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下扬州”--之无锡鼋头渚

开心就好(彭立霖)

<p class="ql-block">3月31日,按我们这次“烟花三月下扬州”之旅行程安排,今天我们本应游览无锡鼋头渚、惠山古镇后,转赴南京,游览中山陵,夜游南京夫子庙。但因今天是星期一,恰逢中山陵闭馆不开放。故负责接待我们的江苏当地导游,把本应在今天游览的惠山古镇调整到昨天下午,把今天下午游览瞻仰的中山陵调整到明天上午;而把本应4月1日游览的南京牛首山调整到今天下午。这样的调整倒是考虑了方方面面,唯一的漏缺就是昨天下午我们游玩完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后,已近下午三点半了,而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距无锡惠山古镇近200公里,耗时约两小时。当我们风尘仆仆赶到惠山古镇时,已近下午五点半了,景区虽然还在开放,但景区内众多文物古迹园区,如寄畅园、惠山寺、天下第二泉等下午16:30停止售票,谢绝游客入内,游览变成了逛街,让我们多少有点扫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的行程很紧张,上午要游览鼋头渚,下午转赴180多公里外的南京牛首山游玩,晚上还要夜溺夫子庙。故导游要求我们早上6:00起床洗漱,6:30早餐,7:00准时出发赴鼋头渚。出无锡市区,经蠡湖,约一个多小时的奔波,上午8:15左右,我们赶到了滨湖区雪浪街道的十里芳堤‌,在这里等候游船赴鼋头渚景区。</p> <p class="ql-block">来无锡必游太湖,游太湖必至鼋头渚。我国当代诗人、作家、画家王心鉴在其《太湖鼋头渚》中曾赞曰:“白雾横鼋渚,绛雪绕村郭。花气熏古寺,竹影摇画阁。归舟泛柳浪,佳人踏渔歌。回首虹桥上,斜阳入烟波‌”。这首诗生动地描绘和赞美了鼋头渚美景。鼋头渚座落在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西北岸的无锡境内,是横卧湖中的一个半岛,三面环水,由宝界山、鹿顶山、南犊山及其附近的中犊山和三山岛等组成,占地面积5.39平方公里,因其巨石突入湖中形状酷似神龟昂首而得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涵盖江南园林、古寺摩崖、名人遗迹等胜景,如广福庵遗址、高攀龙濯足处、包孕吴越石刻等,拥有充山隐秀、鹿顶迎晖、鼋渚春涛、横云山庄、万浪卷雪、湖山真意、十里芳径、太湖仙岛、江南兰苑、樱花谷、无锡人杰苑及中犊晨雾、广福古寺等知名景点,以“山长水阔、帆影点点”的山水画卷闻名,我国前政务院副总理,政协副主席,现代杰出文学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剧作家、书法家郭沫若先生曾题诗“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2012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付出总有回报,我们导游把我们“阳春三月下扬州”之旅两车近80人的团队早上六点叫起,七点出发抢滩登陆鼋头渚,路上奔波近一个小时,终于成为当日游船的第一批登轮的游客。约20多分钟、8点半左右,到达彼岸。出游船码头,往左是樱花谷,往右是长春桥等景点。我们团队选择的是先游览长春桥等景点,再折返游樱花谷,11:30返程出景区后午餐,午餐后赴南京牛首山游览的方式进行。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还是使用“BB”机、彩照还是奢侈品时,曾出差无锡,偷闲游览过鼋头渚。只是30多年过去了,自己已全然没有了印象…</p> <p class="ql-block">出长春桥码头(又称管社山8号码头),右转不多远便是一座不算太高的门楼,门楼上方正面刻有“鼋头渚”三个鎏金大字,相传为清末无锡举人秦敦世所书,落款“敦世”。背面刻有“山辉川媚”四字,寓意山水辉映、景色秀美‌。该牌坊建于1973年(另一说为1986年‌),琉璃瓦顶,飞檐翘角,曾是鼋头渚公园的老大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传,鼋头渚作为太湖佳绝处,早在南朝萧梁时期就已建成了“广福庵”;明代“太湖春涨”又被列为无锡八景之一;明末东林党领袖高攀龙常在此吟诗濯足;清末无锡知县廖伦曾题写“包孕吴越”摩崖石刻,赞誉太湖孕育吴越文化的胸怀。但据资料记载,鼋头渚真正的开发利用,则始于1916年,当时社会名流杨翰西在此修建横云山庄。此后,各界社会名流、达官贵人,纷纷在鼋头渚附近营造私家花园和别墅,随后又历经多次扩建,逐渐形成了如今的鼋头渚规模。相传,后来的国民党总裁蒋介石也在这里拥有私家园林,这无形中加速鼋头渚迅速窜红成了“无锡第一胜景”的进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过老大门,顺着大道前行约二、三百米,便来到了“太湖佳绝处”,这里原为横云山庄门楼,始建于1931年,结构古典,北式风格,斗拱连接,琉璃顶、飞檐翘角,上书“太湖佳绝处”是郭沫若先生的手迹。壁后临水而筑“涵万轩”水榭,轩内悬挂“湖山罨画”一额,系清朝乾隆皇帝手迹。‌横云山庄是鼋头渚风景区的一部分,位于太湖之滨,具有独特的江南水乡古典园林风貌‌。山庄内分布着长春桥、绛雪轩、具区胜境牌坊、徐霞客铜像、诵经堂、净香水榭等景点,每一处都充满了古典韵味‌。横云山庄倚山临湖,亭台廊榭,小桥流水,形成了生动的江南水乡景观。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太湖的美景,遥望太湖仙岛,感受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长春桥建于1936年,仿照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上的玉带桥所建。桥名长春,取其长葆青春之意。这里频湖倚山,亭台廊榭,小桥流水,长春桥、绛雪轩等景点错落有致,构成了长春花漪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长春桥边,有一艘七桅罛船。上有记载:船长25米、宽5.2米,上面竖有七根粗大的桅杆,最高的达17米,全船采用柏木制造。相传,1607年,21岁的徐霞客就是乘坐这种船只从鼋头渚出发,开始了他的壮游中华之旅,并写下了传之后世的名著《徐霞客游记》。当然,徐霞客乘坐的七桅罛船早已不复存在,这是复制品。距七桅罛船不远的岸边,耸立着一尊“中华游圣”--徐霞客的铜像。据资料介绍,徐霞客铜像高3.6米,是2007年4月为了纪念徐霞客诞辰420周年和出游太湖400周年塑造的。鼋头渚是徐霞客壮游中华的首游处,故鼋头渚理所当然地成为我国第一尊徐霞客铜像的立身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具区胜境是鼋头渚风景区内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位于长春桥畔船坞处,以古朴典雅的牌坊为核心景观。“具区”为太湖的古称,“胜境”意指风景绝佳之地。牌坊背额刻有“横云山庄”,为鼋头渚公园的原名‌。牌坊斗拱飞檐,风格古朴清雅,面临太湖,湖石耸立其前,状如作揖迎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绛雪轩原为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旨有居”菜馆,1965年改为“横云饭店”,1979年重建后,更名绛雪轩。绛雪轩的主体为三楹歇山顶,两侧分别接出游廊和翼墙,又临水建平台,跨水建曲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净香水榭是鼋头渚风景区内极具代表性的江南园林建筑,青瓦粉墙、红柱靠栏的敞开式廊榭结构,整体装饰精巧素雅,巧妙融合太湖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净香水榭始建于1931年,原为架于莲池上的长方形水榭,后重建为现貌。旧时悬有刘世衍所书“水光山色绕槛来”匾额及多副楹联,如“烟霞尽入新诗卷,身世端居古画图”等,占地130平方米,以回廊连接东西两楹,坐拥春柳夏荷、秋枫冬雪四季景致。</p> <p class="ql-block">过横云山庄,向上续登,就是鼋头渚灯塔了,鼋头渚灯塔位于鼋头渚端部,是整个风景区上镜率最高的景点之一。据传,1920年,无锡绅士华题蓉壁居南乡,一次舟行夜归,迷失了方向,误入了湖心,险遭覆舟葬身鱼腹之祸,于是在此立竿悬灯导航。1924年,锡湖轮船公司首航太湖,地方人士集资建一座灯塔以示祝贺,塔身镶嵌《锡湖通航纪念灯塔记》碑文。1982年,进行了彻底翻新,底部和中心进行加固,四周覆以金山石,高度从原来的12.6米加高为13.1米,饰以粉红色、紫酱色,显得更为雅致,成为太湖航船的导航标态,是鼋头渚标志性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鼋渚灯塔旁,有一处“鼋头渚”刻石二米多高,正面刻“鼋头渚”三字,为秦敦世所书。另一面所刻的“鼋渚春涛”四字,原由清代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于1906年书写。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从清代后陀“花神庙”所书的检联中,集取四字加以恢复的。这里是观赏太湖水最佳的地方,站在这里远眺,山林亭台隐现,湖畔灯塔高耸;远望岛屿沉浮,近闻浪涛拍岸。众多景点罗列湖岸,处处凸现历史风云之积淀,此为鼋头渚的精华景区。主要景点有灯塔、鼋头渚(鼋渚春涛)石碑、横云摩崖石刻、震泽神鼋铜像、澄澜堂、飞云阁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别离鼋头渚灯塔,绕下至徐霞客铜像处经太湖佳绝处牌坊原路返回,乘大家在牌坊处拍照留影之机,我一人跑到邻近的太湖别墅走走看看。太湖别墅毗邻鼋头渚太湖绝佳处牌坊,是景区内的一处重要历史遗迹。始建于1927年,是由当时社会贤达王心如兴建,占地面积约40多亩,包含七十二峰山馆、万浪卷雪、万方楼等古建。王心如曾在清末民初出任过多地的官员,建太湖别墅时,任无锡厘金局局长。有意思的是,万方楼只是一座小白楼,掩映在苍翠的林中,有种特别安静和中西合璧的风格。据说,王心如非常喜欢杜甫的《登楼》中的一句:“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万方楼由此而得名。而万浪卷雪则是一处天然水湾,建有万浪桥和曲堤。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长浪拍岸的壮观景象,感受夕阳归舟、渔舟夜泊的诗意氛围。太湖别墅不仅是太湖风景区内的重要景点之一,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别墅内的七十二峰山馆在抗战胜利后被划归公园,成为鼋头渚公园的一部分,并由王心如之子王昆仑捐赠给政府‌。如今,太湖别墅内的七十二峰山馆还被辟为王昆仑纪念馆,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出鼋头渚景区老大门,沿景区观光公交车道直行不到500米的右侧,便是我们今天要游玩的櫻花谷了。樱花谷位于鼋头渚景区鹿顶山北麓,占地20万平方米,植有68个品种的樱花3万余株,是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樱花种植基地,享有“中华第一赏樱胜地”和“世界三大赏樱胜地之一”的美誉。谷内建有赏樱楼、蹑云阁、繁英轩、簇春桥等仿古建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间春三月,日丽风云轻。我们去时,正当樱花盛开的季节,走入樱花谷内,樱花漫山遍野,如云似霞,争相绽放,满树烂漫、春风和煦,落英缤纷,美不胜收,真是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树下游人如织,络绎不绝,游客们有的仰望花容,有的细嗅花香,更多的纷纷拍照,把美好春光留入镜头里。“最是春光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春光短暂,岁月沧桑,物是人非,唯有照片能留住永恒的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资料介绍,鼋头渚的樱花种植始于上世纪30年代,是由园主杨翰西引入日本名种樱花,形成了“长春花漪”景观。新中国成立后,樱花得到了精心养护,逐渐成为无锡的重要旅游项目。如今,鼋头渚拥有3万余株樱花树,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樱花观赏区之一。‌正当我们兴致勃勃登赏樱楼时,有我们“同学情深”群掉队的同学打来电话,说他找不到我们了,要我到樱花谷门口去接他一下,当我走出景点大门时,一眼看见景点大门右侧立有一块“中日樱花友谊林”的石碑时,美好的心情顿时变得复杂。我们知道,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我们也知道樱花纯洁,草本无心,它们天真绽放,风靡春天,给人类带来美好和快乐。但当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恶行,以及进入新世纪以来历届日本政府拒不承认侵华史实,试图为日本的历史罪行开脱,以及在台湾和钓鱼岛问题上的倒行逆施,让每一个正直的中国人都感到愤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2025.4.23</p> <p class="ql-block">题图取自网终,谨致谢意,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