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金老师学无锡文化一(2025年4月11日)~~学前街

宇红

<p class="ql-block">听友人讲金石声老师在老年大学上无锡文化课,反向很好,我也想深入了解无锡本地的文化,就报了金老师的无锡文化课。</p><p class="ql-block">金老师的课分教室内课和户外课。</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1日,金老师就带着我们走进了学前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学前街位于无锡的闹市区,与中山路交错而过,路口东北便是八佰伴,一眼望去,商业氛围浓厚,从路口往西一直走,就能渐渐感受到不同。走不到二十米,就遇到了“一门五博士”的顾毓琇纪念馆。</p><p class="ql-block">上午8点45分,我们班同学就在顾毓琇纪念馆旁边集中。</p> <p class="ql-block">金老师在讲学前街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金老师在讲述学前街的由来:</p><p class="ql-block">无锡建县城大约在宋嘉裕三年,即1058年,当时的知县张洗在此始建孔庙和大成殿﹣﹣这座无锡县学又称儒学、庙学,是古代无锡唯一的官立学校,现存的戟门、明伦堂、讲堂三所建筑为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重建,如今依旧隐于学前街旁﹣﹣从此这里成为了礼学圣地,门旁大石柱上刻"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12字,俗称下马石。无锡县学的建立,吸引了周围各方人士诸如文武官员、商贾富豪来此建房定居,抢占文化高地,甚至出现大族移居这里,渐成气候形成一条街道,因在学宫之前,"学前街"之名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到了无锡成为中国早期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工商业城市后,移居来此的成功人士就更多了,先后在此办设无锡初等工业学堂、县立中学堂、师范学校等,成为无锡教育之渊薮、学校集中之地。到现在,学前街依然沿袭了其人文荟萃、学风浓厚的传统,道路两旁仍有大桥中学、金桥双语学校、锡师附小、实验幼儿园等名校。</p> <p class="ql-block">这条街有不少名人故居及旧居,除了顾毓琇故居外,还有钱钟书故居,及号称“薛半城”的江南第一豪宅的薛福成故居,还有荣德生旧居,张闻天旧居等</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知道学前街最早呈一河一路格局,一条束带河与路并行。在街东首至今能见到一组古建筑,这是顾毓琇故居。故居本来在束带河南的鱼腥巷1号,河道被填后就处在学前街了。</p><p class="ql-block">学前街往西的尽头就是西水关。这座水门曾是无锡城水上交通的要道,但在20世纪50年代因拆城填河被拆除。‌</p> <p class="ql-block">同学和老师在顾毓琇纪念馆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金老师先带同学们来到顾毓琇纪念馆为我们讲解</p> <p class="ql-block">顾毓琇是东林党领袖顾宪成的后人,他的兄弟都十分有才华,“一门五博士”一向被无锡人称道。顾毓琇13岁就入读清华大学电机专业,又作为“庚子赔款”留学生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机工程科。毕业后被通用电器聘为工程师,五个月回清华任教。他培养了杨振宁、钱伟长、吴健雄等杰出物理学家,他所创立的电机系、无线电系、航空研究所都成为清华的品牌学科。1940年顾毓琇在重庆青木关创办国立音乐学院,任校长兼国立交响乐团团长,他还创办了上海戏剧学校并担任过国民政府教育部次长。解放前夕顾毓琇去美国母校当了教授。改革开放后他八次回国讲学,为科技事业建言献策。1999年江总书记访美时专程去拜会了自己当年的老师</p> <p class="ql-block">一门五博士</p> <p class="ql-block">顾毓琇故居是清嘉庆年间的建筑,原名“燕誉堂”,为感念母亲年轻守寡,力促后代向学成才的可贵品德,顾毓琇在故居修缮时决意要以母亲的名字将故居易名为“诵芬堂”,以作为对伟大母亲的永久怀念。</p> <p class="ql-block">从顾毓琇纪念馆出来,往西穿过马路,来到了斜对面的无锡国专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无锡国学专修馆”于1920年在学宫旧址举办,这是无锡的第一所大学。</p> <p class="ql-block">听金老师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唐文治创办“无锡国专”,他把弘扬国学视为救国救民途径,足见其信心和勇毅。抗战时期曾西迁,1949年定名“无锡中国文学院”,解放后并入苏州大学。办学三十二年培养了1700余学生,数量虽不多但成材率高得出奇。从这里走向文史哲领域的王蘧常、唐兰、蒋天枢、钱仲联、周振甫、朱屺瞻、冯其庸等众多学子都是学界栋梁。无锡国专在中国教育史上地位很高,曾与清华大学国学院南北辉耀,共同承载过“国学”延续的历史担当。</p> <p class="ql-block">创办人为太仓唐文治(1865—1954,光绪十八年进士),他任过农工商部左侍郎兼署理尚书,是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交通大学前身)和邮传部高等商船学堂(上海、大连海事学院前身)校长。</p> <p class="ql-block">继续下一站:无锡碑刻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无锡碑刻陈列馆就在原来的无锡县学旧址,大桥中学也在县学旧址上。</p> <p class="ql-block">无锡县学,是古代无锡唯一的官立学校。创建于北宋嘉佑三年(1058)。清雍正四年(1716)改称无锡金匮县学,民国后改为无锡县立中学,曾为市第八中学校址。现存戟门、明伦堂、讲堂三所建筑,均为同治十三年(1874)重建,1982年重修。</p> <p class="ql-block">前面提到的到此下马就在碑刻馆门旁边</p> <p class="ql-block">无锡碑刻陈列馆成立于1990年,是利用无锡县学古建筑明伦堂和讲堂辟建的,以征集、收藏、保护、陈列、研究地方碑刻、碑帖为宗旨的专业性文博单位。</p> <p class="ql-block">无锡县学历经宋元明清,明伦堂前后檐柱大都为明代青石方柱,屏门上方悬挂“明伦堂”匾额一方,落款“新安朱熹”,为国内罕见的朱熹手迹。</p> <p class="ql-block">馆中的碑刻分为三类:</p><p class="ql-block">一是历史遗留下的有关无锡县学方面的碑刻,</p><p class="ql-block">二是涉及无锡地方文献的碑刻,</p><p class="ql-block">三是体现和代表当时书风、画风的艺术碑。</p> <p class="ql-block">陈列古碑刻有近百通,其中有帝王御笔、官府公文、地方史料、寺观敕牒 、名家法书等,可谓一部具有历史、科学、艺术研究价值的“石质图书”。</p> <p class="ql-block">乾隆御笔"介如峰"</p><p class="ql-block">诗画扇面</p><p class="ql-block">"介如峰"(俗称"丈人石")在寄畅园内,原名"美人石",乾隆丁丑(1757)帝弘历易以今名。此石亦秦家旧刻。</p> <p class="ql-block">秦观草书《墨君诗帖》</p><p class="ql-block">(清秦震钧《寄畅园法帖》原石)秦观(1049-1100)。北宋著名诗人,无锡秦氏始祖。书法婉美萧散,自成一种风气。</p> <p class="ql-block">在这三大类馆藏碑刻中,有关无锡地方文献的碑刻是陈列馆最看重的,“无锡县里社”碑就是这类碑刻中的良品。“无锡县里社”碑原本由私人收藏,长1.68米、宽0.55米。“无锡县里社”这块碑刚被征集到碑刻陈列馆时,“浑身”泥泞,但经清洗干净后发现,此碑保存完整,上面的碑文书体优美且清晰。</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碑刻馆,我们就来到了钱钟书故居</p> <p class="ql-block">钱锺书故居,又称"钱绳武堂"。</p> <p class="ql-block">故居由两部分组成:其祖父筹建于1923年的钱绳武堂和其叔父在屋后西侧陆续建造的五间楼房及若干辅房。</p> <p class="ql-block">钱绳武堂面阔七间,原有平房二十八间,大小天井庭院十一个,备弄两条,古井三口。东有厨房,后有花园。整组建筑属典型的江南庭院式民居。</p> <p class="ql-block">《围城》的全息投影和创作背景介绍</p> <p class="ql-block">钱钟书与妻子杨绛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养过一只名为“花花儿”的小猫,与邻居林徽因家的猫经常打架。钱钟书极为护猫,甚至寒冬深夜也会持竹竿助阵自家猫,杨绛曾劝他“打猫要看主妇面”(暗指林徽因),但他仍坚持“理论总是不实践的人制定的”。这一轶事展现了钱钟书率真幽默的性格,也间接影响了其小说《猫》的创作灵感。</p> <p class="ql-block">钟书房</p> <p class="ql-block">从钱钟书故居出来,金老师带我们到了今天的最后一站:荣德生旧居。</p> <p class="ql-block">荣德生旧居位于原是荣德生长婿李国伟住宅,建于民国初年,是一座西式花园洋房。</p><p class="ql-block">荣德生晚年长期居住于此,直到1952年7月病逝。</p> <p class="ql-block">目前,这里被用作陈列馆,每周三早上9点到11点开放,仅接受团体预约。陈列馆内最珍贵的展品是荣德生的遗嘱,这份遗嘱是1952年7月25日荣德生在弥留之际,在旧居书房口述,由其七子荣鸿仁敬录而成。</p> <p class="ql-block">由于时间关系,学前街这里的薛福成故居等只能期待下次再来倾听金老师的精彩讲解了。</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无锡文化外课,探访了名人故居,了解了学前街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可谓是:一条学前街半部无锡教育史,是无锡人成才的摇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