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公园是2015年由爱辉区和腾冲市两地政府共同发起,是“腾冲-瑷珲”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主题公园的姊妹篇。公园是以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提出的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为主题,打造的集旅游观光、休闲文化、健身体验于一体的城市主题公园。公园自2019年3月开工建设,历时一年半,于2020年7月10日竣工,面向市民和游客开放。腾冲不能随便去的原因 搜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腾冲,我见到了中国人口分界线!</p><p class="ql-block">腾冲。腾冲瑷珲主题公园是一个非常适合历史地理爱好者的打卡地。这里几乎没有游客,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这次来腾冲,特意花点时间转了一圈,发现这里非常值得一去。与茶马古道上的和顺古镇相比,这里的历史感更具当代中国的标志性意义。胡焕庸线——中国人口地理历史的标志性分界线,从腾冲到黑河(瑷珲)的连线,两侧的人口、经济、地理环境差异巨大,是我国历史地理学最重要的分界线之一。胡焕庸线的雕塑真的非常适合拍照!如果你对历史和地理感兴趣,这里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腾冲爱辉公园,位于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腾冲的地标之一。公园以腾冲瑷珲为主题,展示了独特的地理文化和纪念意义。公园内的主体雕塑由汉字演化而成,象征着中国版图,而角道则象征着人口地理分界线,连接着主要城市,展示了对中国大地的敬仰。</p><p class="ql-block">人口地理分界线的起点和终点北起黑龙江省黑河市,路向着西南延伸,直至云南省腾冲市。公园主题和纪念意义</p><p class="ql-block">以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腾冲瑷珲为主题,以其独有的地理文化、纪念意义和足的颜值,成为了腾冲的地标公园之一。</p><p class="ql-block">主体雕塑设计</p><p class="ql-block">主体雕塑由汉字的口演化而成,方块作为中国版图的展示平台,板块设计采用凹凸的表现形式,凸代表高原地多人少,凹代表对折的两个面,恰好形成胡焕庸线。</p><p class="ql-block">公园细节设计</p><p class="ql-block">除了主题建筑,公园的各种细节的设计也是十分到位。公园内设计者用一条角道代表人口地理分界线,穿越我国的大江南北。甬道上连接着经过人国分界线的主要城市,凸着角,缓缓走去,仿佛踏了祖国的每一寸地,对雄伟祖国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角道和流水象征</p><p class="ql-block">角道两旁的流水潺潺,象征征大盈江和黑龙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腾冲一瑷珲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主题公园,简称瑷珲公园,位于腾冲新城区,是全国两个以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为主题的公园之一,承载着深厚的现实意义。</p><p class="ql-block">腾冲一瑷珲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以黑龙江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分的一条直线,因由地理学家胡焕庸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故又称胡焕庸线。</p><p class="ql-block">以此线为界,东南部分约占中国面积的43%,人口却占到94%以上,而西北部分约占中国面积的57%,但人口仅占不到6%,可见我国人口分布的极不平衡。</p><p class="ql-block">公园由两个核心景点组成:中心区域艺术建筑群和胡焕庸先生纪念雕像,通体砖红色,极具艺术感,不仅拍照好看,还起到了很好的科普宣传作用。</p><p class="ql-block">瑷珲一腾冲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主题公园瑷珲一腾冲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主题公园</p><p class="ql-block">公园是以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提出的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p><p class="ql-block">胡焕庸(1901年11月20日-1998年4月30日),宇肖堂,江苏宜头人,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地理学会的发起人和首届理事,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奠基人。胡焕庸引进西方近代地理学理论和方法,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我国人口问题和衣业问题。</p><p class="ql-block">提出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以黑龙江瑗环(即爱辉,今黑河)向西南至云南腾冲的直线为界,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基本差异区,这条线破称力“胡焕庸线”,并首次提出中国农业区划方案。</p><p class="ql-block">人口分界线,特别是胡焕庸线,具有重要的地理、人口学和生态经济学意义。胡焕庸线,也称为黑河-腾冲线,是由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于1935年提出的,它从黑龙江黑河市到云南腾冲市,将中国分为东南和西北两部分。</p><p class="ql-block">地理意义</p><p class="ql-block">胡焕庸线基本上与中国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反映了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东南部年降水量较大,地形主要为平原、水网、丘陵等,适合农业文明的发育;而西北部年降水量较少,地形多为草原、沙漠和高原山地,更适合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12。</p><p class="ql-block">人口分布影响</p><p class="ql-block">胡焕庸线将中国分为人口密集和人口稀疏的两个区域。东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6%,却居住着96%的人口;而西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但只居住着4%的人口34。这种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揭示了中国东南部和西北部截然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反映了气候、地理环境与人口分布的紧密关系4。</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和提出者</p><p class="ql-block">胡焕庸在深入分析全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图时,发现了这条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他的发现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的极不均衡性,并持续影响着人口地理学的研究和实践4。胡焕庸线的提出,不仅是对中国人口分布格局的科学描述,也是对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现状和未来趋势</p><p class="ql-block">尽管中国的人口总量大幅增长,但人口分布的南重北轻格局始终未改,证明了胡焕庸线的稳定性4。这条线不仅是人口分布的分界线,也是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东南方以农耕为基础,而西北方则更多依赖于游牧业1。胡焕庸线在国家发展和规划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直观反映了中国人口分布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腾冲,我再次见到了中国人口分界线,去年去黑河瑷珲第一次认知人口分解线。</span>腾冲一瑷珲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主题公园,是2015年由爱辉区和腾冲市两地政府共同发起,是“腾冲-瑷珲”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主题公园的姊妹篇。公园是以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提出的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为主题,打造的集旅游观光、休闲文化、健身体验于一体的城市主题公园,是全国两个以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为主题的公园之一,人口地理分界线的起点和终点北起黑龙江省黑河市瑷珲区,一路向着西南延伸,直至云南省腾冲市。将中国分为东南和西北两部分。<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口地理分界线又称胡焕庸线由</span>地理学家胡焕庸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从地理上基本与中国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反映了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东南部年降水量较大,地形主要为平原、水网、丘陵等,适合农业文明的发育;而西北部年降水量较少,地形多为草原、沙漠和高原山地,更适合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胡焕庸线将中国分为人口密集和人口稀疏的两个区域。东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6%,却居住着96%的人口;而西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但只居住着4%的人口34。这种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揭示了中国东南部和西北部截然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反映了气候、地理环境与人口分布的紧密关系。尽管中国的人口总量大幅增长,近年百年的经济发展巨大变化,但人口分布的南重北轻格局始终未改,证明了胡焕庸线的稳定性。这条线不仅是人口分布的分界线,也是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