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韶华研更进,听评互学教为先——桓仁一中高二语文组教研听评课活动简报

眠食诸希珍重

<p class="ql-block">  春风有信,入眼菁菁,教研有期,润物无声。勤于实践,方能磨砺课堂;深度研讨,方能柳暗花明。为了发挥教研力量,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本周桓仁一中高二年级“三个一”听评课活动正常开展。</p> <p class="ql-block">📚 课前集备:凝心聚力,精研共进</p><p class="ql-block">第一次集备:初探文本,定框架</p><p class="ql-block">时间:4月21日 </p><p class="ql-block">参与人员:高二语文组全体教师 </p><p class="ql-block">重点讨论: </p><p class="ql-block">文本定位:明确《项脊轩志》“借物怀人、以细节传情”的核心价值,定位“文言-情感-文化”三维目标。 </p><p class="ql-block">教学设计:围绕“一轩·一事·一情”主线,设计“诵读感知—细节品析—情感升华”教学流程。 </p><p class="ql-block">难点突破:针对学生“文言隔阂”问题,提出“以情带言”策略,通过情境创设降低理解难度。</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集备:优化细节,重生成</p><p class="ql-block">时间:4月22日 </p><p class="ql-block">调整亮点: </p><p class="ql-block">增补完成高考同类型题型任务,直观呈现考察形式; </p><p class="ql-block">增设归纳文章中对祖母、母亲的描写手法环节,强化情感体验; </p><p class="ql-block">设计分层作业(基础翻译+文学短评),兼顾不同学力需求。</p> <p class="ql-block">课堂实录:文言有情,细节生辉</p><p class="ql-block">授课教师:陈晓伟老师 </p><p class="ql-block">授课时间 : 4月23日</p><p class="ql-block">授课地点: 二年十五班</p><p class="ql-block">课堂亮点:</p><p class="ql-block">1.疏通文意:通过学生大声朗读、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的形式疏理第二段的内容,感受“亦多可悲”的悲怆余韵。 </p><p class="ql-block">2.细节深挖:学生自主圈画“老妪絮语”“母亲叩门”等生活片段,从“平平淡淡”处见“至情至性”。 </p><p class="ql-block">3. 真题再现:链接高考中对本课内容的考察,引导学生归纳文言文答题技巧,进行方法总结。</p> <p class="ql-block">  高二年级姜中涛主任、何晓涛主任及高二语文组全体教师参与听课。</p> <p class="ql-block">学生反馈: </p><p class="ql-block"> “原来文言文不只是字词翻译,归有光的遗憾让我想起自己的外婆,读到最后眼眶酸了。” </p><p class="ql-block"> “通过给上黑板翻译的同学打分,我真正明白了答这道题需要注意的点。”</p> <p class="ql-block">课后评课:多维碰撞,思辨提升</p><p class="ql-block"> 高二语文组及时开展评课活动,各抒己见。大家一致对陈老师的课进行了肯定,认为陈老师的课设置合理,课程安排新颖有趣,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主导,循循善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p> <p class="ql-block">  陈老师对于教学环节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和总结。</p> <p class="ql-block">语文组组长刘艳老师进行总结:</p><p class="ql-block">1. 设计精巧:教师知识掌握扎实,新旧知识勾连,构成知识网络。 </p><p class="ql-block">2. 学生主体:放手让学生自主批注、辩论,生成个性化解读。 多种学习方法相结合。</p><p class="ql-block">3. 考教结合:通过练习做高考题、仿真高考题的形式,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p><p class="ql-block">4. 时间安排 : 课上完成的四道题目,可以由学生来讲解,节约时间,使时间安排更为合理。</p> <p class="ql-block">  最后,何晓涛主任从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对本课的亮点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并肯定了积累本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姜中涛主任对本课从是否可以利用ai赋能、个别环节是否可以更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角度提出建议。</p> <p class="ql-block">  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此次教研活动给老师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和学习交流的机会,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当然,风正潮平,自当扬帆起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相信老师们将在今后的教研中,不断沉淀自我。同心齐研,向学而教,我们一直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撰稿 何晓涛 徐立峰</p><p class="ql-block">编辑 姜中涛</p><p class="ql-block">审核 王晓伟 吕永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