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研学课,缤纷春日行——襄阳市襄城区欧庙小学2025年春季桃花岭研学活动

桃花岭生态园

<p class="ql-block">  经历是最好的学习,研学是最美的相遇,在课堂,书本是同学们的世界,走出去,世界是同学们的书本。4月22日,襄阳市一、二年级的师生们在校领导的精心安排下,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共同前往桃花岭生态园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进行为期一天的研学旅行。学习远不止课堂上的,生活中处处是知识, 所以孩子们更要多试着走出课堂,去探索更多的乐趣,开阔眼界。</p> <p class="ql-block">在教官们的引导下,300多名师生分乘豪华旅游大巴,浩浩荡荡地出发啦!</p> 一路上欢声笑语,经过约半小时的快乐旅程,安全到达目的地。 桃花岭位于襄城区尹集乡姚庵村,与古隆中和黄家湾风景区毗邻,这里千顷桃树茂,四季花果香,成为远近文明的花果山,襄阳人的后花园,2021年1月被评为襄阳市首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 短暂休息后,在桃花岭大广场上进行了简洁而又隆重的开营仪式。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校领导张主任研学活动前的动员讲话,极大鼓舞了同学们的士气,孩子们个个信心满满,跃跃欲试!</p> <p class="ql-block">桃花岭研学基地的导师代表梅主任也向同学们提出了今日研学的注意事项等,并表示非常期待和孩子们渡过这美好的一天。</p> 授旗仪式。在教官们的带领下,今天7个班的同学们将变身7个营的小营员,一切行动听指挥! 桃花岭研学基地精心准备了非常多有趣又有意义的课程,小营员们带着各种疑问和期待,开始了探索之旅!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趣味智力拓展</b></p> <p class="ql-block">  小营员们来到拓展场地,导师跟大家通过一些小游戏拉近彼此距离,而后指导大家进行了一场激烈的PK赛。通过欢乐毛毛虫、一圈到底、桃花朵朵开等一系列闯关游戏完成挑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非遗民间艺术瑰宝—手工扎染工艺</b></p> <p class="ql-block">  扎染有着悠久历史,起源于黄河流域。现存最早的扎染制品,是出于新疆地区。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它有一百多种变化技法,变化自然,各有特色。扎结每种花,即使有成千上万朵,染出后却不会有相同的出现。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是机械印染工艺难以达到的。</p> 导师讲解了三种简单易操作的扎染方法,配合导师精心准备的桃花、桃树、板蓝根等植物提取的染料,课间同学们积极互动,认真体会,个个都跃跃欲试! 实践是最好的教学,边学边动手同学们准备开始创作了啦! 看看同学们的作品吧,是不是都很特别很美呀!他们可都已经想好要送给谁了! 不知不觉到午餐时间了,小营员们全员集合,在总教官的餐前训导后,孩子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饭菜。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桃花朵朵开</b></p> <p class="ql-block">  “桃香醉诗人,千年未醒;画家绘其美,万年不息。”《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因此,我们便决定充分挖掘桃花岭特色文化,开展一系列研学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激发孩子热爱家乡、回报家乡的情感。</p> 导师引导同学们用创意美术的形式,不用画笔就能制作出一副精美画作。有趣又有意思的绘画太吸引人啦! 相信通过这种动手的方式加深了对桃树的认知,每一幅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们个个都成就感满满! 同学们都迫不及待的展示自己美丽的画作。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非遗文化——体验千年石磨</b></p> <p class="ql-block">  豆浆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豆制品。制浆是豆制品生产过程中提取大豆内蛋白质的头道工序。制浆工艺共分选料、浸泡、碾磨、过滤、煮浆和滤熟浆等六道工序。1968年,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汉墓中,出土了一架距今约2100年的石磨,是一个石磨和铜漏斗组成的铜、石复合磨。这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石磨实物。</p> 导师从石磨的来历,发明者讲起,道出了我们祖先的智慧,而后手把手教学生石磨豆浆的制作步骤,操作程序:泡黄豆,加水,添豆,转石磨! 随后同学们分组合作开始操作:先顺时针研磨六圈,把豆子磨碎。再逆时针研磨三圈,让豆子出浆。这样操作磨出的豆浆细,渣子少。 亲手研磨豆浆,让营员们知道了”豆浆必须煮熟了才能喝“的生活常识,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更明白了做事情掌握方法很关键。相信这些感悟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助。看,孩子们干的多起劲!不一会功夫,都成了小工匠!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非遗文化——植物拓印画</b></p>   拓印是一种非常传统的艺术形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印技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这项艺术的产生也更加拉近了我们与大自然的距离!在每一次靠近植物,观察不同树叶和了解背后故事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大自然的美,被大自然植物的无限魅力深深吸引。 这是一节神奇有趣的课堂,导师耐心给孩子们讲解拓印方法,为孩子们介绍不同种类的植物,边学边玩,并交待了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这次孩子们需要自行构思作品,找到自己喜欢的植物素材,再动手组合出新的世界。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只要给他/她一个机会,你会看到惊人的创意哦! 孩子们都找到了自己喜爱的植物。 开始创作啦! 通过或轻或重的敲打,用拓印的方式记录细致的脉络,让自然为自己说话——这就是最原始、也最强大的艺术。今天孩子们都做了世上独一无二的最美作品! 孩子们兴奋的展示自己的作品,心里都美滋滋的! <p class="ql-block">这次出游让学生更亲近了自然、拓展了视野,增强了学生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同学们都展现出了一种积极向上、文明有序、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p> 研学旅行,“学”字是灵魂,“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研学旅行在路上,期待我们下次再见!<br><br>再见,和蔼而又认真的导师!<br><br>再见,严厉而又可亲的教官!<br><br>再见,美丽而又好玩的桃花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