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学评一致性”——西夏三小数学同课异构课例研讨活动

银川市西夏区第三小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知之愈明,行之愈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学习与合作,切实打造扎实高效的新课堂,构建有深度有广度的新课堂,4月23日上午,银川市西夏区第三小学数学组如期开展了“教学评一致性”同课异构课例研讨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活动特邀西夏区名师工作室马艳老师及成员为我们指导,数学组全体教师在奇思妙想的数学课堂中,共探数学奥秘,共研教与学的方法。</p> 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  张小丽老师和四年级(1)班的孩子们展示的是《认识三角形》这一课例。</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在讲述三角形的定义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抓住关键词,讲透彻。她在活动操作中用“画”“学”“说”等方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p><p class="ql-block"> 学生四人为一小组,相互合作,动手操作画三角形的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课堂上就攻克了画高这个重难点。</p> <p class="ql-block">  吕慧芳老师则从“小侦探过隧道”的问题引入课题,依据课程标准与学情,精心设计教学目标与内容,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p><p class="ql-block"> 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展开学习。评价层面,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既关注学习结果,又重视学习过程。</p> <p class="ql-block">  高玉敏老师和四年级(3)配合非常默契,带来一堂声动的数学课。高老师通过画一画、摆一摆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抽象出三角形的定义,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课堂中,高老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及时到位,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三角形的知识。</p> 评课议课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p><p class="ql-block"> 课例展示后数学组的老师们和西夏区马艳工作室的成员一起参加了研讨活动。</p><p class="ql-block"> 马艳工作室的成员分别从新课标理论,教学目标设定、教师有效提问、学生活动情况等方面总结,指出3位老师的亮点、不足及今后的改进措施等。</p><p class="ql-block"> 随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马艳老师给大家进行了总结,强调在“教学评一体化”课程设计时需要注意的要点,老师们表示收获很多,</span>受益匪浅。</p> 活动总结 <p class="ql-block">  教研是一次灵魂的唤醒,也是一次诗意的修行,愿我们在唤醒中迈步,在诗意中同行,抱团成长,共研共学,齐步前行。</p><p class="ql-block"> 相信乘着今天教研的东风,西夏区第三小学的教育一定会乘风破浪,一天更比一天好。</p> <p class="ql-block">编辑:王蓉</p><p class="ql-block">初审:张晓蕾</p><p class="ql-block">终审:马 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