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团城演武厅

龙行大运

<div><br></div>北京团城演武厅又称健锐营演武厅,位于风景秀丽的香山南麓。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是北京仅存的一组别具特色的城池式武备建筑,是清朝皇帝训练及检阅八旗军士的场所。它也是世界上最小的团城,这里将城池、殿宇、亭台、碉楼、教场融为一体,可称得上是古老城池的缩影。 <div><br></div>乾隆十三年(1748年),四川金川土司莎罗奔企图吞并附近诸蕃,清军出兵平乱。叛乱者为抵抗清军,在关口和地势险要之处用石头修建起许多高高的碉楼,致使清军伤亡惨重,大败而归。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十分震怒,亲自从八旗兵中挑选了3000名军士组建了一支特殊部队“健锐云梯营”演练攻碉,并在香山南麓建置练兵场,在周围修建了高十多米、与金川相似的碉堡67座,进行云梯攻碉的特技训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在大学士傅恒的统领下,健锐云梯营等精锐部队一举攻克金川,清军大获全胜,当年健锐营的练兵场就改建为团城演武厅。这是世界上最小的城池团城演武厅,它背倚西山群峰,东对玉泉佛塔,虽历经数百年沧桑,却仍然气势恢弘。现存建筑从北至南依次为团城、演武厅、东西朝房、西城楼门、碑亭、放马黄城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团城演武厅不仅是健锐营的练兵场,还是八旗兵丁合练演习的场所。每月在固定的日子,健锐营等八旗兵丁要集中在这里进行合练。乾隆皇帝曾二十多次亲临演武厅,检阅并奖励有功的将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健锐营的士兵都是从八旗禁卫军中挑选出来的精英,训练有素,战斗力强,他们在多次平定叛乱和抵御外侵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平叛大小金川之战、平叛新疆大小和卓之战、抵御缅甸入侵云南之战,平定台湾叛乱之战等等。1900年,健锐营还在北京血战过八国联军。<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西 营 门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团城演武厅的西营门由毛石砌成,高11.2米,面宽24米,拱形门洞,南北两端各有青石踏道,是健锐营训练时将领的指挥台。高大的西营门无声地向来到这里的人们,诉说着当年那段气势磅礴的历史过往。</p> <div><br></div><div>健锐营演武厅在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演 武 厅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团城演武厅面阔五间,绿琉璃瓦黄剪边,前出轩,并有月台,乾隆皇帝曾多次在这里阅兵。演武厅南是皇帝检阅八旗军的教场,占地约300亩。演武厅东南是放马黄城,现已变为大片的桃园和绿地,当年的金戈铁马和震天的喊杀声,已被四处飘飞的果香所冲淡。</p> <div><br></div>“演武厅”三字是由爱新觉罗·毓嵒题写的,他是道光皇帝第五子的曾孙,末代皇帝溥仪曾将其立为嗣子。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健锐营团城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健锐营演武厅为环形城堡式建筑,城内青砖墁地,城外有护城河围绕,跨河与城门相对筑有两座汉白玉石桥。团城东西直径50.2米,南北直径40米,城高11米,宽5米,周长仅190米,堪称世界上最小的城池。</p> <div><br></div>团城墙体为青砖所筑,城堡南北各辟城门一座拱券门洞,北门门额为“志喻金汤”,南门门额为“威宣壁垒”,均为乾隆御笔。城内厅为1800平方米的圆形空场,东、西城垣各有条马道直通城顶,当年健锐云梯营在此演练架云梯攻城攻碉。 <div><br></div>南北城门之上各有一座城楼,北城楼面阔三间,楼内藏有乾隆皇帝御书的四体卧碑,铭刻着健锐营平定准噶尔的战功,此碑文是研究清史重要的资料。 <div><br></div>南城楼面阔三间,四周回廊,绿琉璃瓦,重檐歇山顶,原来是大臣们休息的地方。现已辟为临时展厅,向游客介绍了团城演武厅沿革。<br> <div><br></div>演武厅面阔五间,黄筒瓦,前有月台,乾隆皇帝曾多次在这里阅兵。1934年曾遭火灾。演武厅前是皇帝检阅八旗军的教场,占地约300亩,现已辟为桃园。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团城演武厅之所以被北京市政府和文物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修复和重建,并且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是为了让人们记住那段训练军队,平定叛乱,保卫边疆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顾世界两千多年来的历史,中国在大多数时间段都是世界上的大国和强国,中华民族是唯一薪火相传的文明古国。中国在文化、科技、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全面领先世界,形成“古代超级大国”格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当代中国军威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以来,中国的国力和军力快速发展,人民军队由单一陆军发展成为诸军兵种合成的强大军队,形成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以及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等兵种的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体系日臻完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的中国作为世界上负责任大国,在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的当下,承担着重要使命。中国军力的发展壮大,为维护地区稳定、促进世界和平提供了有力支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军队将继续沿着现代化、强大化的道路稳步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的中国力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东方大国重崛起</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陆海空天亮军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