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精神,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教育教学经验共享与教师专业成长,探索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2日上午,在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第二幼儿园开展海口市王晓丹名师工作室2025年(第二期)展示活动。</p> 游戏.精彩呈现 <p class="ql-block">案例分享活动《小小快递员的趣味派送》</p><p class="ql-block">海口市秀英区第二幼儿园 梁少梅老师</p><p class="ql-block"> 现场教师一同观看了大班孩子在建构区的游戏视频,视频中被观察的孩子化身为“小小快递员”,在建构的“城市”场景里忙碌穿梭。随后,梁老师展示了详细的游戏实录和孩子们充满创意的游戏表征。</p> 聚焦.研思共享 <p class="ql-block"> 分享活动后,由海口市秀英区第二幼儿园的陈小玉副园长带领大家研磨探讨。</p> <p class="ql-block"> 针对“在观察幼儿游戏时通常记录什么及存在哪些困惑”这一话题,教师们各抒己见。第二组郑虹老师表示,倾听幼儿对话、观察他们在游戏中的行为以及借助何种材料解决问题等都是关键记录点;第一组王菲菲老师介绍了全程记录游戏动作和语言的方法,但对于游戏中幼儿语言是否要全部记录感到困惑;第三组王发飘老师则聚焦于如何有效支持孩子的游戏。</p> <p class="ql-block"> 王园长分享经验,提到跟踪孩子时可采用不间断的记录方式,灵活运用长镜头和短镜头切换,全面捕捉幼儿游戏动态。</p> <p class="ql-block"> 分组研讨任务环节,教师们结合《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深入剖析游戏案例。第一个任务是分析观察到的幼儿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反映出的幼儿发展需要。教师们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的合作行为反映出他们对社会交往和团队协作能力发展的需求;解决派送问题时的思考与尝试则反映出对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发展的需求。</p> <p class="ql-block"> 第二个任务聚焦于案例中的观察方法、后续观察方向以及调整策略。第二组郭唯祺老师、第三组王发飘老师和第一组黄鑫莹老师分别代表小组上台分享。他们指出,案例中教师运用了观察记录法和视频记录法,若继续观察,可以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创新行为以及面对复杂问题时的解决策略。在调整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游戏进展适时投放新的材料,拓展游戏情节。</p> <p class="ql-block"> 活动接近尾声,王晓丹园长做了总结,首先,感谢被帮扶园的不懈努力。再次强调,幼儿教育的根基在于脚踏实地,持续提升教师观察能力、优化游戏活动等基础工作,教育难题自然会迎刃而解。在此,鼓励全体成员将所学知识积极应用于日常教育教学中,勇于探索实践,共同为幼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