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盈袖 丹青绘春

涵墨春秋

<h5 style="text-align:center;">——记即墨德馨花鸟艺术院与新文艺群体协会</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牡丹写生活动</h5> 4月22日,即墨德馨花鸟艺术院与即墨新文艺群体协会再度携手,赴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开展牡丹写生活动。这场艺术与自然的对话,在鳌山湾畔的书香校园里,谱写出一曲春日的华章。 山海毓秀 牡丹竞艳<br>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东临碧波荡漾的鳌山湾,南依层峦叠翠的崂山,独特的海洋性气候为校园植被赋予了蓬勃生机。漫步于校园牡丹园内,艺术家们无不为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数百株牡丹竞相绽放,花瓣层层叠叠如锦绣堆云,红似丹霞、粉若烟霞、白如瑞雪,花朵直径竟达盈尺,香气氤氲间尽显雍容华贵。据校区后勤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这片牡丹园自2016年校区启用便开始精心培育,如今已形成涵盖赵粉、魏紫、姚黄等十余种名贵品种的景观带,成为校园"四季有景"生态布局的点睛之笔。 丹青妙手 定格芳华<br>细雨后的校园空气清新,阳光正好。艺术家们支起画架,将身心沉浸于花海之中。他们或工笔细描花瓣的脉络纹理,或写意挥洒枝叶的疏影横斜,调色盘上的朱砂、石青与藤黄相互碰撞,在宣纸上绽放出千姿百态的牡丹意象。即墨新文艺群体协会主席胡建基老师专注地捕捉花瓣在微风中的颤动,他坦言:"校园里的牡丹既有自然野趣,又透着学府的书卷气,这种独特的气质让创作充满灵感。"而德馨花鸟艺术院的画家们,则以灵动的笔触描绘蜜蜂在花蕊间采蜜的瞬间,将生命的活力融入画作之中。 气候润泽 自然天成<br>"这里的牡丹之所以如此娇艳,与鳌山湾的海洋性气候密不可分。"德馨花鸟艺术院院长于秀珍老师在写生间隙分享道。即墨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受海洋调节影响,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而平稳,夏季湿润多雨,秋季干爽少风,这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特征,恰好契合了牡丹"宜凉畏热、喜燥恶湿"的生长习性。此外,校区所在的蓝色硅谷核心区周边50公里内无工业污染,洁净的空气与富含矿物质的土壤,更为牡丹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艺教融合 文脉相承<br>此次写生活动不仅是一场艺术创作,更是一次文化传承与交流的契机。山东大学青岛校区自2016年启用以来,始终致力于打造"生态化、国际化、学术化"的校园环境,先后建成牡丹园、樱海湖、校友林等景观带,并通过举办校园写生大赛、艺术作品展览等活动,搭建起艺术与学术对话的桥梁。"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传统艺术走进高校,让师生们在自然之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即墨新文艺群体协会胡建基主席表示,未来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合作,争取在校区举办多种形式的写生活动和创作展示,让更多人领略牡丹文化的独特魅力。<br> 校园里的外国留学生 学生下课后 已近午时,艺术家们收拾画具,满载而归。画布上的牡丹虽未干透,却已跃然欲出,仿佛将鳌山湾的海风、崂山的云霭都凝固在了笔墨之间。这场春日的艺术之约,不仅定格了牡丹的绝代风华,更在山海之间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静待他日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艺术之花。 <p class="ql-block">此次写生活动圆满结束,我们由衷感谢子墨茗轩主人庄子墨会长。子墨茗轩坐落于鳌山湾畔,面朝浩渺大海,环境清幽宜人。写生结束后,庄会长以满腔热忱款待我们,那温暖的情谊如同海风轻拂,让我们倍感舒心,再次向庄会长致谢!</p> 赋诗一首,赞曰 <p class="ql-block">《山东大学校园牡丹春咏》</p><p class="ql-block">四月蓝谷景最娇,</p><p class="ql-block">姚黄魏紫竞妖娆。</p><p class="ql-block">风牵翠袖摇仙佩,</p><p class="ql-block">露湿胭脂点绛绡。</p><p class="ql-block">蜂蝶逐香频往返,</p><p class="ql-block">师生寻胜屡停遨。</p><p class="ql-block">人间四月芳菲盛,</p><p class="ql-block">独向春深领风骚。</p><p class="ql-block"> 2025.4.22作于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牡丹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