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日是世界读书日,全称该叫“世界图书与版权日”。</p><p class="ql-block">这节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际出版商协会先冒出的想法,在巴塞罗那全球大会上定了调,由西班牙政府递方案,后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拍板确认。如今三大洲八十多个国家都参与进来,成了文化圈里的热闹事儿。</p><p class="ql-block">教科文组织官宣每年4月23日为读书日时,顺带公布了主旨宣言。那宣言特像西方婚礼上牧师的语调:“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p><p class="ql-block">细想想,书籍可不就像思想和灵魂的“牧师”嘛,经典文本,更像高级牧师。至于版权、知识产权这些东西,是现代人才琢磨明白它的分量和要义,以前压根儿没这些概念。老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这话源头是曹雪芹说的“天下文章一大偷”,是说文学艺术创作领域模仿借鉴的现象。不少行当里就有“偷艺”一说。琢磨一下,哪个作家画家不是从照猫画虎起步的?临习摹仿前人的作品,就跟拿钥匙开锁、踩梯子登高一个道理。前人留下那么多经典的东西,后辈沿着这些路径,能少走不少冤枉路。</p> <p class="ql-block">以我浅陋眼光看,当下有个“一多一少”怪象:写的人多,读的人少。每天网上、群里、公众号、融媒体、连专业论坛都算上,呼啦啦涌上来的图文视频数不清,可真正点开或看到底的没几篇(我就是这样)。再看征文、评奖活动,越办越多,一个接一个,报名者芸芸,获奖的也不少,一查阅读量,寥寥。恐怕连获奖者自己也没读几篇(我也是这样)。更何况那些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字的“皇皇巨著”,拿着就沉,更少问津。前些年说是“读图时代”,现在是进入了“刷视频时代”,后边不知还会有什么时代?看到有的作者说“每天拍照发图文视频的过程,会有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我眨巴眨巴眼,实在想不出这种因果关联。总之,表达的意愿很强烈,人也乌泱乌泱的。这似乎掉进了一个悖论里:人人都盼着收获掌声,看到喝彩点赞,却没多少观众。说穿了,如今像是个全民表演的时代。好坏说不上,有点浮躁、自恋、做作。</p> <p class="ql-block">我总觉着,文学艺术不像爬楼梯似的步步高,倒像是螺旋状,忽上忽下,不见得一代接一代总在前进发展。如果那样,现今应该超越唐人宋人。就算集合一万个诗人来写,怕也难比肩李杜白王。他们把文学高峰堆叠得跟喜马拉雅山似的,令后人很难够着边儿,更别提超越了。当下的诗,多是“分行排列的汉字”,早已不复古人那份胸襟气度,又不得不浸在现世生活的焦灼中,哪能出好诗?但日子还在继续,每代人身处的氛围图景不同,观念和活法也不一样,就算不可能“越上葱茏”,可表达的天性、念想断不了。有人写,有人读,好歹也算个进步。</p> <p class="ql-block">多年来我一直有个意愿:每年读50本书。是把52周刨去节假日玩乐的两周定的这目标。350天,算不上多么大的阅读量,可现实里杂事不少,诱惑也多,挣钱养家、出差做事、游山玩水、写字画画、挥竿钓鱼,遛狗喂龟、喝酒会友,哪样都难得撂下。结果年年计划落空,自己却总能找到借口:这些事也是耽误不得、需要做的呀!少读几本书没啥大不了。这些年就这么稀里糊涂混过来了。说到底,世俗意识和生活是主流,是活着的大头,任谁也跳不出这张网。</p><p class="ql-block">老家有位叔叔,见我没事就拿本书看,问过我:“读那么多书有啥用?看坏了眼睛脑子,不值当。”这话听着耳熟,不少人也这么说,像极了这个时代的困惑。有的孩子,本科毕业上班了,连份工作汇报、年终总结都憋不出来。不知学校咋教的?应用写作都不教吗?无论理科文科艺术生,出了校门马上就用得上,而且终生受用,学校哪怕就开5个学时的课,孩子们也会知道怎么行文啦!这样读书的确无用,这种教育就是空中楼阁,只能给社会制造一批批捧着证书的累赘、生活的弱者。可老话却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到底有啥?我真说不清。虽然答不上叔叔的问话,但读书让我有三点体会:一是褪掉愚昧,独立思考;二是增添趣味,学会生活;三是别靠学校,读书到老。</p> <p class="ql-block">或许当年读书日的发起者,早就料到人类的这个阶段和天生的惰性及功利心,才摘出这么个日子每年提醒一下人们。虽说“颜如玉”“黄金屋”对我和不少人来说,没多少吸引力,但老祖宗的话与现代读书日宣言似乎不谋而合,一个说书里有珍稀的东西,另一个讲书籍本身的价值;一个告诉你读书的意义和作用,另一个提醒你享受阅读和尊重作者。都是在引导人们去接近书。好吧,往后尽量多翻翻书,50本够不着,20本总行吧。有书在手,起码图个乐子,也为生活添点意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