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疗法

家庭教育❤李巧玲❤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将“把焦虑的场景定格为一张黑白照,从视野推走”这种方法应用于心理咨询的示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应用场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假设来访者是一位因工作压力而产生严重焦虑的职场人士,他对每周的工作例会感到极度恐惧,认为自己在会上的表现总是不够好,担心被领导批评和同事嘲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咨询过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引导想象:咨询师先让来访者找一个舒适的位置坐下,闭上眼睛,进行深呼吸放松。然后引导来访者想象工作例会的场景,包括会议室的布置、参会人员的面孔、自己坐在座位上的紧张感等,让这个场景在脑海中清晰呈现。</p><p class="ql-block">- 定格与转化:当来访者描述出清晰的场景后,咨询师让他将这个场景想象成一张黑白照片,就像时间被定格了一样。同时,引导来访者注意照片中的细节,如人们模糊的表情、会议室单调的色调等,使场景的生动性和情感色彩降低。</p><p class="ql-block">- 推离视野:接着,咨询师让来访者想象这张黑白照片慢慢地从自己的视野中移走,越移越远,直到看不见。在此过程中,鼓励来访者感受随着照片的远去,自己内心的焦虑感也在逐渐减轻。</p><p class="ql-block">- 认知调整:照片消失后,咨询师与来访者一起探讨对工作例会的看法,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过度担忧可能是不合理的,例如指出他在以往会议中也有过不错的表现,领导和同事并非总是关注他的缺点等。引导来访者形成更积极、合理的认知,如“我虽然不完美,但我也有自己的优势,会议是交流的机会,不是评判的场合”。</p><p class="ql-block">- 重复练习:在后续的咨询中,不断让来访者重复这个想象练习,每次都根据他的感受和实际工作中的情况,对想象内容和认知调整进行优化,逐渐减轻他对工作例会的焦虑情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