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探寻乾隆时代的荣光与阴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读张宏杰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饥饿的盛世》笔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 李树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迎接世界读书日,利用一天一夜的时间,读了一本《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感慨万千。深深感悟到,在历史的长河中,清朝乾隆时期常被视作一个辉煌的盛世。然而,张宏杰的《饥饿的盛世》却如同一把锐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析了这个时代背后鲜为人知的真相。利用一天一夜的时间,我沉浸在书中的世界,读完之后,乾隆时代的得与失如潮水般在心中翻涌,令我整个人久久不能平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乾隆,这位站在封建王朝权力巅峰的帝王,在世人眼中,他似乎拥有着无与伦比的才情与闲情逸致。他天天沉醉于写诗填词,留下了数以万计的诗作,虽数量惊人,但质量却参差不齐,更多像是一种自我陶醉的文字游戏。同时,他热衷于游山玩水,六下江南,每一次南巡都堪称一场浩大的奢华之旅。然而,在他纵情于这些风雅之事与奢华巡游的背后,却是对百姓苦难的视而不见。书中描绘的场景令人痛心疾首:一边是国库银两丰盈,堆积如山的财富象征着国家表面的繁荣昌盛;另一边,却是无数老百姓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在饥饿与贫困的边缘苦苦挣扎。这种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盛世表象下潜藏的巨大危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懂乾隆时代,便仿佛找到了一把解读近代中国命运的钥匙。乾隆的六次南巡,表面上是效仿康熙,旨在了解民情、稳定统治,实则耗费白银三千多万两。为了彰显国力,展现所谓的盛世气象,他刻意要求地方官员精心筹备,使得地方财政不堪重负。地方官员为了迎合圣意,四处借债,导致民间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这不仅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更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这些看似光鲜的巡游活动,犹如华丽的外衣,掩盖了国家内部早已千疮百孔的经济与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乾隆之后的岁月里逐渐爆发,成为近代中国陷入困境的重要根源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书中对乾隆性格的深刻剖析,为我们理解他的统治得失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乾隆的性格复杂而多面,他既有雄才大略的一面,试图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来巩固统治、开疆拓土,使得清朝在他统治前期达到了一定的繁荣。然而,他的性格中也有着固执与虚荣的成分。他如同一个执着的表演者,一心想要向世人证明他所统治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不惜采取各种手段,甚至不顾后果地让子孙后代承担恶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爱情方面,虽然书中并未浓墨重彩地描绘乾隆的情感世界,但从一些细节中仍可窥见一斑。他对富察皇后的深情,无疑是他人生中一抹温情的色彩。富察皇后的贤良淑德与温柔体贴,曾是乾隆内心的慰藉。然而,皇后的早逝对他造成了巨大的打击,此后他的性情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种情感上的波折,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统治决策。在失去皇后的精神支撑后,他在追求盛世的道路上愈发偏执,更加渴望通过外在的功绩与荣耀来填补内心的空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统治上,乾隆前期,凭借着祖父康熙和父亲雍正留下的良好基础,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政策。他重视农业生产,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使得国家的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政治上,他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使得国家机器得以高效运转。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统治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他好大喜功,对自己的文治武功过度自信,听不进不同的意见。在用人方面,他重用和珅等贪官污吏,导致官场腐败之风盛行。和珅凭借着乾隆的宠信,大肆敛财,其财富之巨令人咋舌。而这种腐败现象如同毒瘤一般,迅速蔓延至整个官场,严重侵蚀了国家的根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外,乾隆时期的文化政策也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组织编撰《四库全书》,这一举措在保存文化典籍方面确实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在编撰过程中,他也对大量书籍进行了删改和销毁,以达到思想控制的目的。这种文化专制政策,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自由发展与创新。在这种环境下,整个社会的思想逐渐僵化,缺乏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与探索精神,为近代中国在面对西方列强时的被动挨打埋下了隐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乾隆时代,看似是一个盛世,实则在辉煌的表象下隐藏着诸多危机。乾隆的种种行为,无论是他的奢华巡游、固执的统治方式,还是文化专制政策,都对国家的未来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他所追求的盛世,更像是一个精心搭建的舞台,他在上面尽情表演,却忽视了台下百姓的疾苦和国家潜在的危机。当西方世界正在经历工业革命,飞速发展之时,乾隆统治下的中国却在自我陶醉中逐渐落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饥饿的盛世》这本书,不仅仅是对乾隆时代的历史回顾,更是对我们的一种警示。它提醒着我们,在追求繁荣与发展的道路上,不能只注重表面的光鲜,而忽视了社会底层人民的需求;不能因一时的成就而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更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牺牲长远的发展。只有以史为鉴,汲取历史的教训,才能避免重蹈覆辙,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正如书中所揭示的乾隆时代的得与失,时刻告诫着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地看待历史,从中寻找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