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大红楼 赓续红色血脉

孙燕莉

<p class="ql-block">  北京大学红楼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党早期活动的重要场所。4月22日社区党委组织党员,参观承载着丰富的革命历史和深刻文化内涵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p><p class="ql-block">通过参观展览,深入了解党的诞生背景和历史沿革,追寻党的光辉足迹,感受党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增强党性修养。</p> <p class="ql-block">  北大红楼门口刻碑</p> <p class="ql-block">  全体党员在北大红楼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在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有一栋五层西式风格的古典建筑,建筑通体红砖砌筑,红瓦铺顶,故称红楼。因曾是北京大学所在地,又被称为北大红楼。红楼的一砖一瓦,承载着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波澜壮阔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走进北大红楼,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户外指示牌,上方印制着中国共产党党徽图案,下方则是关于这座老建筑的详细介绍。这是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建筑,曾举办过许多重大活动,也见证了诸多历史性时刻。站在指示牌前,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脉搏。</p>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大红楼同建党紧密相关,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也是我们党在北京早期革命活动的历史见证地,在建党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这座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建筑,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精神,让我们在参观过程中深受触动。党员同志们在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照片前驻足讨论,见证着中华民族的觉醒年代。开启一场红色记忆的学习之旅,穿越百年历史,回望中国革命的思想源流,感受信仰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北李南陈,两大星辰。茫茫黑夜,吾辈仰辰。诗句共同称赞的人物是李大钊与陈独秀,表明二人五四时期在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人心中的巨大影响和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在北大,创办了早期刊物杂志《新青年》,使很多人都受到了影响,在头脑中牢固树立了坚定的信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13年7月 李大钊毕业后来到北京,期间凭吊圆明园遗址,并写下《吊圆明园故址》诗两首。</p> <p class="ql-block">  北大红楼里,留下了令人难忘的历史印迹。五四爱国运动,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传递革命的火种,打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幸福而不懈奋斗。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为着劳苦大众的利益,为了建立一个全新的中国,经过不懈的斗争和努力,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书记是陈独秀。老一辈的先驱者们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  1917年至192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他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开拓道路。</p> <p class="ql-block">  室内场景展示了蔡元培办公用品和照片等物品。这些物品虽然普通,但却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  谭嗣同的《狱中题壁》</p> <p class="ql-block">  步入展览区域,眼前是北大红楼的一角。这里通过复原的历史环境,生动地展示了当年的情景。背景墙上的“北京大学”字样,以及配以相关历史照片和文字说明的红色展板,让人仿佛穿越回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展板上书“北大学生会”,旁边还有介绍该组织成立过程的文字解说。这个展区旨在纪念北大历史上重要的人物与事件,让参观者能够深入了解这段辉煌岁月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新青年</p> <p class="ql-block">  商总用镜头捕捉精彩瞬间,辛苦啦!🙏🏽</p> <p class="ql-block">  李大钊在苏联期间珍贵历史影像</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李大钊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使北大红楼成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在这里,五四学生发出“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的呼声,使五四精神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重温百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备受震撼、备感鼓舞。</p> <p class="ql-block">  图为李大钊先生批阅的北京大学学生马昌民、贺廷珊的《唯物史观》试卷</p> <p class="ql-block">  在展览馆内,一组室内场景的照片让人印象深刻。一排雕像矗立在红色背景墙前,上面写着“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知识女性”,这些雕塑群像是为了纪念这一时期的杰出女性贡献而设立的。宽敞明亮的大厅内部布置得井井有条,墙上挂着许多旗帜,摆放着一些桌椅等家具设施,看起来像是一个会议或活动场所。而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北京开展革命活动的历史纪念馆入口处,门上方悬挂着一块牌匾,表明这里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之一。每一步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北大与五四运动, 北大红楼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p> <p class="ql-block">  北京爱国学生运动</p> <p class="ql-block">  通过大型油画《长辛店“二七大罢工”》、文物《劳工神圣》大匾、图表及其他文物组合,展示长辛店“二七大罢工”相关内容,同时搭建了体现铁路罢工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内景的画面中,一些历史资料被陈列在一个玻璃柜里供参观者观赏学习,不认识的繁体字网上查询方便快捷。旁边的介绍文字讲述了这段历史事件及相关人物的故事,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  图为北大红楼展览中李大钊曾经的办公室,充满了工作氛围,让人不禁想象他们在这里思考、书写、讨论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在北大红楼通往四楼的楼梯间,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步入式体验场景及视频《留法百年》,将观众带入到赴法留学的轮船上。表现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国的政治、科技、教育、文艺等领域造就了一大批人才。</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韩老师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让人心生欢喜!😀</p> <p class="ql-block">  中共人民从此站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  油画:《启航—— 中共一大会议》</p> <p class="ql-block">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带领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p> <p class="ql-block">  信仰之光—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展。展览以“两个结合”为鲜明主题,以马克思主义文献为主要载体,还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创作和传播过程,其中包括首次公开的马克思、恩格斯原始手稿等珍贵文献,展览设在北大红楼东侧平房临展厅内,将持续至8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信仰之光——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展”展厅</p> <p class="ql-block">  图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唯一一本由马克思签名的《共产党宣言》</p> <p class="ql-block">  图为“恩格斯1872年致本杰明·勒穆修的书信”手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