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河南安阳,古称“殷”。甲骨文的发现地,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有文献可考,并被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殷墟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商朝的都邑曾数度迁徙,一直到第二十位君主盘庚迁殷后,殷成为商朝后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商王朝在殷共传八代十一王,历时273年。商灭亡后,逐渐沦为废墟。殷墟的意思就是殷商废墟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近代,这里出土了15万多片甲骨文、上万件青铜器(包括著名的后母戊鼎)、50多座宫殿遗址。</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寻迹篇就从安阳开始。</p> <p class="ql-block">一、中国文字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世界首座文字博物馆,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也是中国第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正门前的两只造型奇特的金色玄鸟</p> <p class="ql-block"> 这个建在北京城之外且唯一的国家级博 物馆,就在安阳--甲骨文的发现地,一定不要错过。</p> <p class="ql-block"> 主馆~~宣文馆,展现殷商宫殿特征的浮雕金顶</p> <p class="ql-block"> 通往主馆道路两旁由28片极具代表性的青铜甲骨片组成的碑林</p> <p class="ql-block"> 中国文字博物馆主馆为“宣文馆”,另还有“徽文馆”和“博文馆”。</p> <p class="ql-block">“徽文馆”和“博文馆”</p> <p class="ql-block"> 我们去的时候是周一,只部分展区开放,但最重要的宣文馆是可以参观的,不得不说“还好还好!”</p> <p class="ql-block"> 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几种古老的表意兼表音的文字,如西亚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印度的哈拉伯文字等,他们是早期文明的重要标志,但由于种种原因,均被历史淹没,唯有中国的文字以其与时俱进的品格与博大宽容的胸怀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p> <p class="ql-block"> 我们先了解从符号到汉字的出现及造字规律;然后了解金文的出现及发展--金文是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的总称,金文应用的年代有1200多年,在众多的先秦文字中,金文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反映了秦用小篆统一文字前1000多年间中国文字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接下来了解隶书的发展及演变--隶书,以其实用性强,易于书写的特点,在汉代取代了小篆的地位,成为主要字体;最后了解书体的发展变化,书法由隶分变为章草、楷书、行书,给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鲜活的灵气与勃勃生机。最后简单了解到我国有20多个民族不同程度地使用过本民族文字及一些民族的文字与发展。还简单知道了文字载体的发现及演变,人类早期通过结绳篆刻等方式传达信息,但还没有形成文字的概念,后来在龟甲兽骨上刻写,甲骨文开始出现。在殷商时期,文字大量篆刻在陶器玉器青铜器上,开始逐渐走向成熟。随着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人类开始自书编纂。到20世纪70年代,汉字进入计算机时代,使汉字信息处理技术从无到有。</p> <p class="ql-block">内有金文“息”字</p> <p class="ql-block">楚.竹简</p> <p class="ql-block">六种造字法</p> <p class="ql-block">字书的定义</p> <p class="ql-block">许慎,《说文解字》作者,第一部字书</p> <p class="ql-block">五位字书名家</p> <p class="ql-block"> 一部中国文字史就是半部华夏文明史,有机会不妨来看看,为我们的汉字骄傲,为即将参观殷墟做好铺垫。</p> <p class="ql-block">二、殷墟 </p><p class="ql-block"> 殷墟,古称“北蒙”,位于安阳市西北的洹河两岸,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这也是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被认为是中国考古学界公认的三大发现之一的原因,其它两个是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秦始皇陵兵马俑 )。</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参观分为三大块:宫殿宗庙遗址、王陵遗址、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1929年春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由李济主持对殷墟的15次科学发掘,找到了商王朝宫殿区和王陵区,证实了《竹书纪年》关于商代晚期都邑地望的记载,使得殷墟遗址曾经是商代晚期都邑成了不可动摇的结论。</p> <p class="ql-block"> 1950年,武官村大墓发掘,成为新中国首次殷墟发掘。以后随着考古发现的不断丰富,殷墟研究的范围也越来越宽,从殷墟文化分期到环境(如地理、地貌、植被、资源、动植物)等;从人种、人口、家族组织,到建筑业、手工业(如铸铜、制玉、制陶、制骨);从农业到埋葬制度、祭祀制度;从文字到艺术以及晚商社会的性质等,商朝逐渐成为信史。</p> <p class="ql-block"> 宫殿宗庙区遗址,是商王处理政务、组织祭祀和居住的场所,也是殷墟最重要的遗址和组成部分。被考古学者划分为甲、乙、丙三组基址。甲组建筑基址是宫殿宗庙区内建设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建筑,被认为是商王室的宫室、寝居之所。乙组建筑基址多数结构繁复,面积巨大,互相连属。这些建筑被认为是殷王室的宗庙建筑。丙组建筑基址被认为是商王室的祭坛建筑。在宫殿宗庙遗址的西、南两面,有一条人工挖掘而成防御濠沟,将宫殿宗庙环抱其中,起到类似宫城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宫殿宗庙区还有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墓,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商王室成员墓葬,也是唯一能与甲骨文联系并断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p> <p class="ql-block">妇好墓中的青铜器展品(并不是妇好墓出土,此墓出土的都在博物馆区一个大展厅里)</p> <p class="ql-block">甲骨文长廊中的“万”字</p> <p class="ql-block">水中甲骨文诗句“日在林中初入暮,风来水上自成文”乃董作宾先生的甲骨文书法</p> <p class="ql-block"> 妇好能文能武深受武丁宠爱,多次参与国家大事,为武丁的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据甲骨文记载,她多次率兵东征西战,最多的一次竟带兵13000多人,不少男性都归她指挥。妇好有一次率军征伐巴方,由于她运筹帷幄,事先在一个地方设下埋伏,配合正面的进攻,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妇好不仅能率兵征战,还能主持重大大的宫廷祭祀,在王室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连年征战,妇好终因积劳成疾,先于武丁而亡。武丁很悲痛,破例将她厚葬于宫殿区内,并在墓坑上精筑享堂,以示纪念(这种说法目前还有很多质疑)。</p> <p class="ql-block"> 殷墟宫殿宗庙区还分布着为数众多的甲骨窖穴。最有名的就是1936年发现的YH127甲骨窖穴共出土甲骨万余片,现都在台湾。</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宫殿宗庙遗址区后,我们观看了“再现大邑商”沉浸式演出,深入体会远古时这片土地上的神秘占卜、祭祀及战争的故事(战争取载于妇好那次率军征伐巴)。</p> <p class="ql-block"> 王陵遗址累计发现大墓13座,大量陪葬墓、祭祀坑与车马坑,并出土了数量众多、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石器、陶器等,是学术界公认的殷商王陵所在地。其中,东区祭祀坑数量众多,排列有序,坑内有不少人、畜骨架,是殷王室祭祀先祖的一个公共祭祀场地现辟为M260展厅。在其东边的一个“甲”字墓已打开可以参观,经考证,闻名遐迩的“司母戊鼎”(现在改为“后母戊鼎”是现今为止所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出土于此。</p> <p class="ql-block">M260展厅中的一个车马祭祀坑的展示</p> <p class="ql-block">“甲”字型大墓</p> <p class="ql-block">在殷墟博物馆里的“子飨餐厅”午餐,餐食都有文创性,面条上还有甲骨文</p> <p class="ql-block"> 2024年2月,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我们还算比较早的一批参观者。主要包括殷墟考古发掘史展厅、出土遗迹厅、甲骨文厅、玉器厅等。聚焦“伟大的商文明”这一主题,展览从商代史、甲骨学、考古史、商文明的世界传播等多个角度,阐释商代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礼乐文明、发达的青铜文明、灿烂的文字文明以及高超的手工业技术等,呈现商文明对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p> <p class="ql-block">墓主人身前用过的车马将殉葬,还会有人殉(又分为死殉和生殉,通过骨骼的相对位置来判断)。整个展厅共23套,一眼望去极其震撼</p> <p class="ql-block">这辆车很大,推测是一辆仪仗车,有车马,还有人</p> <p class="ql-block"> 甲骨文是汉字的前身、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之一,不仅证明古老的汉字是独立起源的,还提供了中国古代独立的文字造字法则,对3000年以来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不仅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提前到了商朝,而且由于甲骨文内容丰富,涉及殷商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对全面复原殷商社会史具有重要意义,被称为中国古代乃至人类最早的“档案库”。对甲骨的研究,也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甲骨学。</p> <p class="ql-block"> 殷墟出土的青铜器,包括礼器、乐器、兵器、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形制丰富多样,纹饰繁缛神秘,反映了殷商先民特有的宗教情感和审美观念,达到中国青铜时代发展的巅峰,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考古学影响:</p><p class="ql-block"> 殷墟的发掘,是中国传统金石学与西方田野考古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兴起的标志。</p><p class="ql-block"> 殷墟宫殿区、王陵区的发掘,大批青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的发现,引起了中外学术界的瞩目,确立了中国考古学的国际地位;</p><p class="ql-block"> 1931年梁思永在安阳后冈遗址“三叠层”的发现,第一次从地层学上划分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与商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为中国考古学的地层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殷墟发掘工地成为培养中国考古人才的摇篮,从这里走出了李济、董作宾、石璋如、高去寻、梁思永、郭宝钧、尹达、夏鼐、胡厚宣等中国考古界的第一代精英;</p><p class="ql-block"> 殷墟的发掘,对20世纪初期以来,中国学术界在历史研究中盛行的疑古之风作了正面回应。随着商王朝的存在被考古学证实,中国学术界得以展开有关文记载中的“夏王朝”的探索。</p> <p class="ql-block"> 殷墟的参观我们留了一整天的时间,还是蛮从容的。最后说几句题外话,我们一行四人的旅行去安阳主要是因为我,而我想去主要是因为殷墟,而想去殷墟的想法已经好久了,但去年我读完李硕的《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后欲望猛增至顶点。这次圆了心愿,谢谢我的同行者们,谢谢你们的支持与配合!再说几句惊喜的事,好友知道我们要去安阳后,在自媒体上看到拿着今年《封神2》的电影票,安阳的大部分景点均免票,结果这件事是真的,于是我们省了一大笔门票钱接近千元,是不是很开心很惊喜,连包车师傅都说:“你们这几张电影票太值钱了!”,谁说不是呢?我们哈哈大笑,此生难遇的事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