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州关帝庙小记

蓝色的海

<p class="ql-block">  踏入解州关帝庙,那面13米长的四龙琉璃影壁。龙鳞在阳光下闪烁,仿佛随时会破壁而出。这座始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年)的庙宇,历经宋、明、清多次扩建重修,现存建筑多为清康熙年间修复后的风貌,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崇宁殿最是震撼。26根蟠龙石柱环绕,殿内悬挂着康熙、乾隆等皇帝的御匾。站在殿前,望着头戴冕旒的关公像,恍惚间似能听见"义炳乾坤"的千年回响。关羽,这位东汉末年的名将,因忠义仁勇被后世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p><p class="ql-block"> 春秋楼更是奇绝。悬柱托梁的结构独步天下,二楼关公夜读《春秋》的塑像尤为传神。烛光映照下,那专注的侧脸,将"忠义"二字刻进了每个观者的心里。自宋代起,关羽被官方祭祀,明清时更被尊为"协天大帝",关帝庙遍布全国,而解州这座作为关公故里的祖庙,自然成为"关庙之祖"。</p><p class="ql-block"> 庙中四棵千年古柏最是奇妙。远看竟似一条腾云驾雾的巨龙,西为头,东作尾,中间两棵恰似蜿蜒龙身。这般鬼斧神工,让人不禁想起"魂归故里"的传说。关公文化早已超越地域,成为全球华人共同的精神纽带,其"忠义仁勇信"的核心价值,至今仍在商界、民间被奉为处世准则。</p><p class="ql-block"> 临别回望,这座历经沧桑的庙宇不仅以建筑闻名,更因承载的关公精神而鲜活。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关公的"忠不负心,义不顾死"依然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坐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