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隆房河,是我童年最后的欢乐天地。老屋枕水而居,一到暑假,隆房河两岸便成了我们孩童的游乐场。抓鱼捞虾、捉螳螂、括金虫,还有粘蜻蜓,每一项都是那么有趣,但其中最有紧张刺激的,莫过于捉蜻蜓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候,捉蜻蜓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网兜去套,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技巧和速度;另一种则是用蜘蛛网去粘,这可是我和小伙伴们最爱的“秘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我们总会找一根竹竿,一头绑上铁丝并拗成一个铁圈。然后,就四下寻找蜘蛛网。蜘蛛网最多的地方,莫过于小咪家的后头坟滩地了。那里有几座破败的坟墓,周边有几棵苦楝树,硕大的蜘蛛网就挂在苦楝树和邻近屋檐之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蹑手蹑脚地靠近,生怕惊动了蜘蛛。先用竹竿轻轻触碰一下蜘蛛网,立刻就会有一只硕大的黑蜘蛛从一边“刷”地窜出来,跑到网中央。有时候,那黑蜘蛛大得令人毛骨悚然,但为了捕捉蜻蜓,我们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当黑蜘蛛发现没有飞虫时,没一会儿它又悄悄回到了屋檐缝隙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时,我们就会对准蛛网并用手转动竹竿,反复转几圈,蛛网就牢牢地黏在了铁丝圈上。我想,这时的蜘蛛必定是恨得咬牙切齿,它一定会愤懑地说:“这几天的劳作又白干了!”但我们可顾不上那么多,有了这黏网神器,立马就跑向河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河边的石坎上,贴近水面的革命草上,间隔几米就会有一只酱油蜻蜓(红蜻蜓)立在上头。我们悄悄地靠近,慢慢地把竹竿探下去。那一刻,时间仿佛都凝固了。我们对准蜻蜓,一个大力挥摆,一只健硕的蜻蜓就被捉住了。它在蛛网上用力挣扎着,振翅欲飞。我们赶紧把它装进预先准备的瓶子里,心里别提多高兴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时候,我们还能遇到大黑蜻蜓。这种黑黄相间的大蜻蜓如同一架直升机,门牙也很大。蛛网有时锁缚不了它,那时我们就得用网兜。挥摆竹竿的方向需要更准,速度需要更快。稍有不慎,黑蜻蜓就会提前预判而逃走。但那种追逐和捕捉的过程,却让我们乐此不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捉蜻蜓的最好时间,一般都是在中午。河畔的石板路烫脚,艳阳高照。我们经常弄得满头大汗,但心里却充满了快乐和满足。捉到蜻蜓后,我们还会和小伙伴们比赛谁抓的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时候,我们还会用一种比较残忍的比赛方式:扯掉蜻蜓的一半翅膀,让它刚好能飞起来,又不能逃走。然后看谁的蜻蜓能飞过明堂,抵达对面台阶。现在回想起来,那种比赛方式确实有些残忍,但那时候的我们却觉得特别有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那些童年的欢乐时光早已远去。但每当我想起在隆房河边捉蜻蜓的情景,心里总会涌起一股暖流,久久挥之不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