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风送暖研意浓,聚力深耕正当时。为全面落实新课标理念,深化统编教材教学实践,4月23日,郑州市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观摩课课例辅导活动在管城区外国语小学举行。惠济区长兴路实验小学曲艺琳老师、二七区祥云路小学李超老师、管城区外国语小学周慧颖老师进行同台展课,郑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语文教研员余昆仑老师进行指导,管城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吕玥颖老师,二七区、惠济区的教研员及磨课团队,外国语小学校长赵轶琳以及语文老师参与此次活动。</p> 【课堂撷英·素养导向显匠心】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想象赋能:笔尖跃动童心</p><p class="ql-block"> 曲艺琳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的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她从童话故事入手,快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接着,她按照“观察图片去想象,课文引路学方法,创意工坊展个性”的教学方法,构建起思维生长的三级阶梯。曲老师极富感染力的语言与恰当自如的引导,将夸张想象与生活逻辑有机融合,展现习作教学新样态。当“高速蜗牛”遇见“飞天母鸡”,当夸张手法碰撞童趣表达,学生的习作不再是任务,而是一场天马行空的思维狂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言说共生:听见成长声音</p><p class="ql-block"> 李超老师执教的《听故事,讲故事》,演绎低段口语交际教学三重奏:图景启思—支架助学—展演共生。孩子们从听故事时专注的眼神,到讲故事时飞扬的神采,见证着语言能力从输入到输出的完美蜕变。在课堂尾声的"故事盒子—动物王国开大会"环节,教师通过童声演绎生动故事,引导孩子们大胆讲故事,同时鼓励孩子们将自己的精彩故事也录进"故事盒子",通过沉浸式体验,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言智趣:对话千年智慧</p><p class="ql-block"> 周慧颖老师执教文言文《杨氏之子》,她利用AI赋能,让学生与刘义庆对话,展示刘义庆的朋友圈,通过“理解文意—演绎对话—体会聪惠—课外链接”开启文言文学习三重门:品对话之妙、悟机敏之趣、拓古文之界。课堂中,学生化身语言侦探,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回答中,触摸文言文的幽默元素,深刻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惠。课外《世说新语》选篇的引入,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架起古今对话的桥梁,让文化传承落地生根。</p> 【专家领航·靶向指导明方向】 <p class="ql-block"> 《这样想象真有趣》课例点评:余老师指出,习作教学需先把握学情,结合课本内容。指导“有趣”“夸张”表达时,可提供故事框架并适时追问点拨。优化指导策略与课堂节奏,在写作环节,可指导学生写片段,适时缩短写作时间。评价习作环节,层次要分明,指导要有效果,需让学生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实现语言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向提升。</p> <p class="ql-block"> 《听故事讲故事》课例点评:余老师建议,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课堂需预留充足时间让学生自由练讲,教师在展示环节指导神态,增强讲述的感染力。对学生的表达需进行相关评价,达到“教—学—评”的一致性,打造“听有法、讲有料、评有度”的交际生态圈。进一步优化思维拓展与课堂节奏,让口语课堂成为语言发展、思维碰撞与情感交流的活力平台。</p> <p class="ql-block"> 《杨氏之子》课例点评:余老师提出,文言文教学应化繁为简,教学内容要有侧重,围绕主线过文意,在引导学生感受人物机智与语言趣味时,需让思维路径可视化,通过师生演绎,人物模拟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引导学生说出杨氏之子的思维链条,深度理解“甚聪惠”与杨氏之子回答的风趣与幽默。</p> 【研路回声·聚力前行向未来】 <p class="ql-block"> 最后,管城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吕玥颖对本次活动做出总结:教育提质的关键,在于把课堂真正交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教师要真正做到从“教师主导的知识展演”转向“学生主体的学习创生”,从知识灌输转向能力培养,让课堂成为思维碰撞的实践场。</p><p class="ql-block"> 教育之路,道阻且长;行而不辍,终致春光。这场春日里的教研盛宴,正化作点点星火,照亮小语人深耕统编教材的求索之路。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