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遇见——《春风入怀花初开》

老曾的人间词话

<p class="ql-block">阅读提示:一个人活着的证据是:生活中的一些事一些人还能让你感动;而好好活着的证据是: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你心怀感恩。遇山河,看众生,照自己:可最大限度拓展生命之边界,催人觉醒自省,使人鲜活有趣,倍感人间值得。——— 老曾😊😃😲</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春风入怀花初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 行走在厦门曾厝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span style="font-size:18px;">作者 老曾</span></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旅行的意义在于:遇山河,看众生,照自己。笔者初看,以为大概也是鸡汤文常用的“诗和远方”的老套,直到这次重游厦门曾厝垵,才明白个中深意。</p> <p class="ql-block">上图:人家屋角如瀑绽放的三角梅</p> <p class="ql-block">  暮春之初的厦门,有春风入怀花初开,这个时节来到厦门曾厝垵,能遇见最美的山河最多样的众生和最快乐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曾厝垵这原本的小渔村,现已发展成号称“中国最文艺的渔村”。小村子背山朝海,风光旖旎。那春日里娇艳似火如瀑盛放的三角梅,那明媚如画温婉浪漫的阳光沙滩,那如歌如诗动感十足的碧波帆影,真是又美又爽,一经遇见就爱了爱了,满足我一直以来非常期待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当文旅先锋将鼓浪屿“高大上”的洋范儿嫁接到那杂乱无章的街巷时,当文艺青年精心包装将文艺范与市井烟火恰糅在一起时,曾厝垵便处处彰显普罗大众易于亲近的模样,于是,八方游客纷至沓来,使小村子变得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上图:90元住一晚/房的准别墅</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曾厝垵的街巷,只要你稍为细心,便可瞧见之中的许多人许多事:或热闹或孤独,或得意或落魄…… 街巷里人流熙熙攘攘的飘来,又熙熙攘攘的不知飘向何许。窃以为,最是于市井烟火处,才能窥见“众生皆俗”的最真实样貌!</p><p class="ql-block"> 可是,接着发生的事情,却让我看见庸俗的众生中,也有好多清新脱俗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上图:曾厝垵外景</p> <p class="ql-block">  那夜,我和同伴逛累了要回客栈。五光十色的霓虹灯下,街巷像“复制粘贴”一样雷同,我们走了几段路转过几个街角之后,才发现找不到回客栈的路。于是,连忙打开导航,按导航走了不出十米,导航便提示偏航要重新规划路线,这样反复几次,我对导航失去了信任,只好一边走路一边问路。走着走着,人累了,夜深人也静了,风刮起来,似乎骤雨将至,我惴惴不安的走在偏僻昏暗的街区,心头不禁泛起丝丝异乡异客的苍凉。</p> <p class="ql-block">  就这样走了大半个时辰,我们在一个小区门口遇见一个中年女士,于是连忙问路,女士听我们说客栈的名字,也似乎不怎么熟悉,她看我们焦急的样子,便温和地说:“别急,我进去问一下。”一会,女士带着一个年轻姑娘出来,姑娘很详细地给我们指了一个路线,原来我们是南辕北辙走了个寂寞。</p><p class="ql-block"> 明确了前进方向后,我赶紧道谢,马上赶路。走出五十米开外,后面有车慢慢停在我们旁边,副驾驶的女士对我们说:“要不,上我们的车来,送你们回去吧。”我一看正是刚才那女士。很突然,我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女士接着说:“没问题的,我们顺路也熟路好找,你们人生地不熟的,看样子马上要下雨了。”听女士那样说,我心头一热,连忙说:“呃,那太感谢了。”街灯下,我清楚地看到女士清爽洁净、端庄秀丽的脸庞洋溢着满满的善意,于是我和同伴赶紧上了车。</p> <p class="ql-block">上图:烟火灯影里的文艺</p> <p class="ql-block">  车后排还坐着一老先生,我也赶紧向他道谢说:“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能得到你们的帮助真是好幸运。”老先生和蔼地说:“不谢,碰巧遇见,我们也很乐意的。”一句话,满腔情,体己又关爱,真诚而温暖,老先生这话语间,非常鲜明地透出高贵的气息。我相信,这是遇上了贵人!言谈间,我了解到女士姓陈(后来留了姓名电话加了微信),开车的漂亮姑娘正是刚才给我们指详细路线那位,我猜应该是陈女士的女儿,而那位长者应该是爷爷,原来我们坐的是陈女士一家三口的顺风车。</p><p class="ql-block"> 车子很快把我们送到客栈的街口。在我们正要在靠大街的那边下车时,老先生说:“别急,我先下去,你们在靠右人行道这边下才安全。”于是,老先生先行下车,让出空间等我们下了车,他才重新上车。</p><p class="ql-block"> 此刻,风还在劲吹,我伫立风中,朝汽车远去的方向凝望了很久,直到双眼潮湿模糊了视线。</p> <p class="ql-block">  人在旅途不洒泪,只是未到动情处。看吧!什么是有爱心,什么是有教养,什么是大格局,这不一目了然了吗?如果说,在这月黑风高之时这僻静昏暗之处,陈女士一家三口让两个陌生人上自家的车不足以让你莫名感动的话,那老先生下车礼让呢?你感动不感动?反正我是大为感动,久久不能自已(yǐ)!</p> <p class="ql-block">上图:</p> <p class="ql-block">  走回客栈的路上,我心潮仍然澎湃不止,想起古人:“观人于微而知其着”,大格局总是显于细节处,陈女士及其家人,显然就是大格局之人!是啊,在这纷纷扰扰不胜其烦的人世间,总有一些人,始终坚守着中华民族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陈女士一家那样热心助我这个陌生异乡人,之中饱含多少善意,流露出多少人间温情啊!我确信,他们的爱心和教养是根植于内心的,是融入了血液的,是纯粹的也是恒久的。这种面对陌生人也能“无需提醒的自觉”,正是中华民族优良文化的具象,也是有文化之人最显著的人格特质。</p> <p class="ql-block">上图:追光青年</p> <p class="ql-block">  是的,一个人在陌生的人际环境下,更易于冷静地看众生而照自己。当下,中国仍然是一个“熟人社会”,很多人信奉法国哲学家萨特“他人即地狱L'enfer, c'est les autres”,而此刻,我想说的是“他人即镜子”。陈女士一家三口就是明亮的镜子,它向社会投射一束光,照亮生活的暗角,它向“俗人”投上一束光,照亮心灵的暗角。于是我意识到自己曾经信奉的出门在外首要“提防陌生人搭讪”是多么的庸俗无趣而又荒唐可笑!扪心自问:自己不就是陌生人吗?如果你信奉“提防”,那你就不要向别人问路,更不应上人家的车。事实上,在曾厝垵游玩这短短几天,笔者不但得到陈女士一家的帮助,还得到妈祖庙看门人水根大叔雨中送来两件崭新的雨衣;我不但开过店家的小电驴去兜风,还得到曾氏大宗祠管理员成南兄弟清茶点心的热情款待。试问,这些存在于陌生人之间的人间美意,难道是”提防”成全得了的?可见,<span style="font-size:18px;">盲目“提防”不但</span>不能自证自圆生活中的许多事情,而且会让你错失许多生命中美好的遇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望文生义去解析“他人即地狱”,企图否定普遍的人际价值,为自己的冷漠找注脚,其实,哲学家原话更准确的语境是:“‌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离乃至恶化,那么他人便是地狱‌”。所以,善良的朋友啊,以后千万别相信“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鬼话,笔者负责任的告诉你:有朝一日,你也可能遇到陌生人为你引路,或者你也会有机会为陌生人引路,这时候,你才会感受到:原来这纷乱冷漠的人世,也有灿烂花开,也有温柔以待。</p> <p class="ql-block">上图:街上漂来漂去的年轻人</p> <p class="ql-block">  最美“人间四月天”,春风入怀花初开。厦门曾厝垵的三角梅开得如此娇艳灿烂,是得到来自台湾海峡季风的滋润,更是得到了像陈女士一家子和水根大叔那样心怀慈悲与爱意的精心珂护,正是她(他)们用赤子之心培育了如此绚丽多彩的文明之花,才让我们有那么美好的遇见。</p> <p class="ql-block">  “遇山河,看众生,照自己”,只要你还在人生旅途,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你感动,这“感动”足以大大拓展个体生命之边界,这“感动”可使了无生趣的人生鲜活而灵动,这“感动”让人倍感人间值得!</p> <p class="ql-block">上图:长成❤的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