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 言 缅甸旅游景观,有“蒲甘是万塔之城,曼德勒是古都之都”这样的说法,那么因瓦古城应该称谓,“古都之都之都”了。 <h5>因瓦古城皇宫</h5> 因瓦古城位于曼德勒市南35公里处。<div> 伊洛瓦底江、米坦格河及运河环绕古城,四面环水。<div> 它曾经是 阿瓦王朝(1364~1555年)的都城,历时191年。<br> 因瓦古城的废墟遗址,零散分布于树林与农田间。</div></div> <h5>古城的废墟遗址,零散分布于树林与农田间</h5> 游玩因瓦古城,需要了解它的一点历史知识或故事,那些静卧在那里的古建筑遗址群,才会睁开双眼向你微笑,给你说"hello",毕竟缅甸被英国殖民了一百多年。 <h5>了解点历史知识或故事,古建筑遗址才会睁开双眼向你微笑</h5> 二、阿瓦王朝 公元850年(唐朝中晚期),缅族人在缅甸中部伊洛瓦底江畔建蒲甘城,并以蒲甘城为中心凭借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统一了缅甸。<div> 1044年(北宋,宋仁宗赵祯),缅甸历史上出现了统一的封建国家—蒲甘王朝。</div><div> 蒲甘王朝立佛教为国教,此后佛教成为缅甸人的信仰,遍地大大小小的佛塔由此而来。</div> <h5>辽阔大地,大大小小的佛塔,</h5> 1273年(南宋时期),在蒲甘王朝二位有雄才大略阿那律佗和江喜佗二位君王之后。元朝忽必烈派往缅甸蒲甘王朝的特使被蒲甘王杀害。<div> 1284年忽必烈派兵让蒲甘王朝去领了盒饭。<div><div> 之后的蒲甘王朝明面依然存在,实际纳入元朝的缅中行省。</div></div></div> <h5>蒲甘王朝雄才大略阿那律佗和江喜佗君王之后,陷入内战</h5> 蒲甘王朝对缅甸的统治已面临严重危机。<div> 皎克西地区的掸族的政治、经济势力增长很快。</div><div> 掸族首领,史称掸族三兄弟(木连城的阿散古也、米加耶城的阿剌者僧吉蓝、宾里城的僧哥速)在1300年,拟废黜蒲甘王懦苴。</div> <h5>因瓦古城掸族居住地</h5> 蒲甘的遗臣向元朝求援,元军再一次侵入缅甸,把掸族三兄弟围困在木连城。<div> 掸族首领用金银贿赂元军将领,诸将受贿后,借口炎暑瘴疫流行而退兵。</div><div> 掸族三兄弟杀死懦苴,掌握大权。</div> <h5>掸族三兄弟杀死蒲甘王懦苴,掌握大权</h5> 之后,掸族三兄弟互相争斗、杀戮。经过一番争夺,德多明帕耶(译音)于1364年(元朝)在上缅甸今天的德达乌县境内(阿瓦城)建立阿瓦王朝,统治缅甸中部(上缅甸)。<div> 选阿瓦城为都城。<br><div> 英国殖民缅甸后,把阿瓦叫因瓦,因瓦古城由此来的名字。 </div></div> <h5>阿瓦王朝领地(红线)</h5> <h5>掸族三兄弟互相争斗、杀戮,曾经的辉煌</h5> 阿瓦王朝(1364~1555年)存续了一百九十多年。<div> 阿瓦王朝也立佛教为国教,缅甸信仰的是小乘佛教。</div><div> 佛教分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div><div> 小乘佛教注重个体解脱,以阿罗汉果为最高目标;</div><div> 大乘佛教强调普度众生,以成佛和菩萨道为终极追求。</div><div> 中国信仰的是大乘佛教。</div> <h5>缅甸信仰小乘佛教,注重自己解脱</h5> 一段插曲,1659年初,明朝永历皇帝朱由榔带一批文武官员逃入缅甸。得到了缅甸国王的庇护,当时永历皇帝就暂住因瓦古城。<div> 清军步步紧逼,缅甸国王1662年初交出永历皇帝,后被吴三桂杀害。<br></div> <h5>1659年,明朝永历皇帝就暂住在上面</h5> <h5>清军紧逼,缅甸国王1662年交出永历皇帝,被吴三桂杀害</h5> 大多数缅甸人一生离不开佛教,出生、命名、结婚、殡葬等都要迎请僧侣做佛事,拜佛是重要的生活内容。<div> 从蒲甘王朝起,缅甸开创了以寺院为学校的教育,很多缅甸人是在寺庙接受的教育。<br></div> <h5>缅甸人一生离不开佛教</h5> <h5>出生、命名、结婚、殡葬等要迎请僧侣做佛事</h5> 有些人把勤勉劳作一生的积蓄全部捐献给寺庙,仰光大金塔顶端镶满了钻石和珠宝,大部分都是教徒捐献的。<br> 在缅甸只要有教徒的地方就有辉煌的金色佛塔。<br> 由此,因瓦王朝才有遍地可见的佛塔遗址屹立在风雨烈日之中。<br> 阿瓦王朝于1555年(明朝嘉靖)被缅族的东吁王朝所灭,原因不多说。 <h5>缅甸有教徒的地方,就有辉煌的金色佛塔</h5> 三、因瓦古城 观察缅甸地图可知,从西翻过阿拉干山脉,便可到伊洛瓦底江流域的曼德勒都城区域。<div> 从下(南)往上(北)依次有因瓦(Innwa)、实皆(Sagaing)、阿摩罗补罗(Amarapura)、曼德勒、敏贡(Min Kung)五个都城集群。</div><div> 这里水系非常发达,不同王朝在这里选址建都,形成了今天的古都遗址群。</div> <h5>从西翻过阿拉干山脉,到伊洛瓦底江曼德勒都城区域</h5> 阿瓦古城的北面是缅甸著名的伊洛瓦底江,东面是伊洛瓦底的支流米坦格河,南面和西面是连接上述两条河的运河。<div> 它的整个城市布局依河流而形成,不同于缅甸的其他四方形的都城,有人说像一只蹲坐的狮子,我没有看出来。</div> <h5>因瓦城市布局依河流而形成</h5> 根据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董卫教授、伍惠璇 陈晓红研究人员在“中国考古”上的文章推演出因瓦古城模型图。<div> 皇城以东西方向为轴线。皇宫位于图中黄色区域方形中心遗址内,周围全是寺院。</div><div> 古城有复杂的钟楼系统、嘹望系统、防御系统等。</div><div> 因瓦古城依河流呈北东、南西方向展布。</div> <h5>因瓦古城范围示意图、皇宫东西向、古城几面临水增加了防御能力</h5> 因瓦古城除了现在的村落,完整的古代建筑寥寥无几。<div> 令人欣慰的是城墙在。外围有佛寺和非常密集的生活区。</div><div> 他们的研究显示古代因瓦还有外围城墙,墙外的穆河(Mu River)水系发达,有季节性的湖泊。</div><div> 这些水系除防御功能外,在伊洛瓦底江的洪水期还能够蓄洪,减轻洪水对该城的破坏。</div> <h5>因瓦古城除村落,完整古代建筑寥寥无几</h5> 1839年(清朝道光年)大地震前,茵瓦古城大型的佛塔和建筑有600个。 <h5>1839年大地震前,茵瓦大型的佛塔和建筑很多</h5> 四、因瓦古城遗址 公元1555年,阿瓦王朝被东吁王朝所灭,因瓦古城走向衰落。<div> 1839年,一场地震彻底摧毁了古城,只剩遗址。</div><div> 遗址在英国对缅甸三次战争、二战又遭到破坏。</div> <h5>1839年,地震彻底摧毁了古城,只剩遗址</h5> <h5>1839年,地震彻底摧毁了古城,只剩遗址</h5> 存留的遗址有,<div> 因瓦皇宫、马哈昂美寺(地震小部分受损)、南明瞭望塔、宝迦雅寺(外墙受损)、梅努砖寺(2005.3月地震倒塌)、卡哈特灰与亚达纳塞美古塔群。</div> <h5>遗址隐藏于郁郁葱葱的树木间、农田里</h5> 零散的遗址隐藏于郁郁葱葱的树木间、农田里。<br> 景点碰到的孩子,保不齐千年前是哪个皇帝、王爷的孙公主、孙王子呢。<div> 解译遗址、的确无此能耐,只能浏览路途中拍摄的图片,感受缅甸远古的风云岁月,流连往事。</div> <h5>遗址隐藏于郁郁葱葱的树木间、农田里</h5> <h5>残破的遗址讲述着过去的辉煌</h5> 1、因瓦皇宫 因瓦皇宫已经是残留的废墟,通过她们仍然可以感受到皇宫昔日的宏大与壮丽,感觉到当年的辉煌。<div> 附近村庄的村民兜售些啥花伞之类旅游商品。有不少孩子跟随游客,希望有所施舍。真不知道千年前她们会是哪个王爷、国亲皇戚孙儿。</div> <h5>因瓦皇宫已是残留的废墟</h5> <h5>看到它,仍然感受到皇宫昔日的宏大与壮丽</h5> <h5>这些孩子千年前,说不定是王子、公主</h5> <h5>皇宫昔日的宏大与壮丽</h5> <h5>讲究的窗饰</h5> <h5>精湛的墙饰</h5> <h5></h5> <h5>台阶</h5> <h5>或许再一次地震,人们只能从这篇游记看到它曾经的壮美了</h5><h5>因为缅甸人喜欢在地震带上跳舞,近年把首都从仰光迁到内比都(地震带上),2025年3月地震让内比都机场航塔上几十人直接去领了盒饭</h5> <h1><b><i>2、南明瞭望塔与梅努砖寺</i></b></h1> 南明瞭望塔在茵瓦皇宫旧址附近,高27.4米。登上塔顶可以俯瞰整个茵瓦古城。 <div> 梅努砖寺,此次地震震毁。</div> <h5>梅努砖寺</h5> <h5>南明瞭望塔</h5> 3、宝迦雅寺 因瓦最古老的寺庙,这座由267根柚木建造的寺庙,俗称“柚木寺”,建于1770年(清朝乾隆年)。<div> 宝迦雅寺没有受战争祸害,250年来·也没有翻新,保留了原始的模样,古朴自然,雕花精美。</div><div> 至今仍有僧人修行,据说内设学校供附近孩子学习。</div> <h5>建于1770年(清朝乾隆年)</h5> <h5>250年来没有翻新</h5> <h5>原始的模样,古朴自然,雕花精美</h5> <h5>267根柚木建造的寺庙</h5> 可以看到缅甸人在此朝圣,大家在寺庙外野餐,小朋友唱歌,生活显得宁静与快乐。 <h5>这里还有学校</h5> <h5>生活就是这样宁静与快乐</h5> <h1>4、<b><i>卡哈特灰与亚达纳塞美古塔群</i></b></h1> 二个古塔群属于因瓦古城皇城附近的建筑,至今受人为破坏少许些。 <h1><b><i>1)卡哈特灰古塔群图片欣赏</i></b></h1> <h5>卡哈特灰古塔群(蓝牌翻译)</h5> <h1><b><i>2)亚达纳塞美古塔群图片欣赏</i></b></h1> <h5>亚达纳塞美古塔群(complex,这里不是复杂、不是感情繁华、是建筑群的意思)</h5> 5、马哈昂美寺 马哈昂美寺是保存最完整的建筑,雕刻繁复,兼具缅甸与欧式风格。<div> 据说,这里是缅甸国王留宿永历皇帝朱由榔带一批文武官员(1659年-1662年)地方。<br></div> <h5>具缅甸与欧式风格</h5> <h5>雕刻繁复</h5> <h5>外墙装饰精湛</h5> 马哈昂美寺是1822年(清朝道光年)由一个叫Me Nu的王后出资兴建的。<div> 1838年曾经毁于地震,1872年(清朝同治年)再次修复。</div><div> 马哈昂美寺是因瓦现存的古建筑中是规模最大、最华美的寺庙。</div> <h5>因瓦现存的古建筑中是规模最大、最华美的寺庙</h5> <h5>说华美,一点不过分</h5> <h5>据说明朝逃难皇帝从这里出入,我不太相信</h5> <h5>1822年(清朝道光年)由叫Me Nu的王后出资兴建</h5> <h5>寺庙雕花繁琐,外形看起来颇具欧洲建筑的风格</h5> 整个寺庙雕花繁琐,外形看起来颇具欧洲建筑的风格。经过后来的部分翻修,寺庙上下有明显色差,二层以上为嫩黄色,一层则因为年代久远,呈现出斑驳的黑黄色。<div> 这些年政府也在修缮中,它附属佛塔、佛堂也有修缮一新的。</div> <h5>政府也在修缮中,它附属佛塔、佛堂也有修缮一新的</h5> <h5>佛堂修缮一新</h5> <h5>佛塔近瞅</h5> <h5>院墙还在</h5> <h5>但愿2025年的地震没有侵害到你</h5> 五、结 束 语 1839年3月,一场大地震彻底摧毁了因瓦这座城市。<div> 从此,这里离别了喧嚣繁华,幸运地躲过了工业化的污染。</div> <h5>1839年地震摧毁了因瓦,这里躲过了工业化</h5> <h5>阿瓦人隐居在绿茵碧水间</h5> 一代又一代的阿瓦人隐居在绿茵碧水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div> 这里留在我们脑海中的是散落在田间的寺庙、城墙、佛塔、和废墟,一些厚重历史、沧桑岁月的印迹。</div> <h5>佛塔、和废墟散落在农田、树林中</h5> <h5>这些佛塔,成为游客触摸缅甸历史、沧桑岁月的印迹</h5> <h5>河流映衬着古塔倒影,沧桑而多风情</h5> 寺庙隐于郁郁葱葱的树木中,灌满水的农田中映衬着古塔的重重倒影,沧桑而多风情;<div> 纵横的田间小路,水牛耕地的田间泥痕。</div><div> 茵瓦古城遗址简直是人间世外桃源-绝美而苍凉。</div> <h5>纵横的田间小路,水牛耕地的田间泥痕</h5> <h5>这里简直是人间世外桃源-绝美而苍凉</h5> . 再 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