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门牌号的变迁:看一座城市的变化!

大树

<p class="ql-block">**云岩南明,老城新韵,热情绽放**</p><p class="ql-block">云岩、南明,老贵阳的灵魂之地,阳明文化在这里根深叶茂,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理念,如炽热火焰,照亮历史长河。这是一座多民族交融的老城,每一块青石板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热情洋溢的民族风情,让这里充满活力。</p><p class="ql-block">历经风雨洗礼,老城焕发新生。如今,云岩、南明已是现代化都市的璀璨明珠,海拔千米之上,气候温润如春,避暑之都的美誉,让这里成为人间仙境。</p><p class="ql-block">走进云岩、南明,仿佛穿越历史与未来。古老与现代交织,热情与宁静并存。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老贵阳的悠悠古韵,也能领略到现代化都市的时尚风采。让我们一同踏上这段热情之旅,探寻云岩、南明的无尽魅力!</p> <p class="ql-block">从门牌号的变迁看城市的发展:以贵阳市宝山路为例</p><p class="ql-block">在时光的长河里,每一座城市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着历史的变迁与时代的进步。门牌号,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标识,实则承载着城市发展的记忆与脉络。今天,让我们以贵阳市的宝山路(原名东山路)为例,通过门牌号的变迁,窥见这座城市从过去到现在的辉煌历程。</p> <p class="ql-block">岁月如火,热情不减!东山路三号,昔日记忆已炽热变迁。六十年代,它跃至外环城东路202号,道路拓宽见证时代热忱。九十年代,城市建设再燃激情,它化身宝山北路76号,便是如今的贵州公安厅宿舍:警苑小区,辉煌延续,热情依旧炽热,警徽闪耀在新家园!</p> <p class="ql-block">🎉昔日贵州省交通医院华丽转身,今日荣升为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院区!热情如火,共筑健康梦想!💪</p> <p class="ql-block">**中医一附院第二院区的变迁**</p><p class="ql-block">踏入中医一附院第二院区,右侧矗立的高楼引人注目,它曾是马车社的宿舍,历经旧城改造,如今已蜕变为几十层的现代建筑,彰显时代变迁。左侧,一栋低调的楼房静默守候,那是原电信局与贵州省交通医院携手打造的电信分局旧址,现今虽不起眼,却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以模块局的身份继续服务。深入其中,右转即达中医一附院第二院区,古今交融,历史与现代在这里和谐共生。</p> <p class="ql-block">**东山小学:梦开始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在东新路1号:与宝山北路交叉口,矗立着我们的母校——东山小学。它曾叫贵州省公安厅子弟学校,1962年更名为贵阳市东山小学。我们是首批踏入这片热土的学子。岁月如梭,如今我已古稀,但东山小学,始终铭记于心。这里,是我们梦想启航之地,子女亦步其后尘,毕业于此。家中兄弟姊妹、侄儿表妹五人,皆与东山小学结缘,就连姑姑也曾是那儿的园丁。东山小学,满载着我们的欢笑与泪水,是永远温暖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忆往昔,东山小学青砖瓦房,简朴中孕育梦想。六载寒窗,我们在那里启航,迈向贵阳十中的广阔天地。今朝,新校舍巍峨矗立,宝山北路与东新路交汇,见证岁月更迭,热情不减,梦想再续,这里是希望的起点,未来正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贵阳地铁二号线阳明祠站:城市建设的奇迹**</p><p class="ql-block">在母校门口,矗立着一座标志性建筑——贵阳地铁二号线阳明祠站。这座建筑不仅是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更是贵阳城市建设发展的编制性见证。在喀斯特地貌与地下水交织的山城贵阳,修建地铁堪称奇迹。面对复杂的地质挑战,建设者们攻坚克难,最终让地铁穿梭于山城之下。阳明祠站的建成,不仅便利了市民出行,更彰显了贵阳城市建设的智慧与勇气。</p> <p class="ql-block">**林荫中的记忆变迁**</p><p class="ql-block">林荫掩映下,原7578部队旧址已转身成为贵州省武警总队的历史篇章,后又迁址观山湖区,而其旧址则蜕变重生为西湖花园大酒店。对面,贵州省公安厅静默坚守,岁月无痕。</p><p class="ql-block">虽未投身军旅,但军号声伴我童年。那时的我们,以打游击、躲猫猫为乐,洋画、弹弓、铁环承载欢笑。露天电影是奢望,省公安厅、独立师等地常映,却非我等可轻易踏入。于是,我们绞尽脑汁混入其中,偶有被抓,警卫室一番唇枪舌剑后终得观影之乐。然而,这冒险之举也常招致家长的责备。</p><p class="ql-block">如今,故地重游,往昔点滴涌上心头,那份纯真与冒险精神,依旧温暖如初。</p> <p class="ql-block">宝山北路,贵阳老城交通动脉,车流不息。地铁建设致沿线居民迁徙,唯公安厅宿舍——警苑小区,坚守原地。岁月流转,它见证城市变迁,承载历史记忆,成为一道独特风景线,诉说着过往与未来交织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这栋六十年代的老楼,虽不起眼,却是贵州经济的隐秘功臣!岁月悠悠,它见证了贵州经济的崛起,功勋卓著。宝山北路上,风雨几十年,它依旧傲然挺立,满怀热情诉说着往昔的辉煌,激励着新一代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东山寺:岁月悠悠,热情依旧**</p><p class="ql-block">贵阳东面的东山之巅,矗立着历史悠久的东山寺。明代起源,历经风雨,从“三省寺”到“东山寺”,名字更迭,却热情不减。万历年间的重修,让它荣登“贵阳十景”之首,“东山胜概”名扬四海。</p><p class="ql-block">清代扩建,振衣亭、小鲁亭,文人墨客纷纷题咏,诗情画意满山岗。赵德昌、袁思的字迹犹存,吴达善、朱德、陈毅的诗篇传颂。</p><p class="ql-block">抗战烽火,它化身防空警报点;文革动荡,遗址残存,岁月无情。但70年代后的重生,电视台发射塔耸立,新时代赋予它新使命。</p><p class="ql-block">如今,《东山山体公园》迎客来,石阶蜿蜒,登顶望远,筑城新貌尽收眼底。东山寺,历史的见证,热情的象征,邀你共赏这古今交融的绝美风光!</p> <p class="ql-block">**东山之巅,邀你共赏繁华古韵**</p><p class="ql-block">踏上东山路,石阶蜿蜒,石板镌刻历史痕迹。文人墨客的热情挥洒,让东山寺石刻成为时光低语,诉说着往昔辉煌。文革伤痕曾让古寺黯然,但现已凤凰涅槃,焕然一新。作为跨云岩、南明两城区的山体公园,东山在南明蟠桃宫以醒目标牌引人攀登。登顶后,贵阳城尽收眼底,豪情满怀。东山寺,历史的见证,热情的邀约,等你共赏城市繁华与古韵交融的绝美画卷,感受古今交融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东山寺与黔灵山石刻:龙虎相呼应的艺术奇迹**</p><p class="ql-block">东山寺的石刻“龙”字与黔灵山的石刻“虎”字,遥相呼应,皆出自赵德昌之手。两字字迹流畅,功底浑厚,展现了卓越的石刻艺术魅力。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它们依旧矗立不倒,成为历史长河中璀璨的艺术瑰宝。</p> <p class="ql-block">**栖霞岭上的东山寺记忆**</p><p class="ql-block">栖霞岭上,东山寺静谧伫立,儿时记忆中的豆花饭与茶室,至今回味悠长。古木参天间,隐约传来和尚诵经与木鱼轻敲的和鸣,引人步入幽深之境。昔日上山之路唯一,或经东山路,或穿省交通医院旁的东山巷,穿过菜园小径,方能抵达。岁月流转,蟠桃宫山体公园新姿初现,登山路径焕然一新。旧日足迹与新景交融,东山寺依旧静候,诉说着贵阳城的历史变迁与人文风情。</p> <p class="ql-block">**贵州省公安厅:岁月静守,见证贵阳变迁**</p><p class="ql-block">宝山北路旁,贵州省公安厅巍然矗立,背靠扶风山,与昔日7578部队遥相呼应。数十年间,它不仅是贵州安全的坚强后盾,更是贵阳城市发展的默默见证者。从繁华变迁到岁月静好,公安厅始终守护着贵州人民的幸福与安宁。</p> <p class="ql-block">外环城路的诞生:城市扩张的见证</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随着城市建设的加速,一条宽阔的水泥路——外环城路应运而生。这条公路如同一条巨龙,环绕着贵阳城,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的交通状况。我们家所在的门牌号由原来的东山路3号随之变更为贵阳市外环城东路222号,这一变化不仅标志着地理位置的重新定位,更是城市扩张的直接体现。外环城路的建设,不仅拓宽了城市的骨架,也带动了沿线区域的发展。法国梧桐树作为行道树,以其优雅的姿态装点着这条新路,为市民提供了舒适的出行环境。然而,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外环城路逐渐显得力不从心,其名称和功能的调整成为了必然。</p> <p class="ql-block">沿着街巷深入,你会发现许多河道穿插其间。这些河道,如同老城的血脉,滋养着这片土地和人民。河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映照出老城独特的韵味。河边,常有老人悠闲地垂钓,或是孩童欢快地嬉戏。这一幕幕温馨的画面,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纯真而美好的年代。</p><p class="ql-block">老城贵阳的饮食文化,同样令人陶醉。这里的美食种类繁多,口味独特,让人回味无穷。无论是香飘四溢的丝娃娃,还是酸辣可口的酸汤鱼,都是贵阳人民智慧的结晶。在老城的小巷里,总能找到那些隐藏的美食小店。它们虽然不起眼,但每一道菜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烹饪技艺。品尝这些美食,不仅是对味蕾的享受,更是对老城文化的体验和感悟。</p><p class="ql-block">当然,提到老城贵阳,怎能不提那古老而庄严的老城墙呢?老城墙是贵阳历史的象征,更是老贵阳人民不屈不挠精神的体现。它历经沧桑巨变,却依然屹立不倒。站在城墙上,俯瞰整个老城,你会感受到一种莫名的震撼和敬畏。那些斑驳的城墙砖块,仿佛在诉说着贵阳人民与敌人抗争的英勇事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繁华都市的喧嚣中,老城贵阳如同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这里的街巷狭窄而曲折,老房斑驳而古朴,河道蜿蜒而清澈,每一处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气息。老城贵阳,是岁月的见证者,更是老贵阳文化的传承者。</p> <p class="ql-block">走进老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存旧的街巷。青石板铺就的道路,历经风雨侵蚀,却依然坚固如初。街巷两旁,是错落有致的老房,它们或高或低,或新或旧,但无一不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气息。这些老房,是贵阳人民世代居住的家园,更是他们心灵的寄托。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承载着贵阳人民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p> <p class="ql-block">老城贵阳,是一个充满故事和回忆的地方。这里的每一砖一瓦、每一河一道、每一食一味,都承载着老贵阳人民的情感和记忆。它们共同构成了老城独特的文化景观和人文底蕴。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让我们共同珍惜和保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老城贵阳的故事继续传颂下去。</p> <p class="ql-block">**宝山路上的法国梧桐:贵阳的热情秋色**</p><p class="ql-block">宝山路旁,法国梧桐巍然矗立,树荫浓密,与公路缠绵相依。夏日里,漫步于宝山北路树荫下,凉风拂面,带来丝丝惬意。秋风起时,金黄叶片漫天飞舞,犹如巨龙腾空,盘旋在老城区贵阳之上。</p><p class="ql-block">登东山之巅,俯瞰这座老城,梧桐叶的金黄与古城的韵味交织,心中豪情万丈,感慨万千。这里,是贵阳的热情秋色,是岁月静好的见证,更是我们心中永恒的风景。每一次回望,都是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与眷恋!</p> <p class="ql-block">宝山路与北京路的变迁:城市发展的缩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入新世纪,贵阳市政府高瞻远瞩,对外环城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2000年初,外环城路正式更名为宝山路,寓意着这座城市对相宝山这一自然地理特征的尊重与传承。同时,政府投入巨资对北京路(盐务街口至延安西路段)进行了改扩建,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南北向的交通通行能力。然而,在改扩建过程中,也伴随着一些遗憾。原北京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因建设需要被砍伐或迁移,这一决定在当时引起了市民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梧桐树作为城市的绿色记忆,其消失无疑让人惋惜。但值得庆幸的是,在后续的宝山路改扩建中(油榨街至北京路医学院盐务街口),政府保留了部分梧桐树,并将其作为快慢车道的隔离屏障,既保留了城市的绿色生态,又体现了人文关怀。</p> <p class="ql-block">门牌号背后的城市发展逻辑</p><p class="ql-block">从东山路到外环城东路,再到如今的宝山路,门牌号的变迁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简单变化,更是城市发展历程的深刻反映。它见证了贵阳从一个小城到现代化大都市的华丽转身,记录了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交通网络的日益发达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规划的前瞻性、城市管理的精细化以及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每一次门牌号的变更,都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都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与梦想。</p> <p class="ql-block">结语:展望未来,共绘城市新篇章</p><p class="ql-block">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贵阳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决心推进城市建设与发展。未来的宝山路乃至整个贵阳城,将会以更加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期待着这座城市能够继续保持其独特的魅力与活力,不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同时,我们也应铭记那些曾经陪伴我们走过风雨、见证城市变迁的门牌号。它们虽已远去,但那份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将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未来而努力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