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小知识–––星东方幼儿园

✨李老师

<p class="ql-block"><b>一、什么是学前教育?</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前教育是指幼儿园对3至6岁的学龄前儿童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的身心特点,实施的保育与教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二、什么是学前教育普及?</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前教育普及是确保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全覆盖,为每位幼儿提供享受学前教育的条件。具体表现在:科学优化幼儿园布局,科学测算学位供求,切实满足适龄幼儿就近入园的需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三、什么是学前教育普惠?</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前教育普惠是减轻每个家庭学前教育的经济负担。具体表现在: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由政府控价,减轻普通幼儿家庭经济负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四、什么是普惠性幼儿园?</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面向大众、收费合理、保教质量有保障、以政府指导价收取保教费的幼儿园,包括教育部门办园、其他部门举办的公办性质幼儿园以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五、为什么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保障幼儿教育公平。教育是国家的基本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的幼儿园教育可以让更多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减少因家庭经济条件差异导致的教育不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普及普惠的幼儿园教育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师资配置,提高教育质量,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和发展机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普及普惠的幼儿园教育有助于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缓解家庭育儿压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育儿成本不断上升,普及普惠的幼儿园教育可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缓解家庭育儿压力,让家长们更加放心地投入到工作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落实国家教育政策。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将普及普惠幼儿园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各级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幼儿园教育普及普惠,让更多孩子受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六、为什么开展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提出明确要求。开展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是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规范发展的需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教育部教育督导局负责人指出,督导评估对象是县级人民政府。督导评估要从发展规划、财政投入、教师工资待遇保障、监督管理等各方面,对县级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履职情况进行考察,引导县级人民政府建立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切实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持续健康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七、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的目标是什么?</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体制,健全保障机制,加大资源供给,规范办园行为,提升办园水平,巩固扩大“三率”成果,构建覆盖城乡、均衡发展、体制顺畅、充满活力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八、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程序有哪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督导评估按照“县级自评、市级初核、省级评估、国家认定”的程序开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在规划开展督导评估的年份,县级人民政府对本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情况进行自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市级教育督导机构和学前教育管理机构综合已有数据、日常工作掌握情况和县级自评情况进行市级初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省级教育督导机构对指标审核全部合格的申报县进行实地督导评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教育部对各省(区、市)督导评估工作进行审核认定,包括指标审核、社会认可度调查、实地核查、结果认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九、教育督导部门如何做好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认定工作?</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要压实政府责任、积极稳妥推进、注重改革创新、用好督导“利剑”,督促引导各地数量质量并举、硬件软件并重,改革创新,破解体制机制问题,真正让普及普惠发展成果体现在幼儿园的面貌变化上,体现在孩子们的成长中,体现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内容有哪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普及普惠水平、政府保障情况以及幼儿园保教质量情况三大方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普及普惠水平:一是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确保该上、想上幼儿园的孩子都能顺利入园,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二是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保证普通家庭孩子能上质优价廉的幼儿园。三是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政府保障情况:主要着眼于政府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政策制度,包括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基本完善、小区配套幼儿园管理规范、财政投入到位、普惠性幼儿园认定规范、收费合理、教师工资待遇有保障、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健全、监管制度比较完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幼儿园保教质量保障情况方面:要实现县域内85%以上的班额符合《幼儿园工作规程》有关规定;要配足配齐各类幼儿园教职工,县域内幼儿园专任教师总数与在园幼儿总数之比不低于1∶15,建立健全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和定期注册制度;落实科学保教要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确保无“小学化”现象等5条指标和标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十一、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检查方法有哪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查阅县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相关资料、数据测算、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走访有关部门和个人、深入到幼儿园实地查验。</p><p class="ql-block"><b>十二、社会认可度调查对象有哪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面向家长、教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般群众等群体开展的社会认可度调查,社会认可度要达到85%以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十三、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儿园“小学化”顾名思义就是幼儿教育的管理、教学模式及内容偏重于小学阶段,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没有关注幼儿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直接向幼儿传授小学阶段才应该接受的具体教科书知识,它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忽视了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分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开发。这种教育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p><p class="ql-block"><b>十四、无“小学化”倾向要做到哪几点?</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幼儿园按规定创设多种活动区域(区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提供充足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玩教具、游戏材料、图画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没有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没有以课堂集中授课方式为主,组织安排一日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没有以机械背诵、记忆、抄写、计算等方式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的行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没有对幼儿园“小学化”问题的不良反应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督导组在实地督导过程中没有发现明显违反相关政策规定的现象。</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