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
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
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
谁,携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
阿里是北线的起点,从今天起,我们将穿越真正的荒原……羌塘,荒凉、神秘而寂寥的无人区,那里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信号、没有……那里离天很近,湖泊空灵,就象是进入混沌未开的世界。
羌塘,在藏语里是指北方空地(或高地),因它位于西藏北部,故也常称那里为“藏北高原”,位于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它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
羌塘草原是西藏面积最大的纯天然草原,中国五大牧场之一,这里有多样的地貌,戈壁、草原、湖泊、山川和美丽迷人的景色。
今天的行程是:狮泉河~革吉县~仁多乡 狮泉河到革吉县城是沥青路面,让我们享受最后一段社会主义大道。 革吉基本上是一个纯牧业县,县境在羌塘高原大湖盆区,平均海拔在4800米以上,称为“世界屋脊的脊梁骨”。 一条街的县城街上几乎看不到人,可能是都去放牧了吧?! 过了县城,就是尘土飞扬,公路在逐段改造,再过二年,北线或许会多一程好路。 羌塘高原是目前世界上高寒生态系统尚未遭受破坏的最完好地区,野牛、藏羚羊、和西藏野驴等,它们和放牧的羊群一样,随时会出现在我们的视线。 成群的野驴 在羌塘草原无人区,平均每一平方公里地面上不到一个人,更多的时候是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没有人。说无人区,其实并非绝对没有人烟,只是人烟极其稀少而已。 天上面的西藏,云上面的阿里,这句话在我身临其境的时候觉得一点不假! 开着开着,我们迷路了,因为张师傅是第一次跑这条线,前车的肖师傅在这条线上跑了十多年了,所以我们一路都是跟着前车,怎么就不见了呢?
在旷野上叉路很多,根本没路标,问路更是不可能,手机又没信号。正当我们感到惶惶不安时,肖师傅的车出现在我们左边天际线上,阿弥陀佛!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苍天悠悠,大地空旷,就像是到了宇宙边缘,找不到归宿…… 偶尔遇到人家,站在路边的藏族同胞都会向我们招手示好,因为这里人、车是稀罕之物,想起我们小时候在农村看到汽车开过,也会跟着后面跑。 车到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子又出了问题,我们的车坏了。 村子里所有的老人、妇女、儿童都跑过来围观。 这时我们团队中的亲善大使小郝从车上拿下行旅箱,开始分发的食用品了。 面对一双双乞求的小手和凝视着她的目光无奈地说着:没了,真的没了!
是真没有了,行旅箱已底朝天,我也分了一些随带的食品给老人和小孩。 实在没东西了,小郝把针线包也拿出来送给这位奶奶,还教她怎么使用。 分发的过程井然有序,并没出现抢夺强要,这里的藏族民还很纯朴。 收获丰厚 尝了一口,不错,比自家的羊奶好吃。 让妈妈尝一尝 虽然我没分到,但我也不稀罕你! 不稀罕就是不稀罕! 车子在两位师傅的努力下修好了,村民们也逐渐散去,我们继续向羌塘纵深挺进。 很难用言语来表达这里的景色,你只能用心灵感知她的庄严、静穆和深邃,领略大自然赋予她亿万年的寂静。 我喜欢阿里的云,若白玉之璀璨,时而轻柔飘逸,时而汹涌翻滚,时而淡若青烟……
阿里的云,你我都是匆匆的过客,你在上面,我在下面,谢谢你伴着我,一路飞扬…… 傍晚到达仁多乡,仁多仁多,但人并不多,冷冷清清的。仁多乡是阿里北线B2的必经之路,一天的只能赶这么多路程,而且方圆几百里只有这么一个落脚的地方。
住宿的条件虽然很差,但在阿里千万不要对物欲有过多的奢想,能有杯热茶,有碗热饭,有个地方栖身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