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娄山关战斗是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两次战役。1935年毛泽东和中央红军长征来到贵州遵义,红军先后于1月6日到1月22日,2月24日到28日两次打响娄山关之战,余战直至3月5日,总共29天时间。</p> <p class="ql-block">《忆奏娥,娄山关》这首诗被刻在一块全长25米,通高13.55的石碑上。毛泽东同志在娄山关吟出长征中最为悲状著名的诗句:“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震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描写红军指战员战斗英雄壮烈情景,时光飞逝,峥嵘岁月。而今迈步从头越,感悟红军攻克坚难的伟大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p> <p class="ql-block">娄山关战遗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北部大娄山山峰之间,距市区50公里,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p> <p class="ql-block">娄山关战斗纪念碑修对于1984年,碑高11米,碑座宽6米。碑体由两根尖顶形巨柱组成,碑体北面镌刻张爱萍同志《西江月,遵义大捷》手迹。基座南面镌刻张爱苹同忑“遵义战役牺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p> <p class="ql-block">大家来到这里拍下一张照片留做纪念。</p> <p class="ql-block">四渡赤水纪念馆位于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长征街,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以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战役为主题的历史类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茅台陈列馆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是为了纪念中央红军长征期间经过茅台镇而建立的。</p> <p class="ql-block">红军在长征时期,很多人的双脚长时問走路磨出血泡,在加上天气潮湿,红军中烂脚者甚多,用茅台酒洗脚消毒,也只是几个战士合用一个小盆,同时还可以缓解疲劳。对肿胀的双脚,能够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也只随身携带一点酒,战士们的行为无疑是当时最合理的做法。</p> <p class="ql-block"><b>四渡赤水纪念园,位于贵州省赤水市与习水县交界处,是纪念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四渡赤水战役的重要场所。以多元展陈和沉浸式体验,生动诠释了红军灵活机动的战略思想,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b></p> <p class="ql-block"><b>2025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1周年。我们三师分会的部分会园,来到四渡赤水纪念园,走进这片洒下英烈鲜血的红色土地,缅怀到军将士们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从中涉取前辈们的智慧和力量。我们站在这里参加红色询访团部分会员进行诗朗诵:四渡赤水出奇兵。</b></p> <p class="ql-block">红军烈士陵园:坐落于赤水市杉树坝,1986年建成,是全国首个为四渡赤水战役牺牲烈士修建的陵园,含主体陵园,百竹园等。它的高度为19.35米,这一高度寓意着1935年那段峥嵘岁月。</p> <p class="ql-block">青杠坡红军烈士纪念碑位于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青杠坡村红军长征青杠坡战斗遗址内。</p> <p class="ql-block">碑文上刻着青杠坡战斗简介。</p> <p class="ql-block">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铁血忠魂雕塑像以英雄坚毅,不顾生死,奋勇杀敌,展现了中华民族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铁血忠魂。</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埋葬了无数红军先烈,让我们深切缅怀他们,让红色的火种接力传承。</p> <p class="ql-block">红军烈士集墓,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士城镇青杠坡村,是习水青杠坡红军烈陵园的一部分。该陵园为了纪念在青杠坡战役中英雄牺牲的红军烈士而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纪念价值。</p> <p class="ql-block">茅台渡口是红军“四渡赤水”第三次渡河的主要渡口,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赤水河畔。这里是红军长征中的重要历史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茅台渡口不仅是红军长征的重要节点,更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1935年3月,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从遵义西进抵达仁怀,并在茅台渡口三渡赤水河。</p> <p class="ql-block">女红军纪念馆是以女军为题材的纪念馆,位于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为纪念在长征做出巨大贡献的女红军战士。纪念馆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了2000多位女红军中具有代表性的45位女红军传奇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