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江西省湖口县杨赓笙旧居

张敏摄影

<p class="ql-block">杨赓笙,号咽冰,1869年生于江西湖口,出身书香世家,18岁考中秀才 ,后入白鹿洞书院、京师国子监深造。目睹清朝腐败,他放弃功名投身民主革命,经徐秀钧介绍入江西大学堂学习新学,并加入同盟会,成为江西最早的同盟会会员之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后,李烈钧任江西都督,杨赓笙担任都督府高级顾问、省参议员。“二次革命”时,他变卖家产筹措军饷,任讨袁总司令部秘书长,撰写《江西讨袁总司令檄文》。失败后他流亡日本,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此后,他受孙中山派遣赴南洋群岛,组建中华革命党南洋支部,创办报纸宣传革命并募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北伐前,杨赓笙成功劝说赖世璜参加北伐。江西光复后,他任民政厅厅长,创设多所训练所,还自设“焚书处”杜绝请托。抗战时,他拒绝汪精卫拉拢,揭露其叛国行径。1949年,他组织江西和平促进会,主张走北平解放道路,却遭软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杨赓笙任江西省政协委员,1955年在南昌病逝,享年86岁。他能文善诗,作品反映一生斗争历程,柳亚子评其诗“半是香山半放翁 ”。</p> <p class="ql-block">张敏拍摄:2025.04.1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