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祈福

逍遥山人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普陀山祈福</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人间四月艳阳天,千里祈福共普陀。</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车马舟楫歌舞伴,拜佛心净感悟多。</b></font></div></h1> 一路繁华,一路富足; 一路美景,一路故事……<br> 普陀山,杜甫有“普陀天门田峤西,海门吹落大江西。”大上海,董其昌有“浦口潮来帆影动,城头日落鼓声催。”乌镇,宋伯仁有“望极模糊古树林,弯弯溪港似难寻。”扬州,更有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作为现代的我,不好,也不敢在古人面前卖弄,对于景致的赞颂略过不写,只是谈点感受而已。<br> ——写在前面 东海有仙山,名曰普陀,善人向往之。淄川的善人们,在王玉玲大姐的带领下,三千里路追云月,祈求健康与平安。<br> 青山、绿水,江南的特色。茶花、杜鹃花野外丛生,依然怒放。看着心里就发痒。眼馋那!老家都喜欢盆栽个杜鹃、茶花的,哪一个不是小心了再小心。浇水、侍弄自不必说,可是到头来大多是叶落干枯,白忙活一场。辛苦了,得不到收获,是很折磨人的事情。<br> 一天的劳顿,到了隔海就能看到普陀山的朱家尖住宿。<br> 晨雾里,五点多就起床,没有吃自助餐,而是打包车上早餐,为的是能够在摆渡处排在前面,早些登岛。<br> 我们以为是最早,也应该是最早。但是,到了摆渡处,等待区已是人头攒集。用挥汗如雨、摩肩接踵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br> 在焦急与等待中,看到外面的轮船晃动着身影。不错,船不少。我们急急呼呼登上轮船。幸好我们腿快,屁股下有个座位。左右看去,还有几个人站着呢!<br> 导游说,大约需要20多分钟就到。可是,我们没有觉得那么长时间,感觉就一会儿的功夫。<br> 下船,登岛。哈哈,这么多人!都是从哪里钻出来的?平日里,走在大街上,就是逛商场,也难以见到如此人多。<br> 道路上,街巷里,就连寺院里,也是人挨着人,脚碰着脚。香火的烟气足可以成就为烟云。你不好好躲着,香灰定会撒落到你的身上。这样也好,跟着大部队走,定会迷不了路。<br> 我们是幸运者,普济寺里开法会,目睹了全过程。<br> 普济寺的周围写满了绿。水是绿的,树是绿的,就连建筑也被“感染”成了绿色。眼睛里欣赏着绿意,心底里流淌着绿意,脑海里回荡着绿意。心自然清净了许多。<br> 同样的心情,踏上了去法雨寺、紫竹林、南海观音大佛的路……<br> 突然想起在网络看到的一段话:总要去一次普陀山吧。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安顺遂。一方净土,一颗诚心,三柱清香,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皆所愿所行化坦途。止语是上等的智慧,止心是上等的自律。<br> 此语甚佳,太合我意。 至上海,落霞西去。灯光,把外滩装扮的是姹紫嫣红。<br> 大家顾不得吃晚饭,随着人流来到江边。<br> 还是人挤人,护栏边你甭想过得去。幸好东方明珠塔、金贸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等建筑长得很是高大,不必到江边也能看到它们的身形。我们还是幸运,据说上海在举办什么庆典活动,各大建筑都有激光秀。我们到了不一会儿,激光秀就开始了。观看的人越涌越多,硬生生“塞”满了观赏场地。我们在拥挤里被动前行。恐怕走散了,眼光不断地搜寻着伙伴,嘴里喊着家人的名字。这时看到一队队的警察在维持秩序,心里稍安一些。<br> 连日的奔波,我们累了。本想到南京路去看看,顺便来点美食。已经看到了南京路路口那高楼绿绿的屋顶了,不能与南京路谋面,有些遗憾。<br> 回返,又到了金茂大厦的对面,这是我们等车的地方。我们以黄埔江水代酒,以五彩斑斓的几大建筑为肴,连带自己从家里带来的食品,来个一醉方休。<br> 我们这年纪的人都有点小贱,说好了要到旅游地尝美食的,可都要带上好多吃的。很多时候是吃不完,怎么带去的,怎么带回家。<br> 车来了,上车。目的地——徐汇区某酒店。 这儿有我学生在,是一位美女,叫胡薇。<br> 本来约好她要请客的,顺便也把我出的书捎给她。<br> 可是行程不定,请客是不可能的了,幸好有定位帮忙。我们刚刚赶到酒店,她就跟来了。我们在酒店的大厅里见了面。<br> 我把她所在的班级弄混了,直到她说出了同学的名字之后,我才知道。她们那一届毕业已经32年了。胡薇也已经45岁了,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br> 师生难得相聚。谈过去,谈同学;谈现在,问情况……不知不觉已经快晚上12点了。她女儿不断电话催促,我只好赶她走。看着她恋恋不舍的样子,我心里也不好受。这次见面之后,不知下次是何时?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旅游见学生</b></span></div><font color="#ed2308"><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毕业多时所在知,旅游间隙再相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师生共忆当年事,月上中天不忍别。</div></b></font></h1> 天又亮了。<br> 豫园是必须要去的地儿。<br> 还未见豫园,又重温了外滩。上海人的夜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晨起的人们并不多。浦东的建筑少缺了灯光的妆扮,逊色了不少。公园里晨练的人们也是寥寥无几。<br> 先到豫园商业街。大多是关门闭户,除了我们外地游客以外,没有听到多少“阿拉是上海人”的腔调。<br> 没人“接待”,景致是要看的。走马观花吧,但美女们上镜的劲头一点也没减。左拍拍,右拍拍,拍了个兴高采烈,余兴未艾。<br> 城隍庙里香烟袅。进去之后,才知道这是道家的道场。祈福、跪拜自不可少。转了一圈,直奔豫园而去。<br> 豫园,精致到了极点。花朵依然开放着,大鱼悠然漫步着,怪石讲述着它们的见闻。“庭院深深深几许”,每一道门里,都在讲述着久远而不同的故事。 再见了,上海。下一站,乌镇。<br> 乌镇,水乡。小桥、乌篷船、旧舍……沿街的河、临水的民居、孤立的大树、茂密的竹林……江南的水城是这样子的,就应该是这样子的!<br> 下一站,扬州瘦西湖。 扬州人真是了不起,硬生生把一条护城河打造成了名胜。据说很多电影、电视剧就在此拍摄过。<br> 名气自然大,景色也不错。我们看了二十四桥,也到法海寺转了一圈……突然萌发了坐船的想法,那自然就体验一把。划船的是一位美女。不止船划得稳,解说也不错。看景不如听景,一点也不错。<br> 不知不觉里,西门,南门,东门,北门……又返回了西门,从出口处出来。<br> 参观过程到此结束。走过,看过,听过,想过——曾经来过,足够了。 时光飞快,到了回家的时节了。别说,还真有些想家。<br> 回想来时路上看到的,高铁,河网,高速公路纵横交错。祖国山河美,交通便利来。没有寂寥,大家一路共声高歌,同享欢乐,热爱生活之情洋溢在每个人的心中。<br> 不慕神佛不羡仙,只见真情在人间。刘哥与王姐手牵着手,彼此护佑、温暖,一路相行。耿兄用甜润的歌喉,赞誉着自家的“母老虎”。还有那互赠美食点心……无不感人至深。<br> 祈福之旅,快乐之旅,恩爱之旅,善缘之旅……感恩王玉玲大姐精心安排功德之行!<br> 拥有这些已经很不错了,我们还奢求什么呢! 说明:文字与图片不一致。很多图片是景物,为的是大家可能没有到过此处,可以在此一游。 摄影、撰文、策划:张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