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庄子·外篇》中,有以个叫士成绮的人。他因崇拜老子的智慧,慕名去拜访老子,却发现老子不修边幅,家里也是乱糟糟的。失望之余,他忍不住嘲讽对方:“别人都说你有高世之智,可依我看,你跟老鼠差不多。”</p><p class="ql-block">本以为老子会生气,可没想到老子根本不搭理他。</p><p class="ql-block">得不到回应,士成绮只好灰溜溜地走了。</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士成绮觉得自己的做法有失妥当,于是来找老子道歉。</p><p class="ql-block">老子依旧是淡淡的态度,回复说:“你骂我是什么都没有关系,因为我还是我,并不能影响我,更不能改变我。”</p><p class="ql-block">在这个嘈杂的世间,每个人都会面对非议和偏见。</p><p class="ql-block">如果被他人的言论牵着鼻子走,人的内心便会如过山车般起伏,永远也得不到清净。所以,庄子劝诫世人: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不必拘泥于人世间的是非对错,你自己问心无愧,也自然不受其累。</p><p class="ql-block">清朝时,常州有个魏大夫。有一次,他受邀去病人家中为其看诊,离开后病人就发现自己丢了十两银子。</p><p class="ql-block">病人的儿子去魏大夫家讨要,而魏大夫也并未辩解,就把钱还了回去。</p><p class="ql-block">此事过后,外界对魏大夫的诽谤之声四起,可他却神态自若,丝毫也不在意。</p><p class="ql-block">后来,病人痊愈,在打扫床底时发现了原以为丢失的银子。病人这才醒悟,是自己错怪了魏大夫。</p><p class="ql-block">父子俩一起来到魏家道歉,没想到魏大夫不仅不生气,还叫他们不要放在心上。</p><p class="ql-block">病人的儿子不解,问他:“本来是我诬赖先生,为什么先生甘愿忍受污名而不解释呢?”</p><p class="ql-block">魏大夫却笑着说:“我知你父亲勤俭,得知丢了银子,他的病情一定会加重。而身为医者,我最大的使命就是治病救人,那些是非又算得了什么呢?”</p><p class="ql-block">父子俩听完,感动得涕泪涟涟,而魏大夫也得了个“魏大善人”的称号,享誉十里八乡。</p><p class="ql-block">庄子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世人赞誉我,我不会因此感到荣耀;世人非议我,我也不会因此感到沮丧。</p><p class="ql-block">一个真正活得通透的人,容得下外界的一切言论。因为他明白,他人的描述并非真实的自己,而自己的本质也不会因人而改变。与其为此忐忑不安,不如笑骂由人,让一切随风而去。</p><p class="ql-block">从别人的嘴里走出来,心不受其乱,任何流言蜚语都伤不了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