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

子语

<p class="ql-block">  那天午后,王淑姐带我去798,说我给你介绍一位朋友,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导演,是个帅哥,很帅。我好奇到底有多帅?</p><p class="ql-block"> 我们见面时,看到一位五官立体、温文尔雅,随和低语的中年男子,我们一起吃了川菜,听着他俩一起回忆在拉萨的贫瘠而美好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们慢慢熟悉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他是63年的,四川内江人,为人正直善良,始终如一的谦和有礼,事业目标专注,除了央视的工作之外,他还是一位画家。</p><p class="ql-block"> 30多年前他在西藏电视台当记者,那时的他留着一头长发,五官像一个欧洲人,应该说很像耶稣。他每天下班后回到家都会画画,非常自律,为了寻找远古的题材,只身一人去了阿里,那时条件艰苦,坐着部队的大卡车要走七天才能到,土路崎岖颠簸,正值寒冬,到了阿里境内一个神湖边卡车翻了,他和另外两个战士晕了过去,他说自己的灵魂出窍了,走到了一个黑白世界的青稞田边,看到一群藏族在那里围坐着过林卡,有一个看到了他,就热情的走过来邀请他过去,他下意识的往后退,他不愿意过去,很坚定,他想回去拿相机拍摄这群人,他就往回走,那个人就过来拉他,使劲拉他,他使劲后退,拉扯之间,突然云层裂开,一只大手抓起他把他扔回了卡车,他醒了过来,出了一身汗,才发现是灵魂出窍了,他叫醒战士,开始联系救援,当时阿里的书记是孔繁森,他得知后派部队来救援他们,后来顺利到达了阿里的主城狮泉河。</p><p class="ql-block"> 张焰老师只身去了札达的古格王朝,那是象雄时期的最后一个王朝,山顶还有宫殿寺庙,山脚有山洞,里边还有人骨 ,古格王朝灭亡后留下的,当年这里有十万人,如今只有几千人。他到了那里又下了大雪,困在山洞里,在山洞里住了一个多月,为了研究那段历史和壁画他每天都去看壁画,孔繁森也时常会去看他,给他带些吃的,这样他们的感情越来越深,孔繁森很尊重文人知识分子,他们经常一起促膝长谈。</p><p class="ql-block"> 张焰老师还认识了阿里电视台的台长周斌,那个时代的友情都很真挚,周斌是甘肃人,娶了一位漂亮的四川女孩做妻子,他们在一起感情也很深,后来张焰老师介绍我认识了周斌主任,这个时候他已经在西藏电视台退休了,但台里还是离不开他,什么事都请他帮忙,他们同岁,也是一位修养很高、极度真诚的君子。</p><p class="ql-block"> 后来,张老师带回了一个人头骨放在家里,他反复研究造型和细节,他创作了一幅画,叫《轮回》,就是一个头骨和人皮,我想那个时候他已经参透了生死。有一年我带着另一位画马的艺术家张浩老师,去了张焰老师的画室,几十幅作品里张浩老师唯独在这幅作品旁边下跪,带着敬畏闭眼感知了很长时间,当时我们为他的行为而感动。</p><p class="ql-block"> 还创作了一幅作品《古格王朝》,他用伦勃朗的风格手法画出了一位僧人仰望古格王朝的千年孤独与气质,耐人寻味与深思…</p><p class="ql-block"> 他在拉萨当记者的时候,还认识了一位知名仁波切,那时的他年龄很小,他们经常一起玩,仁波切坐床的时候他也在现场,他记录了那个重大的时刻,还创作了一幅作品叫《法王坐床》,我最喜欢这幅作品的整体布局和风格,像一部静态的历史纪录片,年幼的仁波切坐在中间,周围围满了身份重要的各类身份尊贵的人士,每一位的个性、身份和心理都是鲜明独特的,表情心思各异,代表了在那个社会的大背景下,单纯与复杂的碰撞与统一,是一幅历史写实的恢宏画面,令人可以在画前追寻很久当年的那段历史。</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拉萨条件艰苦,他们一群文人墨客经常会聚到一起吃一顿饭,吃菜是很奢侈的,但是精神富足,质朴无华的人们聚到一起就是最幸福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张焰老师20多年里画了20多幅大画,可见他一直坚守初心,不追求急功近利,在稳步用画笔记录西藏的深厚人文气息和风土精神,他的心灵之行也是上天赋予他的使命所在。</p><p class="ql-block"> 后来他调到了央视东方时空的《东方之子》做纪录片导演,他拍了不少作品,最知名的就是南京大屠杀审判的纪录片《丧钟为谁而鸣》,总撰稿是邓建永老师,后来我策划了一部西藏的历史纪录片《拉萨》,也是张老师帮我介绍邓建永老师帮我拉的大纲,但是很遗憾这部作品最后没拍成。</p><p class="ql-block"> 孔繁森出了事走了,张焰老师离开拉萨的那天清晨,准备了酒菜去孔繁森的墓碑前,像以往那样,坐在地上和孔繁森聊了很久,然后离开和告别了西藏这片深沉的、承载着他的青春和梦想的土地。</p><p class="ql-block"> 后来他画了一幅关于孔繁森的油画,送到了孔繁森山东故乡的博物馆收藏。</p><p class="ql-block"> 在北京东方之子做编导的期间,他一直没有停止过油画的创作,仍然是日理万机,一直都是在双线并行。</p><p class="ql-block"> 在北京他有一个画室,是在电影博物馆旁边的艺术区,我们会经常去那里看他的作品,和他工作的状态,我儿子女儿小时候也经常去,张老师很喜欢他们,给他们好吃的,和他们聊天。</p><p class="ql-block"> 在画室完成了一幅作品《祈祷》,是四个喇嘛,我是看着从草稿到即将完成的过程的,后来这幅画被特朗普的女儿伊万卡挑选带走了,特朗普很喜欢这幅画,把名字改成了《祷》。</p><p class="ql-block"> 梵蒂冈博物馆收藏了张焰老师的两幅作品《铁棒喇嘛》和《臂弯》,《铁棒喇嘛》是一位执法僧人,代表着佛法的戒律的威严和严谨,眼神里充满了力量;《臂弯》是一个那曲高原的牧民女孩头带着红格子围巾挽着母亲一只穿着羊皮袄的胳膊,阳光的照射下,红色围巾和脸庞显得格外明亮,女孩的眼睛里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张焰老师是继毕加索之后,梵蒂冈博物馆收藏的唯一一位在世艺术家的作品,那里是文艺复兴的核心要地,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最高殿堂。</p><p class="ql-block"> 听张焰老师说美国纽约的一家艺术经纪公司已经和他合作,计划做国际巡展。</p><p class="ql-block"> 国内他还做了一件事,他创办了一个平台叫概艺网,组织的一个团队陆续给艺术家拍了上千部的微纪录片,本想打造一个艺术品交易平台,但是一直没有完全上线。</p><p class="ql-block"> 后来北京的很多艺术区都关闭了,张焰老师的画室也关闭了。</p><p class="ql-block"> 新冠疫情爆发后的第二年,他冒着生命危险去了意大利罗马。</p><p class="ql-block"> 在那边一直待到今天,期间给梵蒂冈的微笑主教画了一副肖像画,在梵蒂冈圣会现场,随着音乐缓缓拉开帷幕,主教的画像在高楼上展出,当时广场有2.5万人参加,总统和教皇都在场,这幅画微笑主教的作品惊艳了所有人,很多人以为是外国艺术家画的,后来新闻报道了是中国的艺术家张焰老师的画作。</p><p class="ql-block"> 他很喜欢罗马,应该也是一种似曾在这里生活过很久的一种熟悉感,他在罗马是一位被高层都很尊重的艺术家,他曾经送了教皇方济各一幅小作品,叫《雪圣》,教皇很喜欢。或者他去那里,本身也是跟着心到了那里,是天命所为在传递中华民族的大爱和慈悲。</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直都有联系,不间断互相的问候,对于一些思想和事情的讨论,他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位良师益友;一位倍感亲切的亲人;一位我们彼此都希望对方好的灵魂知己…</p><p class="ql-block"> 其实2024年他已经得了重病,但是他没有和任何人说,包括他的家人、亲人、挚友。去年他告诉我他身体不舒服、后背疼,说在治疗,我一直在问他到底是哪里的问题,他一直轻描淡写的描述。有一次他去教堂的路上,我们通电话,他气喘吁吁,感觉到他的身体越来越虚了,但是我一直不知道真相。</p><p class="ql-block"> 月初我们还在联系,我想介绍艺网和概艺网合作,当时他嗓子有些严重,说话不方便,过了几天他发信息给我说他更加严重了,说不了话,我让他先休养好再说。4月18日我发信息问他身体怎么样了,他没理我,我在看《莎乐美》,莎乐美在罗马的那段时光我还截图给他发了过去,想告诉他莎乐美也是在罗马找到了精神的安放,希望他们有共鸣,他也没理我。晚上他的朋友画家陈明红老师加我的微信,另一位朋友也和我联系,告诉我张焰老师在罗马的夜晚走了,给了我一个晴天霹雳…</p><p class="ql-block"> 我无法接受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说走就走了,如此决绝无声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永远停止了呼吸,闭上了双眼…他的声音和文字还留在我的微信里,那么真实的存在过,我无法抑制痛苦悲伤的泪水,无止境的夺眶而出,无声的哭泣…心里一种难以言喻的痛堵在那里无法释放,脑海里全是他音容笑貌的点点滴滴不断在放映,哭了很久,北京一个朋友正好问候我,我说想和他说说话,他打了电话给我,他安静的听着我边哭边述说和张老师的点点滴滴,他安慰我,帮助我度过了最难过的时间,感恩他的及时帮助。</p><p class="ql-block"> 他所有的亲人和朋友都接受不了他的离开,因为他在每个人心里都是温润如玉的君子,力所能及的去帮助每一个人,与人为善,希望每个人好,每一份关系都和谐友爱,自己一直在孤独专注自己热爱的事业,留给别人的形象没有任何瑕疵,只有温暖美好。</p><p class="ql-block"> 月初,我介绍张焰老师和世界瑰宝艺术协会的贺玉琴主席认识,希望他们有合作,他们加了微信,张老师在罗马,贺主席在巴黎,他们已经通了电话,计划见一次面。发生了这件事,贺主席也很悲痛,让世界瑰宝艺术协会秘书处加急出了一份唁电,发到了罗马,这也是贺玉琴主席对张焰老师最崇高的致敬和慰问。</p><p class="ql-block"> 在人世间,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失去亲人和朋友,我第一次经历至亲和挚友离去最撕心裂肺的痛,我看到了人生的无常,看到了其实我们执着的一切终究是空。除了此刻,都是虚幻。</p><p class="ql-block"> 我终于明白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幻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p><p class="ql-block"> 张焰老师在人世间的使命在到达罗马的那一刻,其实已经完成,他完成的一个使命就是他带去了中华民族的慈悲和智慧,与罗马这座古城的爱融为一体,告诉世人,一切问题都应该用智慧和慈悲来解决,爱是一切问题的答案。</p><p class="ql-block"> 他完成了这个使命,他就没有任何人间留恋升维了,在他离开的三天后,教皇方济各也走了。高山流水遇知音,他们还有更大的使命,在另一个高维的时空里。终于看懂了这一切,我们只有祝福他们在浩瀚无垠的宇宙时空里继续忠于自己的使命和热爱。</p><p class="ql-block"> 祝福他们!</p> <p class="ql-block"> 归去来兮</p><p class="ql-block"> 子语</p><p class="ql-block"> 辞别人间</p><p class="ql-block"> 浓墨重彩</p><p class="ql-block"> 写意千年</p><p class="ql-block"> 游历世界</p><p class="ql-block"> 君子温情</p><p class="ql-block"> 淡泊明志</p><p class="ql-block"> 天地可鉴</p><p class="ql-block"> 如风吹来</p><p class="ql-block"> 如云飘去</p><p class="ql-block"> 生死如眠</p><p class="ql-block"> 至纯遇见</p><p class="ql-block"> 至真怀念</p><p class="ql-block"> 灵魂不灭</p><p class="ql-block"> 一轮明月</p><p class="ql-block"> 轮回之道</p><p class="ql-block"> 离苦得乐</p><p class="ql-block"> 一路安好</p><p class="ql-block"> 红衣主教</p><p class="ql-block"> 微笑相见</p><p class="ql-block"> 圣城之约</p><p class="ql-block"> 高山流水</p><p class="ql-block"> 知音难觅</p><p class="ql-block"> 一往情深</p><p class="ql-block"> 再无留恋</p><p class="ql-block"> 人生无常</p><p class="ql-block"> 梦幻泡影</p><p class="ql-block"> 归去来兮</p><p class="ql-block"> 只见空性</p><p class="ql-block"> 回归虚空</p><p class="ql-block"> (悼念张焰先生)</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