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心灵的震撼与传承的力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文:林建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清明时节雨纷纷,谷雨过后气象新。”在这春和景明的谷雨时节,我们踏上了前往福州闽清的旅程,去参加一场盛大的庆典——福州十邑林氏宗祠重建落成庆典。</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踏入闽清这片土地,八闽大地的春景如诗如画。那明媚的阳光洒在身上,如同温柔的轻抚;和风轻拂脸庞,恰似母亲的呢喃。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幅天然的画卷之中,心中满是对这美景的沉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到达闽清的当晚,热情好客的闽清林氏宗亲盛情地款待了我们,并安排我们入住风光秀丽的七叠泉温泉度假村。那是一种怎样的惬意啊!七叠泉,四周环山,小道蜿蜒在草青树翠之间。漫步其间,新鲜的空气裹挟着果香扑鼻而来,就像调皮的小精灵在鼻腔里嬉戏。那秀水风光,宛如一位婀娜多姿的佳人,静静展示着自己独特的魅力。而那热气腾腾的温泉,恰似大自然给予的温暖怀抱,让我们尽情享受大自然的这份宠爱与馈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次日,怀着崇敬与期待,我们来到了位于闽清五都茶口村的福州十邑林氏宗祠。宗祠掩映在群山密林之中,占地广阔,远远望去,这座耗费巨资、凝聚无数林氏家人智慧与心血的大宗祠,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灯火与绚丽的光芒。它的美,是那种气势恢宏、美仑美奂的壮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座宗祠,原名福州十邑九牧林氏宗祠,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从1947年选址,到1948年动工,历经波折,建国后又有后续的修建。岁月的风霜雨雪无情地侵袭着它,让它渐渐失去了昔日的芳华。然而,福州十邑林氏宗亲们并未忘却它的意义。2022年,众多林氏乡贤齐心协力,筹集五百多万资金,在原址重新修建。这一壮举,宛如凤凰涅槃,让宗祠重焕生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轻步踏进宗祠大门,庄严肃穆之感油然而生。大堂中殿供奉着林氏太始比干的佛像,那佛像庄严神圣,仿佛在讲述着往昔的故事。我们的心中满是虔诚与敬仰,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中殿左侧的九牧纪念堂,就像一部生动的史书,图文并茂地展示着九牧人家的辉煌。“九牧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林氏家族分支,源自唐代,以“九牧”(九位担任州牧的兄弟)著称,主要分布在福建莆田一带,后裔遍布海内外。九牧林的始祖可追溯至唐代林披(公元733-802年)。据传,林披有九个儿子(林苇、林藻、林著、林荐、林晔、林蕴、林蒙、林迈、林蔇),均官至州刺史(州牧),故称“九牧林家”。那一段段历史,犹如璀璨的星辰,彰显着林氏望族的才华与品质,如同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所警示的一般,激励着后人勤勉努力,不负韶华,不负时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中殿右侧的林森纪念厅,同样以文字和图片讲述着林森主席的生平与功绩。林森(1868—1943)是中华民国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曾担任国民政府主席(1932—1943),在抗战期间作为国家象征性元首,团结各方力量。先贤林森在国民政府主席任内(尤其是抗战期间),以其资历和威望凝聚民心,号召国家团结。他坚持抗战立场,反对妥协,在艰难时期稳定了国内政治氛围。他支持孙中山的宪政思想,参与《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的制定,并推动“五权宪法”体制的落实。1943年,他主持宣布中国结束“训政”、进入“宪政”阶段。抗战期间,他以国家元首身份参与国际活动,争取反法西斯同盟支持,于1942年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使中国成为二战“四强”之一,提升国际地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林森个人生活简朴,清廉自守,在腐败频发的民国官场中树立了道德榜样,被誉为“民国完人”。他的形象增强了国民政府的公信力。他还重视文教事业,支持保存传统文化(如赞助南京国学图书馆),并推动现代教育发展,尤其在战时保护高校内迁,立下不朽的功勋。他始终弘扬太始祖比干“忠贞爱国,爱族爱家”的优良传统,身体力行,如同一盏闪亮的明灯,照亮着林氏宗亲前行的道路,让大家明白爱国爱族爱家是自己的责任,要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般坚定信念,为家族和国家努力奋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参观完宗祠,我们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心中思绪万千。身为林氏家族的一员,我们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先辈优秀品质的重任。正如那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河湖海,我们每一个林氏后人都应该是传承家族荣耀的一分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们要坚定信心,团结友爱,勇毅前行,在时代的浪潮中,将林氏望族的荣耀发扬光大,让家族的光辉永远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之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2025年4月23日上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于南安市柳城柳湖公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