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贤书画院的书法之旅

董春喜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四月的春光正好,我与书友相约来到文贤书画院,这是一处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在这里,不仅欣赏到了诸多书法佳作,还经历了一段关于书法字义的有趣探讨。</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走进文贤书画院,一股浓厚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这里历史悠久,自古便是文人墨客交流创作之地。昨日在书画院内,我遇到了一位初次见面的书法朋友。他向我展示了一幅他的作品,那是一幅草书风格的书法,内容为“日出东方”,其气势磅礴,尽显书法家的功底。更为特别的是,每个汉字下方都有红色印章点缀,整个画面充满了艺术美感。</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这幅作品旁边,“四海为家”的字样也映入眼帘,而“东”、“西、南、北”等方位词搭配着类似的印章样式,更是让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趣味。这些细节之处无不体现出书法家对于作品整体布局的精心考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坐下来笑谈书法,期间他对一个字的解读让我印象深刻。我说“血染江埸”的“江”字应是“疆”才对,但他却耐心解释道,这并非错字。“血染江埸”中的“江”指的是红军过江时牺牲的烈士,因此必须这样书写,而不是用“疆埸”。这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也更加理解了书法背后深藏的历史意义与情感寄托。</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此次文贤书画院之行,不仅让我领略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更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故事。这段旅程将成为我心中难忘的记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