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门峡水库 <p class="ql-block">三门峡水库,黄河上的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北部,距市区不足20km。北邻山西省,西邻陕西省,被人们称为豫西“金三角”。1957年4月13日,新中国在黄河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兴建。仅用了约4年时间就使大坝主体工程基本竣工,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是黄河上重大人文建筑。</p><p class="ql-block">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治黄工程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黄河下游防洪、防凌的重任,保护着冀、豫、鲁、皖、苏5省25万平方公里范围内1.7亿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该枢纽运营45年来,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p><p class="ql-block">渭河流域淤积了大量泥沙,河床抬高,大片良田浸没,土地迅速盐碱化,危险直逼古都西安。迫于无奈,只好降低水位,拆除15万千瓦发电机组,改装5万千瓦小机组。同时耗费惊人的人力物力财力打通排水洞,以泄泥沙。如此一折腾,不下百亿元投进水库“打水渠”。世代生活在渭河平原的许多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向宁夏缺水地区迁徙。水库的诸多后遗症,至今也未能消除。</p> <p class="ql-block">大坝一边发电,出来的水是清澈的。另一边泄洪放水,名副其实的黄河水。两边形成鲜明的对比,栖息的水鸟排成队站在枯水时裸露的石头上。</p> 牡丹园 <p class="ql-block">花落成泥更护花🌸</p> 山西运城盐湖 <p class="ql-block">运城盐湖位于盐湖湖中心区域,属于国家4A级景区,古为盐贩之泽,有过盐邑、苦城、潞村、圣惠镇、凤凰城等称谓,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由于其盐含量类似中东的“死海”,人在水中可以漂浮不沉,故被誉为“中国死海”。</p><p class="ql-block">运城盐湖是个古老而又典型的内陆咸水湖,地质研究表明,运城盐湖诞生于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时期,约有0.5亿年历史,自东北向西南延伸,长约30千米,宽3千米~5千米,湖面海拔324.5米,最深处约6米,总面积132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运城盐湖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496.8mm,年平均日照时数2247.4小时,年平均气温13.6℃。</p><p class="ql-block">其盐是水卤经日光暴晒而成,色白味正,杂质少,是全国有名的产盐地之一。以致“西出秦陇,南过樊邓,北极燕代,东逾周宋”,成为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誉为“国之大宝”。</p><p class="ql-block">盐湖设有养生黑泥、养生温泉、养生璐盐等景点。</p> 鹳雀楼 <p class="ql-block">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位于山西运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与湖北武昌黄鹤楼、湖南洞庭湖畔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一起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该楼始建于北周(公元557年~580年),毁于元初,1997年重建。</p><p class="ql-block">唐宋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其中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堪称千古绝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地标。</p> <p class="ql-block">长河落日圆</p> 普救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