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1一10 学好本领奉献国防 服从组织转岗农场~回想入伍50年有感 供稿:刘国庆 编辑:苌志学

长乐

<p class="ql-block">作者:刘国庆,1958年2月出生,无极县东侯坊公社武家庄村人。1976年2月县人武部批准应征入伍。于2004年7月退役。在入伍5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回想二十八的军营岁月,感概万千。</p> 一,光荣参军,学习报务 <p class="ql-block">1976年2月28日,18岁的我刚刚高中毕业,肩负着家人的希望,充满着美好的愿景与同年战友一起,乘坐军用汽车奔向天津农场新兵连,投入到了火热的军营生活,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p><p class="ql-block">经过一个月严格而又充满朝气的新兵连生活,于3月30日我和15名战友一起提前结束了新兵连生活,到达北京房山防化一团警通连。经过20天的报务基础知识学习,连队确定我们其中10名同志组成一个班,由张永利(72年昌黎兵)任班长,带领我们到河北易县总参通信一团学习无线电报务通信专业。</p><p class="ql-block">8个月的报务员学习训练,主要以无线电报务基础科目为主,背记数码、字码、通勤用语和收发电报基本功的习练。训练队有严格的淘汰制度,那时的我们,牢固树立起了为防化一团争光的坚定信念。努力学习,刻苦训练。为了必背内容,起早贪黑,进入到了痴迷的程度。在收发报训练的毎周的一考中,只要名次靠后,就放弃休息,加班加点的训练,有时遇有凌晨的岗哨,下岗后便偷偷地跳窗进到教室,摸着黑,听着电键铛铛的响声一直练到早上出操。铛铛的响声入脑入心,仿佛嘀嘀哒哒的电波在耳旁响起,收到较好的效果。为了练好发报,手指尖一次次打出血泡,直到成茧。正是在战友们的互相鼓励、争先创优的精神鼓舞下,在教官和班长的精心培养指导下,使我们的训练枝能不断提高和进步,并取得了优异成绩。于1976年12月10日,圆满完成了报务员培训任务,顺利回到防化一团警通连。成为团队无线通信新一代骨干力量。</p> 二,报考军校,奉献国防 <p class="ql-block">圆满完成报务员培训返回连队后,一直战斗在报务员工作岗位上,在团队拉练、军事演练、农场生产等通信保障中均展现出了高度的政治责任和熟练的业务素质,系统掌握了团师级无线通信定点、运动等各项通信枝能。为团队随行各项任务提供了可靠的通信保障。在连队开展的各项政治教育、理论学习中,态度积极,认真做好学习日记,在劳动和各项勤务工作面前,积极主动,任劳任怨,从不叫苦。多次受到连队嘉奖、司令部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1978年11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组织。1979年12月,担任了警通连干部报务员。1983年5月,担任了副连职电台台长。</p><p class="ql-block">1984年8月,经部队推荐我报考了总参武汉通信指挥学院野战通信参谋专业,在两年的学习生活中,刻苦学习虚心请教。圆满完成了团师野战通信参谋三十多个科目的学习训练,各科考核成绩优异,全面提升了本人的无线通信报务专业知识和通信指挥能力。</p> 三,履职尽责,成效突显 <p class="ql-block">1986至1992年,6年中先后担任防化一团通信股参谋、组长、警通连连长、观防连连长、防化部太原机电设备厂副厂长,在任何岗位上坚持履职尽责,干事创业。</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后,连队士兵思想认识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同时给连队的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科学规范的新要求。我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以情带兵,模范带头,在团队组织的野营拉练中,带领警通连全体指战员帅先到达指定地域,受到了团首长的表彰。在观防连任连长时,充分利用营区内空闲地块,开荒种菜,养猪养鸡,做到了一年四季的各种蔬菜自给有足,节假日杀猪宰鸡,大大提高了连队的伙食水平,提振了全连官兵的精氣神,连队建设出现崭新的局面,年终荣立个人三等功。</p> 四,服从需要,转岗农场 <p class="ql-block">自从1976年入伍,我就一直在通信专业岗位工作。1992年6月,党组织决定调我到天津防化部农场担任政治协理员一职。由一名通信专业军事干部,转岗成为农场政工干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十多年受部队党组织培养教育,我愉快的接受任务,转变角色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在接下来的12年里,曾先后到天津防化部农场和黑龙江原装甲兵老莱两个农场工作,在那里工作,就在那里安家,全身心地投入到农场各项工作之中。认真组织班子成员和全体官兵学习政治理论,用上级党委的工作部暑统一干部战士的思想认识。同时以身作则帅先垂范,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带班子管队伍。任职工作期间,两名军官荣立个人二等功,两名士官转为干部,我也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p> 五,发挥余热,服务经济 <p class="ql-block">2004年,服从组织安排,选择“自主择业”光荣退役。结束了28年的军旅生涯。部队工作的需要和老首长的信任,又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p> <p class="ql-block">1,退役不褪色;2004年7月,在形式上退出了现役,接着又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仍为部队工作发挥余热。原部队老领导调我到天津继续上岗工作,负责农场转为房地产管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带领原单位士兵,在上级军事机关领导下,开启了长达20年的(地产综合利用)配合看管工作。</p> <p class="ql-block">2,滨海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综合改革创新区。并批复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副省级滨海新区。滨海新区成为北方第一个自贸区。</p><p class="ql-block">滨海新区的建立和发展,不仅提升了天津的城市功能和定位,促进了环渤海区域的合作和发展,还形成了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的格局。滨海新区与京津冀其他地区共同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和贸易投资便利化。</p> <p class="ql-block">3,不负信任;国家经济发展大局的需要,天津塘沽区原部队农场开发房地产。从2004至2024年,20年间先后在房管处、融通公司作行政管理工作。工作中,始终牢记:“不负信任,尽心尽责”。继续发扬军队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工作精神,坚决落实上级工作要求,始终保持高度责任心,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国家经济建设发挥余热贡献力量,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p> 六,回顾军营,心怀感激 <p class="ql-block">回顾28年的军营生活,无论是学习、训练,还是农场种地,难忘各级领导的培养和关怀,难忘战友的支持和热情帮助!深深地体会到,只要不忘初心,不忘职责使命,振作精神,老实做人,诚实做事,就能不断前进。</p><p class="ql-block">回顾重返老军营20多年的再上岗创业,深知不负信任,尽职尽责,忠诚于职责岗位,就能发光发热。</p> <p class="ql-block">得知总参战友入伍50周年筹备组的战友们,不顾家庭事物繁忙,拿出大量时间和精力,精心组织和筹划战友50周年团聚活动,这是战友情深、军旅情深的具体体现!令我激动,令我感动!</p><p class="ql-block">期盼着和战友们握手!</p><p class="ql-block">预祝此次活动顺利圆满成功!</p><p class="ql-block"> 刘国庆</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8日于天津</p> 编      者     感      言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坚守本色写忠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一记刘国庆的奉献人生</b></p><p class="ql-block">刘国庆战友,在军营淬炼28年。从通信骨干到农场政委,再到如今的再上岗,他用半生时光诠释了什么是军人的坚守与担当。</p><p class="ql-block">1976年,年轻的刘国庆踏入军营,在通信岗位上展现出非凡才能。从通信参谋到通信组长,再到通信连长,他像守护神经中枢般确保着部队信息血脉的畅通。</p><p class="ql-block">调任部队农场政委后,他带领官兵将"南泥湾精神"续写新篇。28年军旅生涯,锻造了他"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品格,这种品格成为他人生最厚重的底色。</p><p class="ql-block">2004年,面对人生转折点,刘国庆战友选择自主择业。令人敬佩的是,他将军营锤炼的作风带到了新岗位。在部队农场房地产开发综合利用的20年间,他始终保持着军人特有的时间观念和执行力,延续着部队培养的责任意识,每项工作都追求极致完美。他像当年检查通信器材一样严谨细致。</p><p class="ql-block">“一日为兵,终生铸魂。”刘国庆战友用行动证明,退役军人的价值不会因脱下军装而减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他将军人品质转化为职业操守,将部队经验升华为管理智慧。这种转化不是简单的角色切换,而是精神品格的延续与升华。正如他常说“当过兵的人,到哪里都该是个好兵。”</p><p class="ql-block">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像刘国庆战友这样的退役军人,将军营锻造的忠诚品格注入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用实际行动证明:军人本色,永不褪色;报国情怀,永不过时。这种精神传承,正是强军事业留给社会的宝贵财富。</p> 军 旅 中 记 忆 的 变 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军旅记忆中的滨海变迁</span></p><p class="ql-block">1976年2月,我怀揣着报国理想,来到天津塘沽军粮城山岭子部队农场进行新兵训练。记忆中的住是成排的茅草房,宽阔的操场上回荡着我们队列训练的口号声,广阔的稻田里洒下我们辛勤劳动的汗水。那时的滨海还是一片黑土地,我们这些年轻的战士用青春和热血浇灌着这片土地。如今如再重返故地,昔日的茅草房已被现代化的高楼取代,训练场变成了繁华的滨海新区。我仿佛又听见了当年操场上嘹亮的口号声,看见稻田里我们挥汗如雨的身影。这片土地见证了一代军人的奉献,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沧桑巨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