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雨花台烈士陵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雨花路215号,始建于1950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家级烈士陵园。</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雨花台烈士陵园占地面积52万余平方米,以主峰为中心,形成全长1500米的南北向中轴线,自南向北有南大门、忠魂亭、忠魂广场、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北殉难处烈士大型雕像、北大门以及西殉难处烈士墓群,东殉难处烈士纪念亭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雨花台烈士陵园记录了雨花台作为曾经盘踞在南京的多个反动势力用来集中屠杀全国各地革命志士的执刑场,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及纪念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8年1月13日,雨花台烈士陵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6年9月29日,雨花台烈士陵园被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公布为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雨花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集中殉难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1926年至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数以万计的烈士在雨花台和南京周边牺牲,包括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邓中夏、中国青年运动的杰出领袖恽代英、东北人民抗日武装的创始人罗登贤。</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雨花英烈绝大部分为无名烈士,已知姓名的烈士呈现出家境好、学历高、年纪轻的群体特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纪念先烈、教育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京市人民政府在雨花台原址修建雨花台烈士陵园。</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经过70多年的建设发展,雨花台烈士陵园现占地1.06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超过90%,并形成了以中心纪念区中轴线~烈士就义群雕、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倒影池、国歌国际歌照壁、缅怀人像雕塑、纪念桥、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忠魂亭等为代表的纪念建筑群,加之布局在陵园各处的知名烈士墓、东殉难处、西殉难处、红领巾广场等,共同构建了雨花台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营造出庄严肃穆的纪念氛围和气势恢弘的时空场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1949年12月12日,为缅怀革命先烈,经南京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决议,在雨花台修建革命烈士陵园。</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1950年,雨花台烈士陵园始建。</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1952年5月1日,人民革命烈士墓奠基纪念碑建成。同年12月20日,在烈士牺牲最多的北殉难处、东殉难处和西殉难处分别建成纪念标志。</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1956年,雨花台烈士史料陈列室(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前身)建成。</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9年,北殉难处烈士大型雕像始建。</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4年4月,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始建。</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5年4月,人民革命烈士墓奠基纪念碑撤除。</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8年7月1日,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9年4月1日,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在人民革命烈士墓奠基纪念碑原址建成。</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1996年7月1日,忠魂亭落成。</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雨花台烈士陵园记录了雨花台作为曾经盘踞在南京的多个反动势力用来集中屠杀全国各地革命志士的执刑场,在时间上涉及了从1926年至1949年多个历史阶段的革命烈士,在空间上关联了来自于全国20多个省份的革命志士,在身份上包纳了被反动派杀害的共产党人、共青团员、左派人士、进步人士和各界群众,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及纪念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纪念碑前,建筑学家巧妙地运用了物理学折光原理,将纪念碑、纪念馆和四周景色倒映于一池碧水之中,营造出怀念与哀悼的氛围。</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烈士就义群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烈士大型雕像位于雨花台烈士陵园北大门,高10.03米,宽14.2米,厚5.6米,由179块花岗岩拼装而成,总重量约1300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建成于1979年,是雨花台的著名标志,也是我国烈士纪念主题中最大的花岗岩雕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里是1927年至1937年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革命志士的刑场,也是烈士牺牲人数最多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群雕采用上实下虚的手法,重点刻画人物的眼神和面部表情,再现了革命烈士就义时英勇不屈的浩然正气。</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群雕塑造了九位烈士就义前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光辉形象。雕像周围松柏常青,象征着革命烈士的忠魂永垂不朽。</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雨花台烈士纪念碑</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位于雨花台主峰峰顶,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由碑额、碑身、碑座三个部分组成。</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碑高42.3米,寓意1949年4月23日南京获得解放。</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碑额形如红旗和火炬。</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碑身方形,宽7米、厚5米。正面刻着邓小平书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背面刻有江苏省人民政府、南京市人民政府撰写,武中奇书写的碑文。</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碑前立有烈士铜像,高5.5米,重约5吨多,题为“宁死不屈”。</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铜像前面设有长明灯,灯座造型取自雨花台烈士陵园园徽“日月同辉”,火种采集于泰山之巅,来自于第11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的圣火,寓意烈士们的生命重于泰山,象征烈士精神“薪火相传,代代不息”。</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底层平台两侧立有向革命先烈肃立致敬的群众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雨花台烈士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朴典雅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是著名建筑大师杨廷宝先生生前设计的最后一座建筑,馆名“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由邓小平同志题写。</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8年建成,并于当年7月1日对外开放。</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纪念馆建筑平面呈“凹”字形,是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的现代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馆门庭南北两面均雕有“日月同辉”花岗石浮雕,象征着烈士精神与山河共存,与日月同辉。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内以“信仰的力量~雨花英烈生平事迹展”为主题,上版展陈了179位雨花英烈的生平事迹。</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0年12月,被评定为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位于南京城南雨花台烈士陵园南端的任家山上,外观为重檐屋顶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东西长92米,南北长49米,中间主堡高度为26米。白色花岗岩墙面,更显纪念馆庄严、凝重气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纪念馆整个建筑面积5900平方米,1988年建成对外开放。纪念馆内陈列着雨花台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史料。他们当中,有党的早期领导人邓中夏、恽代英、罗登贤,有刘少奇的第一位夫人何保珍、党的一大代表陈潭秋的妻子徐全直,有毛泽东介绍入党的毛福轩、曾任新四军秘书长的朱克靖、八路军359旅政治部副主任刘亚生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1999年,纪念馆陈列进行改造。新的陈列融多媒体系统、随身听讲解系统、灯光音响系统以及著名艺术家创作的背景音乐和美术作品为一体,成为全国同类场馆中的一朵奇葩。</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果站在纪念馆开放式的门庭中央,北望南眺,纪念碑、倒影池、纪念桥等纪念建筑历历在目,忠魂亭以绿树为屏屹立于眼前。至此,不难发现雨花台红色纪念建筑群,是沿着南北中轴线上对称展开的。设计者巧借自然山水的形式结构布局,把建筑与四周的山冈,围合成了一个富有情感表达的纪念空间,历史、建筑与自然在这里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就像是一首用建筑的语言写在青山绿水之间壮丽史诗。因此,自雨花台红色纪念建筑群建成以来,前来参观的中央和各省市领导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之为全国一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参观后,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红色纪念场馆评星级的话,那么,雨花台就是五星级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里也吸引众多外国客人前来参观。在纪念馆南门石阶东边第一棵龙柏,就是前民主德国总统昂纳克亲手栽种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纪念馆内分十个展厅。按四个历史时期陈列了牺牲在雨花台及南京地区的127位烈士的珍贵史料。共展照片460多幅,文物630件,油画、图画、版画21幅,浮雕8块,圆雕4尊。纪念馆第八展厅现辟为临时展厅,展出的是“共和国英模展”。共陈列了罗盛教、雷锋、焦裕禄、蒋筑英等英模的生平事迹,共展照片280多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雨花台烈士陵园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是“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教育基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和课堂。党和国家历任主要领导人都曾来雨花台凭吊。1983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名。1994年4月5日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弘扬先烈精神,献身四化大业”永远的行动指南,奋斗的目标。</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忠魂广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忠魂广场位于忠魂亭与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之间,地面由金刚砂石铺就,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忠魂亭</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pan style="font-size:20px;">位于雨花台中心纪念区中轴线的最南端,于1996年由南京市30万名普通党员捐资建造而成。</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忠魂亭位于中轴线南端,海拔43米的坡顶之上,用花岗石砌成,主体建筑长、宽各5.8米,高8.3米,尖顶四门方型钢筋混凝土结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由忠魂亭、忠魂广场、《思源曲》水池、《忠魂颂》浮雕组成。</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交通路线</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公交地铁均可到达。</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