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圣地武当山

大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当山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派发源地,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周围还有许多高峰环绕,形成了独特的地貌。</p><p class="ql-block"> 武当山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圣地,据说这里曾是道教鼻祖老子归隐修炼的地方。武当道教继承了老子道家的思想,主张"道法自然",讲究内丹修炼和性命双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当道教。在明朝时期武当道教发展到了鼎盛,成为了皇家道场。明成祖朱棣更是大兴土木,为武当山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7日上午,笔者随吴仕忠、周燕生、周政呜和蒋安法四位同乡自琼台乘索道至武当山金顶,风光尽览。随即在紫金城饱餐斋饭,后沿朝天门、三天门、二天门、会仙桥、一天门、黑虎洞、朝天宫、黄龙洞、黄龙亭、榔梅仙祠徒步至乌鸦岭,全程走完金顶至乌鸦岭的明清古神道段。</p> <p class="ql-block">  武当山神道,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化。明神道始建于明代,沿途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等建筑古朴庄重,见证岁月沧桑。清神道则曾是货运通道,百步梯虽险峻,后续路途却较为平缓。南神道位于武当山西南麓,森林葱郁、瀑布层叠,宛如仙境。西神道古迹众多,五龙宫等遗址尽显历史厚重。这些神道,是武当山的脉络,引领人们探寻仙山的神秘与魅力。</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古神道大修记:</b></p><p class="ql-block"> 乌鸦岭至金顶古神道始建于明清,历经数百年破损严重,公元二零零三年始全面大修,修缮总长四千八百米,安裝踏步六千五百六十级,拦板八百二十套,舖地墁石五千七百七十平方米,人工搬运物资一万余吨,总投资一千万元,历时九百天竣工。</p><p class="ql-block">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p><p class="ql-block"> 公元二零零六年五月吉日勒石</p> <p class="ql-block">  黄龙洞:相传黄龙在此修行得道。洞内石缝里一汪清泉,清纯甘绵,喝一口神清气爽,常喝祛病健身。当年药王李时珍在此小居,本草纲目中有几百种名贵药材都是在这里采集的,并且特别注明所有药方以黄龙洞水作引效果最佳,久负圣名的黄龙洞眼药也因黄龙圣水调和才有神效,因此黄龙洞的医道传承了数百年鼎盛不衰。民间一直流传。黄龙圣水贵如油,药王医道仙神愁。妙力纵使干般好,若无圣水效难求。</p><p class="ql-block"> 后人为了纪念他们的惠及众生的福泽,在洞内修了龙王亭和药王台;远眺汉江龙归处,只愿众生无疾苦。</p> <p class="ql-block">  朝天宫:传说这里是天上人间的分界线。愿现在是凡人。再朝前走八步就踏入天宫了。我们都成小仙了。所以我们不能打逛语,要谨慎言行,必存敬畏,天宫的位置在大约北纬30度,高地磁地带。海拔是1314米。证着一生一世。</p><p class="ql-block"> 传说常人在官内静默三分钟,会大妻合睦,有情人终成眷属,官内有一池山家,相传当年真式大帝 治愈吕洞宾腹疼用法术将天庭神丹压入山腹溢出,吕祖服果然全𢜒,故圣水驱疾,沿习至今。如今天宫圣水泡武尝道茶依然天下闻名。</p> <p class="ql-block">  穿过一天门,石阶步步升高,如一架登天的巨梯,望之使人惊心动魄。沿石阶直上,登完号称"360步"的“天梯",二天门便在眼前。进入二天门,山峰更奇,景色更佳。门内有巨石,裂纹如剑迹,相传为真武试剑处,人称"试剑石"。从二天门到三天门,距离虽短,磴道却陡险碰鼻,景致更为神奇。进入三天门,香气爽心,彩霞拂面,忽觉天低地深,似乎进入清虚仙境。</p> <p class="ql-block">  会仙桥:武当山会仙桥,位于一天门文昌祠遗址旁,又名摘星桥,为明朝所建。桥长13.7米,宽4.7米,方石砌筑,石栏雕刻精美。站在桥上,上瞰天柱诸峰,下临绝谷,仿佛置身仙境。</p> <p class="ql-block">  朝圣门:朝圣门位于武当山金顶,是入山必经之门,与三座天门同为明永乐年间敕建。它屹立在陡峭神道尽头,气势恢宏。每块石材都饱经风雨,诉说着岁月故事 ,巧妙融合环境空间与宗教理义,尽显古人智慧,彰显天界神圣庄严,令朝拜者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  紫金城:武当山紫金城,环绕天柱峰之巅,建于明永乐十七年 ,是明成祖朱棣仿北京紫禁城,为真武大帝打造的人间“玉京”。它以千斤石条依岩势筑就,城墙蜿蜒起伏,中心周长344.43米。</p><p class="ql-block"> 紫金城四方各有一座天门,象征天阙,东、北、西三门临绝壁,仅南天门可通行。南天门又分神门、鬼门和人门,神门为皇家专用,鬼门有门无实,人门供游客进出。进入南天门,穿过灵官殿长廊,走过“九连蹬”,便能抵达闻名遐迩的金殿。</p> <p class="ql-block">  转运殿:在武当山金顶之下的小莲峰,有一座转运殿,它建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是全国现存最早的铜殿。这座约20平米的铜殿,原本安置在天柱峰上,明永乐年间,因要修建更宏伟的金殿,它才被转运至此 。</p><p class="ql-block"> 转运殿虽不大,却满含历史韵味,殿内供奉真武大帝,旁侍诸多神祗。其四周有夹墙,夹墙与铜殿间的甬道仅容一人通过,且幽暗无光。游客常在此摸黑绕行,期望能时来运转、去除晦气,为自己和家人祈求好运 。</p> <p class="ql-block">  太和宫:武当山太和宫坐落于天柱峰山腰紫金城南天门外,是武当山的重要宫观之一。其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由朝圣殿、皇经堂等建筑构成,红墙翠瓦,古朴庄严。这里既是道教信徒朝圣礼拜之地,也是游客饱览武当雄奇山色的绝佳之处,宫观与自然山水相映成趣,尽显仙山神韵。</p> <p class="ql-block">  金殿:武当山金殿,雄踞天柱峰巅,是武当山的精华与象征。它建于明永乐十四年,是明代铜铸仿木结构的宫殿式建筑,也是中国现存等级最高的铜铸鎏金建筑 。</p><p class="ql-block"> 金殿坐西朝东,面阔与进深均为三间,四周立柱12根,上承重檐庑殿式屋顶。其通体铜铸鎏金,殿内神案、供器及真武祖师像等也均为铜铸,正壁高悬清康熙帝御笔“金光妙相”金匾 。</p><p class="ql-block"> 它全部构件分体铸造后榫卯安装,严丝合缝,历经600多年风雨,依旧辉煌如初,彰显着古代铸造工艺的高超绝伦 。</p> <p class="ql-block">  金殿基座:武当山金殿下面的基座,它采用5亿年前的化石打造而成,由三叶虫化石和竹叶状化石打造,被称为无价之宝。</p> <p class="ql-block">  圣境台:是武当山道教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完美体现。伫立此地,极目远眺,蜿蜒起伏的城墙、坚韧挺拔的古松、肃穆庄严的太和宫、丹墙翠瓦的转运殿、巍峨隽秀的狮子峰、绵延干里的云海,形成了一幅气势磅礴、动静交互的天然画卷。此时此地,取景留念,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意境便永远定格了。</p> <p class="ql-block">  谢谢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