动。</p><p class="ql-block"> 6月13日,耿马宣抚司罕裕卿、孟定土司罕万贤在回复电文中表示:“日寇侵我,凡属国民,莫不发指,裕卿、万贤守土有责,杀敌御侮,自当竭力以赴。”</p><p class="ql-block"> 7月,罕裕卿、罕万贤和沧源土司罕富民等一行前往大理,谒见宋希濂,陈述抗日守卫边疆的决心,并代表耿马各族人民捐献救国金100万元(滇币)。</p><p class="ql-block"> 后由大理赴昆明面见云南省主席龙云,表呈边疆各族人民、各司署的抗日决心。</p> <p class="ql-block">  经省政府同意,中国远征军司令部决定由耿马、孟定和沧源土司官回乡组织“耿沧抗日自卫支队”。</p><p class="ql-block"> 9月,国民党第一集团军司令宋希濂派参谋处张振武带一个连到耿马、沧源一带着手组建“耿沧抗日支队”。</p><p class="ql-block"> 10月,“耿沧抗日支队”成立,支队指挥部设于耿马县城土司官衙内,下辖3个大队,共600余人。</p> <p class="ql-block">  “耿沧抗日自卫支队”的耿马大队,自成立到抗战结束,除一个中队经常配合孟定大队活动外,另有两个中队200余人则常驻河外的尖山、尖坪一带,并在尖山村后的山顶上构筑坚固的工事,设前沿指挥所,配合驻防在周围的国民党军队作战。</p><p class="ql-block"> “以戈待敌”!“泰山石敢当”!这些尖山通往缅甸小路的石崖上的石刻,见证着耿马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保卫疆土、誓与一切来犯之敌血战到底的大无畏精神。</p> <p class="ql-block">日军入侵孟定,肆意虐杀无辜。</p><p class="ql-block"> 从1942年4月至1943年夏末,驻缅甸日军多次进犯耿马孟定一带。</p><p class="ql-block"> 1942年4月22日,日本侵略军300余人,兵分两路向我边境孟定进犯,一路由缅甸腊戌经滚弄至户板,一路由新地方(勐芳)经甘勐附近的小寨,企图两路汇合后直攻孟定。</p><p class="ql-block"> 日军此次入侵,被驻孟定国民党第6军新编39师25团阻击后退回缅境。</p> <p class="ql-block">  1943年2月10日,800余名日军和招募的雇佣军、民夫共2000余人,趁夜从缅属的滚弄沿滇缅铁路路基入侵孟定肆意烧杀,他们烧毁孟定土司府衙门,焚烧土司积粮8万斤,抢走黄金96两,打死打伤边民多人,日军肆虐一天后撤回缅境。</p> <p class="ql-block">  1942 年6月30日,日军由缅甸户板入侵孟定,修筑滇缅铁路的警察大队大队长曹发安、中队长王礼文率领下属部队50余人占领下城丫口,居险扼守,集中火力击退了进犯的日军。</p> <p class="ql-block">  1943年5月6日,占领缅甸木帮、滚弄的日军第18师团56搜索联队及伪军、挑夫2000余人,由金厂坝经户算过南腊、岩脚山寨、班算、芒弄进犯孟定。</p><p class="ql-block"> 9师17团王惜时营奉命由南伞到孟定增援,行至芒撒村芒弄丫口与日军交战,双方激战两个多小时,至天黑撤到糯俄。</p> <p class="ql-block">  8日下午,日军进入孟定,奸淫烧杀,无恶不作,孟定街子、沙坝、芒掌、波乃、波广、允坎6个寨子的290户民房和3座佛寺被烧,抢掠、焚烧土司和群众积粮约90余万斤。</p> <p class="ql-block">  10日,日军越过南定河北犯,驻守在南捧河渡口的国民党部队一个班和日军交火后撤至荨麻林,驻荨麻林的一个排和日伪军短暂交火后又撤至半坡大营盘。</p> <p class="ql-block">  国民党部队98团、27团一部在“耿沧抗日支队”和“班洪自卫队”的配合下,在大营盘构筑牢固工事,和日军激战三天三夜。</p> <p class="ql-block">  战斗十分惨烈,日伪军虽人多势众、武器精良,但因雨水淋漓、山坡陡峭、林密路滑,且从坡下往上冲十分艰难,多次冲锋都被击退。</p><p class="ql-block"> 战斗中日伪军被歼300余人,柳川明中佐被击毙。</p><p class="ql-block"> 日军败退后分两路经小坝和小街渡口过南捧河到大红山的班贵一带汇合,后撤回缅甸滚弄。</p> <p class="ql-block">  日军进犯给耿马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p><p class="ql-block"> 经查证,从1942年4月日军进犯耿马边境至1945年9月3日期间,在耿马区域内因抗战共死伤的人数277人,其中,死亡92人,伤185人。</p><p class="ql-block"> 财产损失方面,日军侵烧毁缅寺、民房、积粮,掠夺金银,抢杀牲畜等直接和间接损失折合1937年7月法币币值361.53万元。</p> <p class="ql-block">  日寇对耿马的烧、杀、抢、掠暴行,给耿马各族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由于战乱,市场萧条,物价上涨,社会动荡,百姓朝不保夕,给耿马县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严重后果。</p> <p class="ql-block">  但是,各族人民不畏强暴,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活动,踊跃应征从军,捐款捐物,筹量支钱,修建公路、铁路和机场,组织抗日武装,配合国民党部队作战,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行列,为滇西抗战谱写了辉煌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  如今,我眼前的耿马,稻谷飘香,惠风和畅,生机盎然,国泰民安,风调雨顺。</p> <p class="ql-block">  耿马勐相湿地公园是耿马自治县的一处3A级景区,占地面积约518亩,总投资5.37亿元。</p><p class="ql-block"> 公园集生态、文化、娱乐于一体,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文化交流的优美场所。‌</p><p class="ql-block"> 这是建筑面积5454㎡,可容纳4900余人观看比赛的体育馆。</p> <p class="ql-block">  广场活动区‌设有民族演绎广场,占地面积23亩,可容纳2.5万余人,是举办大型节庆活动和民间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p><p class="ql-block"> 这是《抗震救灾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1988年l1月6日21时03分14秒,耿马发生7.6级地震。21时15分,又发生7.2级地震。澜沧、耿马和沧源三县的十几个乡镇受灾最重。</p> <p class="ql-block">  人工湖、水鸟栖息景观、湖区栈道、亲水空间、儿童游乐场,总占地面积320亩的,水体面积约12.8万平方米,绿地面积8.6万平方米,环境优美,适合散步、骑行和观景,是生态与休闲结合的大型湿地公园。</p> <p class="ql-block">  似乎徜徉于江南水乡,邂逅那个有着古老悠久而又扣人心弦,使人百听不厌的老故事的塔。</p><p class="ql-block"> “我本无意入江南,奈何江南入我心。”</p><p class="ql-block"> 不知是否江南,只觉最忆是江南。</p> <p class="ql-block">  恍惚中,飘来一匹白马,是把天上洁白的云朵织成锦裹在身上吗,否则怎会全身上下洁白无瑕,就连那马鬃都是亮白亮白的?</p><p class="ql-block"> 而后面跟着一大群骑着大象的人群,数不清有多少只大象,也不知道有多少人骑在大象身上。</p><p class="ql-block"> 只听得一阵悠长的葫芦丝声音从象群中传来,飘逸、轻柔、朦胧。</p><p class="ql-block"> 如丝如缕,悠扬入耳,梦动心弦。</p> <p class="ql-block">  石佛洞遗址,位于耿马县城南小黑江畔,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遗址。</p><p class="ql-block"> 2003年进行发掘,发掘面积75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遗址年代为距今约3000年。</p><p class="ql-block"> 1996年12月19日,石佛洞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石佛洞遗址洞口高达20余米,宽至50米多,洞口面宽约80米,高30米,纵深约100米。</p> <p class="ql-block">  遗址文化堆积十分厚,其中第12层介于云南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早期,整个遗址的文化堆积厚度普遍达到了2米。</p> <p class="ql-block">  遗址发现的遗迹现象主要为居住的房址,还有灰坑和墓葬。</p><p class="ql-block"> 房址两次共发现11座。</p><p class="ql-block"> 大多房址为长方形,面积介于10 ~3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部分柱洞的分布范围内有较为坚硬的踩踏面,个别踩踏面上清理出不规则形的用火面,有的用火面区域内及周围还散落着陶支脚。</p><p class="ql-block"> 另外在一些柱洞内还残存有竹竿或木材,同时在有的柱洞附近发现有木板板灰的痕迹及横卧的粗壮竹竿的残片。</p><p class="ql-block"> 因而可以看出此类房屋应该是以竹子或树木为材料,经简单搭建而成。</p> <p class="ql-block">  石佛洞遗址出土遗物种类繁多,数量丰富,分为石器、陶器、骨器、动物骨骼、炭化稻米、果核、种子和人类遗骸等,总数在2000件以上。</p> <p class="ql-block">  石器种类最多,有斧、凿、环、矛、砺石、磨盘、磨棒及穿孔石器等。</p><p class="ql-block"> 并且石器的加工磨制精美,对称、规整、光滑、锋利,有着极高的加工水准,表明当时的石器工业水平已经很高,具备了加工复杂、对称的高难度石器的技术。</p> <p class="ql-block">  陶器种类多样、造型独特,以磨光折肩釜最具代表性,而连续涡纹装饰的折肩釜是观赏价值较高的原创艺术品。</p><p class="ql-block"> 骨器也出土了骨匕、大鱼钩、小鱼钩等。</p> <p class="ql-block">  石佛洞遗址是由地壳的自然运动变化而形成。</p> <p class="ql-block">  石佛洞遗址这个大型的天然石灰岩洞穴,出现了洞穴里建房屋的情况,这在国内仅见、世界罕见。</p><p class="ql-block"> 出土的多棱六星形器、六星璧、双翼矛等都有极高的加工水准,为世界所罕见。</p><p class="ql-block"> 多棱六星形器中心圆孔,外围棱状态,究竟是如何加工,做何用途,仍是个谜。</p> <p class="ql-block">  无论怎么样,这里曾在3000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耿马的历史始于三千多年前,这是毫无质疑的。</p> <p class="ql-block">  甘东公园正门位于震新路团结广场。大门雕龙画凤,《甘东瀑布休闲公园》的横匾金光闪烁。</p> <p class="ql-block">  这里原是一个傣族村寨,1988年“11·6”耿马大地震后,村民迁移,县城建部门就把此地修建成了公园。</p> <p class="ql-block">  甘东,傣语。“甘”为中,“东”为坝子,甘东即坝子中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个园子,边上有三幢建筑,造型别致,色彩鲜艳,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很是漂亮。</p> <p class="ql-block">小巧精致的小亭子。</p> <p class="ql-block">蘑菇头的大亭子。</p> <p class="ql-block">  一水景观出现在眼前。以为有瀑布,找了半天也没见着。</p><p class="ql-block"> 金色的水面上浮着几只天鹅,黑色的羽毛,红色的嘴巴,悠然自得。</p> <p class="ql-block">  一塔似出水金宝塔,光鲜亮丽,金光灿烂,耀眼夺目。</p><p class="ql-block"> 塔尖似乎顶着天上的云,水里的倒塔也像是戴着一顶粉白色的宽边大绒帽。</p> <p class="ql-block">  湖水都被染成金色,一汪金汤。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勐相耿坎”,并不是无中生有,的确是“黄金宝石之乡”啊!</p> <p class="ql-block">  不一会,走到公园后门,出了后门,就到耿马总佛寺了。</p> <p class="ql-block">  耿马总佛寺是耿马土司府宣抚司于清乾隆年间主持功德修建的官缅寺,属巴利语南传佛教寺院,又称官缅寺,即寺方上总管佛寺。</p> <p class="ql-block">  这座寺庙两百多年来一直是耿马傣族人民重大宗教活动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1988年耿马大地震,总佛寺遭受严重损坏,但一年后得以全面修复。</p> <p class="ql-block">  佛寺座西向东,由大佛殿、戒堂、僧舍、藏经阁、白塔等组成,占地5543.3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寺院内花红草绿,菩提树古老苍翠,环境幽雅。</p> <p class="ql-block">  殿堂建筑飞檐斗拱,雕龙彩凤,殿宇雄伟,气势壮观。大殿供奉释迦牟尼金身像一尊,前后供奉小佛八位。佛前柱上双龙拥抱,护卫着佛祖,两边挂有条幅,条幅印有15个佛祖像,殿内右侧挂有长条彩色连环画,讲述了佛祖释迦牟尼从出生到成佛,从普渡众生到佛祖园寂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  总佛寺不仅是耿马傣族佛教活动的中心,在耿马傣族信教群众中地位较高,更是境内外佛教信徒朝拜的圣地,在东南亚一带信徒中也比较知名,泰国国王曾派布施团到总佛寺御赐袈裟。 </p><p class="ql-block"> 现藏经227部45卷,有僧侣130人,这里宁静祥和,充满了信仰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景戈白塔位于耿马自治县景戈公园内。</p><p class="ql-block"> 白塔始建于公元1778年,是当年耿马十四世土司罕朝瑗为纪念中缅友好邻邦而建,并指定每年泼水节后, 逢“丁” 或“壬”的日子为“赶白塔”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据说佛祖涅盘,化为13颗“舍利子”,所以景戈塔分大小13座。周围的12座附塔,象征着12大弟子。</p><p class="ql-block"> 主副塔的塔身都是砖石结构,塔顶的尖帽都由合金加工精制而成,外涂金箔,在阳光下璀璨夺目,佛光四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88年耿马大地震使得景戈白塔上部损毁,现白塔是1991年地震后重建的。</p><p class="ql-block"> 主塔高30米,象征着佛主的通天之躯。</p> <p class="ql-block">  塔南两尊哮天麒麟,是佛主的守卫兼坐骑。</p><p class="ql-block"> 主塔周围团团坐着12个佛像,有如来,有观音,有弥勒佛,和9尊金刚罗汉。</p><p class="ql-block"> 或慈眉善目,或面如满月,或乐不可支,或嗔笑或深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赶白塔期间,四处百姓纷纷聚集在塔下,善男信女们在白塔前焚香祭拜。青年们则以村寨为单位,擂鼓起舞,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  就要离开这个傣族佤族自治县了,有些依依不舍。</p><p class="ql-block"> 心间萦绕的眷恋,久久难释怀。</p> <p class="ql-block">  蓦地,一簇小花摇曳在车窗外,似乎它的花瓣碰到了我的脸颊,柔柔软软的,还带有淡淡的香气。</p> <p class="ql-block">  一阵清风徐徐,花朵随风聚集,三朵成一字,五朵作书契。</p> <p class="ql-block">  一字一字,在阳光下闪闪烁烁,忽明忽暗,影影绰绰。</p><p class="ql-block"> 先闪出一个“仙”字,又跳出“引”字来,随后是“妙境”。</p><p class="ql-block"> 啊!“仙引妙境”!</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又闪出四个字:“琅嬛福地”!</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景迈、临沧、弥渡14天自驾游》行程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