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春水,长沟湿地

老农哥哥

<p class="ql-block">北京房山长沟泉水国家湿地公园,<span style="font-size:18px;">地处华北平原北端与太行山脉过渡带,规</span>划总面积约388.34公顷,东起龙泉湖,西至西甘池村,北达北泉水河泉眼源头,南抵云居寺公路,是北京市两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之一。</p> <p class="ql-block">公园以泉水补给为核心,水源主要来自太行山区潜水汇集而成的甘池泉水。长沟镇域内有“万泉”之称的东、西、南、北甘池四村,泉水常年喷涌不断,年均水资源总量达2000余万立方米,泉眼出水量0.66立方米/秒,水质达到国家一类饮用水标准。</p> <p class="ql-block">湿地类型丰富,涵盖淡水泉、永久性河流、湖泊、草本沼泽、库塘及稻田等,湿地率达44.73%。 园内记录到维管束植物41种、浮游植物33种、鸟类36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二级保护鸟类小天鹅、游隼等),以及鱼类、两栖爬行类等。房山区因黑鹳种群稳定栖息,被誉为“中国黑鹳之乡”,长沟湿地是其重要觅食地。 </p> <p class="ql-block">公园分为五大功能区:生态保育区(13.17%)保护泉水、河道及生物多样性,吸引黑鹳等珍稀动物栖息; </p><p class="ql-block">恢复重建区(62.93%)通过疏浚河道、生态拦蓄等工程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宣教展示区(11.97%)设湿地科普馆与植物认知园,开展环保教育;合理利用区(10.73%)结合稻作文化与景观农业,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服务区(1.19%)提供公园管理与服务支持。</p> <p class="ql-block">公园自2002年启动规划,2014年获国家林业局批准试点,2019年12月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其建设响应《湿地公约》及京津冀生态保护战略,对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科普教育提升公众环保意识。</p> <p class="ql-block">2024年房山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结合十渡“黑鹳之乡”品牌建设,持续推进湿地生态恢复与栖息地保护,应对自然灾害对黑鹳栖息地的影响,强化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p> <p class="ql-block">长沟泉水国家湿地公园不仅是一处自然生态宝库,也是市民休闲观光与生态教育的重要场所,体现了北京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成果。</p> <p class="ql-block">长沟泉水湿地公园既是房山区生态资源禀赋突出,生态资源优势的体现,也是房山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优势的体现,必将在房山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熠熠生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