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前几年写过一篇随笔《初识岭南》,那时我对岭南的各方面认识是初步的。今年我已定居岭南生活十年,应该说对岭南的认识更深入了,无论是从生话上、习俗上、习惯上甚至地域文化上……</h3></br><h3> 岭南是以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组成的五岭为自然分界的南部地区。现今行政范围包括: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br></br> 广州作为岭南地区中心城市,历史上长期作为南越国都城、唐代岭南道治所、南汉国都城,至今仍是该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广州经济文化辐射很大,除了上述三省两区珠三角地区外,湖南南部、福建一部、江西南部、越南北部等,都与广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同属百越文化圈。</h3></br> <h3> 岭南,这片位于中国大陆南部,拥有着独特而迷人的气候特征,仿佛大自然精心绘制的一幅绚丽画卷。<br></br> 岭南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具有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就像是大自然为这里打造的独特标签。走进岭南,仿佛踏入了一个温暖的怀抱。岭南只有两季:冬春季、夏秋季,冬天与春天不分明,夏天与秋天无界限。这里全年辐射强,温度高,年平均气温呈北低南高分布,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2.5℃ - 25.6℃之间 ,即使在冬季,平均气温也能达到15.4℃,让人感受不到刺骨的寒冷,反倒有几分“暖而不燥”的舒适。当北方大地被银装素裹,岭南却依旧是绿树成荫,生机勃勃,洋溢着春日的气息,难怪成为众多北方朋友旅游避寒的首选地。<br></br> </h3></br> <h3> 充沛的降水,是岭南气候的又一特色。这里常年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颇为可观。这些雨水,是大自然给予岭南的滋养。汛期(4 - 9月)时,降水更为集中,占全年降水量的75%左右。雨水的滋润,让岭南大地处处充满生机,河流纵横交错,水资源丰富,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万物。</h3></br><h3> 我国第三大河珠江发源于云南,其主要支流西江流经广西、广东全境(珠江有三大支流:东江、北江和西江),共有八个入海口。珠江三角洲地区处于河水与海水交汇处,十分有利于海产的生长。这里是海鲈血的故乡,蚝、虾的产量非常高。水田广阔、阡陌纵横,给人们以舟楫之便。我居住的小区毗邻一条西江的支流叫黄杨河,虽名气很小,但河上仍可航行载重50吨的大船,感觉比黄河水也大。</h3></br><h3> 岭南一年四季多湿热,气温较高,人们用温水冲淋以消暑爽身,粤语一般称之为“冲凉”,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夏天人们冲凉一到三次,冬天冲凉一次。在岭南人们每天非常关注天气预报中湿度这个指标,湿度过高时人的身体不舒爽。</h3></br> <br></br><h3> 然而,岭南的夏季,虽然热情似火,却也伴随着台风侵袭的挑战。夏季湿热多雨多台风,台风过境时,狂风呼啸,暴雨倾盆,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但也正是这些台风,带来了丰沛的降水,为岭南的水资源补充做出了贡献。人们在与台风的长期相处中,也学会了如何防范和应对,形成了独特的抗台文化。<br></br></h3></br> 相比之下,岭南的冬季则显得温和许多。没有北方冬季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取而代之的是湿润的空气和偶尔飘落的细雨。这种湿润的气候,让岭南的冬天多了一份温婉与柔和。岭南的冬季宛如北方的秋天,天高云淡,艳阳高照,百花盛开,天气不冷不热,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适合北方人旅居。<br></br> <p class="ql-block"> 在太阳辐射和日照方面,岭南也有着出色的表现。总体太阳辐射量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充足的日照,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得岭南的植被郁郁葱葱,四季常青,负氧离子和含氧量很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岭南的气候,是大自然馈赠的宝贵财富。总的特点是夏秋炎热,冬天凉爽,春天湿潮。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造就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无论是那终年常绿的森林,还是那娇艳欲滴的花朵,亦或是那充满活力的城市与乡村,都与岭南的气候息息相关。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气候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的孕育者,一种生活方式的塑造者,让每一个来到岭南的人,都能感受到它独特的魅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4.23</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XGsmiCb3zyhmZAcZ6nFW1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