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记:枫泾古镇,(校友影集)

鹿林

<p class="ql-block">  枫泾古镇:上海市金山区中国历史文化古镇、国家AAAA级景区。别名:枫溪,芙蓉,清风泾,位于上海市金山区亭枫公路8588弄28号。地处沪浙五区(县)十镇(乡)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门户。枫泾古镇有1500年的历史,因地处吴越交汇处,被称为“吴根越角”。</p> <p class="ql-block">  枫泾寻画小记:两天前的寻画行动始于古镇,这几张励志墙画的主题出自老子和孟子,足以见得一个法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透析,邻家故事样的画面,看一眼便想去长时间品味。这个当地家喻户晓的七先生,不仅用他的方式诠释了中国文化,还在当地乡村刮起了一股渐热的寻画之风。除了枫泾政府,立邦和宝钢也是主力推手,我觉得在那么多去过的古镇中,唯有它显得非常的不同。</p><p class="ql-block">(校友陈苑)</p> <p class="ql-block">  枫泾寻画小记:隐藏在古镇小巷里的这组墙画实在太有想象力了!有一对上海腔调的女人有备而来,各种打斗拉扯,这里与墙画互相习武了一个多小时!没有身手的我也一时兴起,玩了一会儿。(墙画2寻了很久才从一条僻静小路上发现,那里经过的人很少驻足观望这个小孩想看的外面那个七彩世界,而我却想静心感受……明天继续乡村寻画之旅。)</p><p class="ql-block">(校友阵范)</p> <p class="ql-block">  枫泾寻画小记:金山农民画。去枫泾,必看的还有全国闻名的农民画。去了农民画村里面的博物馆,才知道全国各地农民画的画法和风格有所不同。金山农民画是完全平面化的构图,没有透视。图一是古镇牌楼旁的农民画,并排的几幅里最喜欢这幅。图二是农民画村博物馆藏品,挺喜欢的。图三是画村室外展品,体现农家日常生活场景。图四是本人问村里一个画家工作室买的两幅作品。图五左边的农妇就是这两幅作品的画师,右边的是妹妹,也是画家,并且受过专业教育。需要说明的是这两幅作品的原作是她们的母亲画的,故去三年了。她们俩按照母亲的画稿手工绘制了多幅几乎相同的画作拿来出售。妹妹的画作由于受过专业培训,作品风格已接近专业装饰画,农民画的痕迹已经很淡,尽管名气比较大,但我还是选择了不识字的姐姐临摹她母亲的画作,因为更加原汁原味。图五是宣纸上的铅笔底稿。去过农民画村再看图六小七那幅墙画,发现他已将当地农民画的表现手法用于背景画,衬托出的前景——立体画女孩更加立体,很接地气啊!图八是乡村里发现的另一种农民画,比较具象,但我不太喜欢。图九是农民画村附近小七的一幅相当有趣的墙画,远看像法国大厨,近看是小孩头顶个鸟笼,开着的窗户是否意味着他的思维已不再受鸟笼的禁锢,穿过打开的窗户远走高飞了?寻画回来,发现那里还有好多小七的画散落待寻。</p><p class="ql-block">(校友陈苑)</p> <p class="ql-block">  枫泾古镇一游,花开海上,快乐一天!</p><p class="ql-block">(校友郭丽娅)</p> <p class="ql-block">  宁静的枫泾古镇,水网遍布,河道纵横,有着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的美名,今天来到古镇走走一座座桥,望望一片片水乡,美景如画。</p><p class="ql-block">(校友钟淑华)</p> <p class="ql-block">  航拍枫泾三桥。</p> <p class="ql-block"> 枫泾古镇,是有独特韵味的江南水乡。它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晕染在岁月的长河里,静静诉说着过往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校友马小予)</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枫泾古镇的老街上,仿佛走进了一个古老的梦境。青石板路蜿蜒曲折,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被时光打磨得光滑而温润。走在上面,脚步声清脆而悠扬,像是在与历史对话。石板路的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白墙黛瓦,飞檐翘角,仿佛在诉说着古镇的沧桑与变迁。</p><p class="ql-block">(汪晓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