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采风】野径圆我木兰梦

月圆十六

<p class="ql-block">四十年前,“黄陂木兰山”的名字如一粒沉睡的种子,悄然坠入我的心间。彼时便听闻,这座山承载着千年传说与秀丽风光,花木兰替父从军的英勇事迹,仿佛就发生在这片层峦叠嶂之间。从那一刻起,木兰山风景区便在我心底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时光流转,这份向往非但未被岁月冲淡,反而在光阴的酝酿中愈发醇厚浓烈。</p> <p class="ql-block">四十年后的今日,年逾花甲的我,怀揣着不输三十岁青年的热忱,与一群户外资深爱好者踏上了前往木兰山的征程。我们摒弃普通游客从景区大门进入的常规路线,偏爱另辟蹊径,决意从木兰山景区外的野径翻越一座高山,誓要探寻隐匿于深山之中、与众不同的绝美风景。</p> <p class="ql-block">租用的大巴车驶过木兰景区大门,一路向前,最终停靠在木兰山北边的一座水库旁。下车瞬间,平静如镜的水面跃入眼帘,微风轻拂,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似在热情欢迎我们这群远道而来的户外旅人。我们穿过大坝,朝着东边的高山进发。山间小径崎岖蜿蜒,布满岁月的沧桑痕迹,这是当地人经年累月踩出的路。一路上,还能看到许多武汉当地户外团队留下的路标,它们宛如无声的向导,指引着我们沿着干涸的溪流沟向山头攀登。</p> <p class="ql-block">前行之路布满艰辛,荆棘丛生,枝叶繁茂,常常挡住我们的去路。我手持登山杖,奋力拨开荆棘,为队伍开辟通道;遇到陡峭之处,便伸手紧紧攀援路边的树木,借力向上。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却也让我与大自然的距离愈发亲近。此时,我的心中紧张与兴奋交织——紧张于未知的前路,兴奋于即将邂逅的风景,这种复杂的情绪,让我对此次旅程充满期待。岁月虽已染白双鬓,却从未冷却我对山河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终于,我们抵达了第一个平台。眼前豁然开朗,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展。木兰山金顶西北方向的山峰连绵起伏,宛如披上翠绿锦袍;广袤田野上,茁壮的农作物随风摇曳,生机盎然;错落有致的房舍点缀其间,酒旗飘飘,薄雾缭绕,满是人间烟火气;蜿蜒的道路如丝带般穿梭其中,通向远方;方才路过的水库,恰似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这片大地之上,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美不胜收。这一切美景尽收眼底,攀登的疲惫瞬间消散,只余满心的舒畅与震撼。</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8人在领队的带领下,始终走在队伍前列,后方还有30多人的大部队奋力攀登。这也让我们得以拥有充足的时间,在山顶尽情休息、拍照打卡。这里的岩石别具一格,整体平整却又带着波浪般的独特造型,岩层虽薄却异常坚硬,古朴的灰褐色调,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变迁。</p> <p class="ql-block">然而,山顶狂风呼啸,掠过耳畔,似在催促我们继续前行。我们不舍地收起相机,深知更壮丽的风景还在前方,于是再次昂首踏上徒步攀登的旅程。又走过一段崎岖山路,翻过一座小山头,一座废弃的干休所房屋映入眼帘。这座房屋历经岁月洗礼,破败不堪,山风吹动残损的门窗,发出阵阵诡异声响,弥漫着神秘莫测的气息,仿若天然的惊悚片拍摄场地。从院落围墙西边往东南方向走去,刚到院墙南头,远远地,木兰山景区那耀眼夺目的金顶便跃入视野,宛如一座明亮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领队带领我们沿着树林间的小径朝着金顶进发,前行不远后向东拐进通往景区的公路。沿着公路行走约1公里,便来到了木兰核心景区检票口的停车场。此时的我们早已饥肠辘辘,8人坐在景区的露天桌椅上,开始享用路餐。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周围景色,同时等待大部队的到来。待我们吃完路餐、稍作休息后,后面的30多人才拖着疲惫的身躯与我们会合。</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位只需购买半价景区门票的老人,我为追寻户外“不走寻常路”的独特乐趣,毅然紧跟领队步伐,开启了这段别样旅程。我们从“风洞”(又名红军洞)拾级而上,洞口狭窄逼仄,洞内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领队打开手机手电筒在前引路,我们也纷纷亮起手机电筒,小心翼翼、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刚一踏入洞内,一股凉意扑面而来。洞外还是30多度的高温,我们身着短袖,大汗淋漓,洞内却凉风习习,满身汗水瞬间消散,让人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真切领略到“风洞”的神奇之处。</p> <p class="ql-block">在黑暗的风洞中,每一步都充满未知与危险。我们既要时刻留意脚下,防止踩空摔倒,又要小心头顶,避免撞上岩石。粗糙的岩石表面擦过手指,带来微微刺痛。就这样,我们沿着石缝艰难攀爬,终于抵达洞上方的小小平台,紧接着便踏入一个石阵。石阵内怪石嶙峋,路径错综复杂,我们很快便迷失了方向,领队也不见了踪影。大家在石阵中大声呼喊领队,原来需要从石阵的一个隐蔽石缝才能转至石阵外面。这一番迷路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好不容易走出风洞和石阵的迷宫,一座两米多高的围墙又横亘在眼前。围墙上搭着一块铁皮门板,这便是我们进入景区的“特殊通道”。我们紧紧抓住铁皮门板,手脚并用,小心翼翼地攀援而上,终于翻过围墙。这时,领队告知我们,已正式进入木兰核心景区。</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景区铺设的台阶缓缓向上,喘着粗气好不容易来到一个刻有“天壶”字样的洞口;透过洞口,金碧辉煌的金顶屋顶映入眼帘。我们来到金顶下方的休息平台,在这里,终于可以放松身心,随意游走、拍照,在凉亭里休憩、补充能量,静静等候大部队到来。40分钟后,大部队顺利抵达。与队友们简单分享徒步见闻后,在领队的指导下,我们6人率先向着金顶发起最后的冲刺。</p> <p class="ql-block">驴友“七七”就是我们这次户外的领队。在金顶下的广场石壁上刻有“无为”的繁体书,正好她的老公网名叫做“无为”,每当“无为”出现她都要紧紧依偎。</p> <p class="ql-block">登上金顶的那一刻,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与感动涌上心头。这里不仅是道教人士心中的精神圣地,更是这片山峰的巅峰所在。极目远眺,连绵群山气势磅礴,仿佛都臣服于脚下。远处山峰之外,湖泊星罗棋布,宛如一面面破碎的镜子,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散发着迷人光彩。恍惚间,我仿佛看到当年花木兰在此纵马驰骋、保家卫国的飒爽英姿,她的精神仿佛早已融入这山水之间。我扶着护栏,久久凝视眼前的一切,心中感慨万千——四十年的期盼,终于在这一刻圆满实现。这段充满挑战与惊喜的木兰山之旅,也将成为我人生中最为珍贵、难忘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兴之所至,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木兰野径行》</p><p class="ql-block">六二老头如卅同,</p><p class="ql-block">岁月如流未改衷。</p><p class="ql-block">拾级而上不甘后,</p><p class="ql-block">野线圆我木兰梦。</p> <p class="ql-block">如愿以偿之后,我们带着满足的步伐寻找小径走向来时下车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回望木兰阁楼,充实和自信的感觉油然而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