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乐何处寻

忆茜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3日,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我受镇政府杨艳兰杨宣传委员和施滉小学校长王秀泉校长之邀,和施滉小学的师生们在校内迁乔书院前共同渡过了一个美好的世界读书日。</p><p class="ql-block">早晨8:40,我走进校园的时候,同学们已排列整齐地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老师们居中,两侧分别是五六两个年级的祖国的花朵的嫩相。王校长和杨委员早已到场,热情的年轻的女老师很快送来一杯热腾腾的茶,气氛颇佳,在有红色基因传承的施滉小学举办这样一场读书活动,很有纪念人类精神遗产的寓意。</p><p class="ql-block">看得出,参加此次活动的老师、同学、杨委员、以及来自云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那云宏老师,他们都做了功课,有的事先创作了自己的诗歌,有的准备了演讲稿,主持人是两个可爱的小同学。这确实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分享会。他们都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自己的作品。王校长跟我说,那些上台朗诵的小同学都是自己创作的作品。我打心底里钦佩他们,我脑海中涌现出粱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一张张稚气未脱的小脸上写满了坚定,自信。小小的身躯里仿佛孕育着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我承认,我被这种力量深深吸引,同时也倍受鼓舞,说什么想要一再强调的自己只不过是业余爱好,这算是跟自己和解吗?和自己那不是理由的理由,我只是偶尔的消遣,这不合逻辑的荒诞想法确实背道而驰。我为自己这样易于说服自己行为感到惭愧。</p><p class="ql-block">我开始问自己干嘛来了?我是受邀来给同学们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创作方法来的,带着使命来的!</p><p class="ql-block">说实话,我顶讨厌教科书式的说教。总觉得那样会给人一种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感觉。而且我这个人急性子。我喜欢干脆利索,于是我甩开事先的笔记,天马行空地胡侃起来,从世界读书日的由来,到自己的阅读视角,创作心得。从塞万提斯到莎士比亚,从鲁迅张爱玲到王朔琼瑶,从《百年孤独》到《卖油翁记》完全不得章法,甚至有时逻辑都混乱了,都形不成话语,形不成有条理的思路,总之,不按套路出牌了,确实是陷入“人在说话,话在说人”这样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怪异行径了。我知道,我的臭毛病又犯了,几次想要悬崖勒马都来不及了,话题越扯越远,感觉面对一群小朋友,有些语言不太适合他们。成年人给小朋友提供精神养料,看似简单,实际上很难。因为我已辩不清他们好哪口了!滔滔不绝地乱说一气,杂乱无章地思路自己都感觉到不可思议了。这确实是史上最没头绪,靠着自己有限的认知作的一次怪论分享。</p><p class="ql-block">茨威格说,哪怕是大师的作品,也有纯属冗余的部分。</p><p class="ql-block">我又可从中获得安慰了!</p><p class="ql-block">世界读书日,读书之乐何处寻?南宋翁森在他的《四时读书乐》中写道,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读书之乐去哪里寻找?就在这寒天雪地,且看那朵盛开的梅花,从中我们可体会到天地孕育万物之心。</p><p class="ql-block">其实这一场读书人与书的约会。</p><p class="ql-block">世界读书日,让我们以书为友,受益终生;以书为伴,行以致远。在书香中,看见不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自己,让书籍引领着我们走向更大的智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