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2025.03.21~04.13自驾结伴游河南山西陕西编辑摄影录像仙哥

仙哥

<p class="ql-block">7.我们行走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西太原</span>大街上</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山西正宗的“宁化府"老陈醋销售点</p> <p class="ql-block">宁化府的老陈醋。</p> <p class="ql-block">益源庆”创建于明朝初年,是专为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之孙宁化王朱济焕府上制醋的皇室作坊。经近六百多年的传承,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企业的生产能力、产品品质和品牌知名度都得到了快速提高,成为商务部首批公示的中华老字号企业。1997年由国有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p> <p class="ql-block">8.晋祠原名唐叔虞祠,始建于西周时期,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其母亲邑姜而建,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北魏《水经注》已有相关记载,后经北齐、隋、唐、宋等朝代多次扩建,形成现存规模。</p><p class="ql-block">名称演变:因晋水得名,叔虞之子燮父改国号为“晋”,后人改称晋祠。</p> <p class="ql-block">《晋祠之铭并序》碑,是由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写并手书的。因为唐太宗和他的父亲唐高祖李渊是从太原起兵的。李渊原是隋代的太原留守大臣,他乘天下大乱的机会,带领三万人马,起来讨伐隋炀帝这个昏君,并且顺利地打下了首都长安,建立了大唐帝国。在起兵时,李渊父子曾到晋祠来祈祷。大唐立国之后,李世民为报答唐叔虞的保佑,特地立了这块石碑。唐太宗平生爱好书法,而且特别喜爱晋代王羲之父子的行书,这块碑的碑文就是唐太宗有意摹仿王字的杰作,因而是一块特别珍贵的名碑。</p> <p class="ql-block">凌云阁是晋祠中融合历史纪念与园林美学的标志性建筑,通过匾联诗文和景观设计,既再现唐代气象,又营造出登临抒怀的雅致空间。游览时可重点关注其多层次的文化符号与全景视野。</p> <p class="ql-block">晋祠公园的骑马雕像名为“龙兴晋阳”群雕,是2003年为纪念太原建城2500周年铸造的青铜雕塑,高6.99米(象征“六六大顺,九九归一”),宽9.5米(寓意“九五至尊”),重2500公斤(对应建城2500年)。雕像人物以唐太宗李世民为核心,围绕其功臣展。</p> <p class="ql-block">公园里面的小瀑布</p> <p class="ql-block">晋祠三绝‌</p><p class="ql-block">难老泉‌:有2400多年历史,曾因地下水枯竭断流31年,2023年5月复涌,现水位超泉口1米,李白赞其“晋祠流水如碧玉”。</p><p class="ql-block">‌宋代侍女像‌:圣母殿内43尊彩塑,生动展现宋代宫廷生活,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瑰宝”。</p><p class="ql-block">‌周柏‌:树龄近3000年,与难老泉、圣母殿并称三绝。</p> <p class="ql-block">雕梁画柱彩塑现</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柏园中站。</p> <p class="ql-block">绝妙之处”——圣母殿的八根蟠龙柱。这八根柱子,历经千年风雨,依旧屹立在圣母殿内,默默诉说着历史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宋代侍女像‌:圣母殿内43尊彩塑,生动展现宋代宫廷生活,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瑰宝”</p> <p class="ql-block">难老泉‌:有2400多年历史,曾因地下水枯竭断流31年,2023年5月复涌,现水位超泉口1米,李白赞其“晋祠流水如碧玉”。</p> <p class="ql-block">难老泉水从这里留出来</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建筑,就连路灯柱都盘龙成凤的</p> <p class="ql-block">晋祠里边儿的牡丹亭。</p> <p class="ql-block">历代文人如李白、傅山等留下诗作130余首,李世民《晋祠之铭并序》为名篇。</p> <p class="ql-block">培训有素管理员。</p> <p class="ql-block">请欣赏视频。</p> <p class="ql-block">老爷阁在文献中被称为“仙翁阁”或“红阁”,因供奉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得名。</p><p class="ql-block">其创建于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年),清代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曾重修,属于晋祠公园内历史较悠久的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同一车的4位老爷,姥姥在此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墙里</p> <p class="ql-block">墙外的世界很精彩</p> <p class="ql-block">晋祠舍利塔始建于隋开皇年间(581-600年),一说唐初武德五年(622年)。</p> <p class="ql-block">9.穿越太行山公路车上拍摄的天龙山石碑</p> <p class="ql-block">天龙山公路‌(位于太原太行山西端)被描述为"网红公路",其特色包括游龙形状的桥梁设计。</p> <p class="ql-block">旋转桥</p> <p class="ql-block">仙哥在桥上看风景</p> <p class="ql-block">站在桥上看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请欣赏视频。</p> <p class="ql-block">完整版的公路形状</p> <p class="ql-block">‌10.天龙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太原市西南36公里处,属吕梁山脉分支,海拔1700米,占地185公顷。原名方山,因北齐所建天龙寺及石窟群得名,2024年12月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融合东魏至唐代的佛教石窟、古建、摩崖石刻等100余处历史遗存,尤以“天龙山样式”雕塑艺术闻名</p> <p class="ql-block">介绍石窟</p> <p class="ql-block">漫山阁‌</p><p class="ql-block">为保护第9窟唐代弥勒大佛而建的三层仿明楼阁,雨后可观“佛阁停云”奇景。</p> <p class="ql-block">不同角度拍摄</p> <p class="ql-block">天龙山石窟‌</p><p class="ql-block">开凿于东魏至唐代,现存25窟(实际共33窟),含500余尊造像及千余幅浮雕,以唐代第9窟“十一面观音”最为著名,被誉为“东方维纳斯”。</p><p class="ql-block">2021年回归的隋代第8窟佛首为国家一级文物,展现“天龙山样式”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天龙山石窟‌</p><p class="ql-block">开凿于东魏至唐代,现存25窟(实际共33窟),含500余尊造像及千余幅浮雕,以唐代第9窟“十一面观音”最为著名。</p> <p class="ql-block">贴着山生长的松树</p> <p class="ql-block">参观游客</p> <p class="ql-block">其中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11.太原古县城‌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源北街外环,占地面积约0.81平方千米,是晋阳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县城的城墙全长3732米,总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设有城楼4座、角楼4座、望楼36座、魁星楼1座和瞭望楼1座,穿墙门洞6处(共12孔)‌</p><p class="ql-block">古县城整体风格沿袭了晋阳古城“城池凤翔余”的古老建筑格局,自古有着“凤凰城”的美誉。古县城内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p> <p class="ql-block">古城墙外</p> <p class="ql-block">护城河</p> <p class="ql-block">古城墙里边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供游客游玩乘坐的马车。</p> <p class="ql-block">请欣赏视频。</p> <p class="ql-block">请欣赏视频。</p> <p class="ql-block">请欣赏视频从晋祠到太原县古城。</p> <p class="ql-block">12.乔家是清代至民国时期山西晋商的代表性家族,以商业经营和金融业闻名,其发迹始于乔贵发,鼎盛于乔致庸,家族兴衰跨越近200年,最终在20世纪中叶落幕。</p> <p class="ql-block">请欣赏视频。</p> <p class="ql-block">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p><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6年),以后有两次扩建,一次增修。第一次扩建约在清同治年间,由乔致庸主持,第二次扩建为光绪中、晚期,由乔景仪、乔景俨经手;最后一次增修是在民国十年(1921年)后,由乔映霞、乔映奎分别完成。</p><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为全封闭的城堡式建筑群。坐西朝东,占地面积87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共由6座大院,20进小院,313间房屋组成。平面呈“喜喜”字形布局。院四周筑以堡墙,防御性与私密性极强。</p><p class="ql-block">南北六院不仅设计精巧,而且变化多姿,从院的形式看,有四合院、穿心院、偏正套院、过庭院;从屋顶的造型看,有悬山、硬山、歇山、卷棚及平顶房。门与窗的结构也多种多样,形式不同,集中了中国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也吸取了西洋式建筑特点。13</p><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至今完整地保留了乔家鼎盛时期商业和民俗的风貌。全面展陈了北方农耕习俗、商业习俗、岁时节令、人生礼仪、民俗社火、乔家史料、乔家珍宝、传统晋剧、祁太秧歌、形意拳术、影视道具等12大系列上万件文物,真实地反映了明清时期北方汉民族的民俗风情和晋商文化。</p><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25日,乔家大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24年,乔家大院恢复5A级景区(2019年7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给予山西省晋中市乔家大院景区取消5A旅游景区质量等级。</p> <p class="ql-block">晋中祁县乔致庸,诚信经营晋商,兴,以德经商代代传,乔家大院儿美名扬。</p> <p class="ql-block">乔致庸(1818年—1907年)</p><p class="ql-block">‌乔致庸‌是乔家大院的集大成者,清朝末年著名晋商代表人物,字仲登,号晓池,山西祁县乔家堡人。他出身商贾世家,幼年父母双亡,由兄长抚育,本欲科举入仕,考中秀才后因兄长去世被迫弃文从商,执掌家族产业“在中堂”,将乔家商业推向鼎盛,人称“亮财主”</p> <p class="ql-block">乔家留下的乔家大院(始建于1756年)是其辉煌的实物见证,建筑融合北方民居与西洋风格,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5A级景区,展示了晋商文化与明清民俗。</p> <p class="ql-block">乔家积极结交权贵,如庚子事变时资助慈禧40万两白银,获赐“福种琅嬛”匾额,提升社会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请欣赏视频。</p> <p class="ql-block">请欣赏视频。山西人离不开醋。</p> <p class="ql-block">请欣赏视频。刀削面,好吃又开胃。</p> <p class="ql-block">编后语:由于美篇制作照片数量受限,20多天自驾结伴游40多个景点不能一次全部展现。第二集:7.来到山西太原了,8参观游览晋祠公园,9穿越太行山2号公路网红桥,10.参观游览天龙山景区和石窟,11.参观游览太原县古城,12参观游览乔家大院。就此执笔,下集再续。2025.04.2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