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泽曲阜·语文教研】春光明媚心相聚,教研齐心共成长

厚泽行远·曲阜中学

春草绿如茵,繁花似锦簇。春天是积聚力量的时刻,4月22日,曲阜中学语文组欢聚一堂,共同为新教师的成长助力。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课堂展示</div> 首先,徐熠帆老师基于大单元教学为我们带来了《一棵小桃树》。整堂课创设大情境,以创作明信片为任务主线,从回顾小桃树的成长经历入手,学生通过圈画批注,将小桃树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棵小桃树可不是一棵普通的桃树,它与作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结合文章内容,老师提供了相关的资料助读支架,让学生对“我”与小桃树之间的联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小桃树是“我”的化身,由此引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在课堂的最后通过文段写作达成课堂任务。<br><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点评交流</div><div> “教而无研则浅,研而无教则空”,在语文组组长曹晓明的带领下,语文组教师各抒己见,对本节课提出了改进意见:应分清精读课与自读课的不同上课方式;适当调整环节顺序,先从整体上引导学生感知小桃树的形象,再从语言或修辞等方面引导学生具体感受,让各环节衔接更加顺畅、紧密;教学应由浅入深,由浅层分析小桃树的生长环境及人们的态度深入到面对这样的挫折,小桃树是如何面对的,层层深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桃树;课时任务应与单元任务相契合,难度适当且贯穿始终,让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完成;在适当的时候提供背景资料,让学生在小桃树千百次倒下中体会作者千百次被退稿,在小桃树千百次站起中体会作者千百次的努力,由树及人,树人合一;教师应深挖文本,加强对文本内容的解读——小桃树不仅仅是“我”的化身,更代表着“我”的梦想和希望,是“我”的梦想的种子;除此之外,小桃树还是亲情的寄托,应让学生在品读中感悟小桃树的精神。</div> 独行快,众行远。本次教研活动不仅提升了新教师的专业素养,更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在未来,通过更多此类活动的开展,我校语文教学将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支持。 编辑:徐熠帆<div>审核:曹晓明</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