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0年10月11日我们自驾车来到东营,参观了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欣赏了壮丽的红海滩。</p> <p class="ql-block">东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黄河50景,位于东营垦利区、黄河入海口处的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区内拥有河海交汇、湿地生态、石油工业、滨海滩涂景观等黄河三角洲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p> <p class="ql-block">进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我们首先参观了黄河三角洲鸟类博物馆。黄河三角洲鸟类博物馆,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鸟类专题博物馆之一,展览面积3000平方米,共分为大河息壤共生厅、候鸟驿站共鸣厅、鸟国探秘共赏厅、鸟类天堂共享厅四大主题餐厅,展示陈列了包括珍稀鸟类标本在内的1400余件标本物,展示黄河口生态保护及人与自然鸟类和谐发展的城市名片。</p> <p class="ql-block">离开黄河三角洲鸟类博物馆需乘电瓶车约15公里才能到达入海口,沿途有几个景点:黄河湿地芦苇荡,黄河故道天然柳林,鸟类科普园,游客可近距离观看珍稀保护动物,包括:丹顶鹤、东方白鹳、白鹭等多种珍稀保护鸟类,还可观赏到鸟类放飞表演,站在远望楼观景平台上眺望黄河入海口,乘船去黄河与大海交界处,观看黄河如一条黄龙深入蔚蓝大海,因水体密度不同,黄河水与蓝色海水一时难以相融,呈现出黄蓝交界的壮丽景象!</p> <p class="ql-block">黄河口旅游区是以保护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鸟类为主体的生态旅游区,于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世界上最年轻、最完整、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p> <p class="ql-block">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周围被芦苇荡包围着,方圆起码有着差不多10公里都是芦苇荡,一眼望去,一望无垠……</p> <p class="ql-block">秋天的黄河入海口,是自然与季节完美融合的杰作,此时黄河两岸的芦苇丛开始冷黄,微风拂过,芦苇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宛如大自然的低语。</p> <p class="ql-block">芦花飞雪,在黄河入海口的百里平原上,依河傍渠随道,到处生长着密密匝匝的芦苇,连绵不断,巍然壮观,成为黄河入海口的一大自然景观。秋天苇叶渐白,苇穗裹实,芦花盛放,蓬蓬松松的白花花一片,风乍起来,苇絮随风在天空悠悠飘飞,弥天盖地,如天空普降瑞雪,形成一副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剪影图。</p> <p class="ql-block">荻花,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子长形似芦苇,秋天开此紫花,属于多种用途的植物。</p> <p class="ql-block">被风浪吹蚀的陈旧栈道如铁轨般蔓延到海岸线深处,远远一眼望不到尽头,仿佛能直接漫步到大海中心。</p> <p class="ql-block">黄河故道天然柳林景区,占地32公顷,这簇簇柳林俗称馒头林,是黄河口代表性植物。漫步在800米长的木栈道上,不时会看到鸿雁和灰雁从你身边游过。登上观河亭,可观赏滚滚黄河,黄河故道地质遗迹、万亩柳林壮观景象。2009年10月,时任总书记的胡锦涛曾在此登临。</p> <p class="ql-block">黄河口鸟类科普乐园,即是鸟类生存的乐园,也是游人观赏鸟的乐园。这里有的鸟是圈养,有的是救助后半放养,各有各的功用。东营鸟类栖息的种类和数量极为丰富,所以黄河口湿地是鸟类中转站和加油站,被称为鸟类的国际机场。</p> <p class="ql-block">黄河口湿地的丹顶鹤都是每年迁徒到此地,由于生病受伤而滞留在湿地保护区,得到湿地工作人员的救助,在湿地养伤,实行半放养状态。待丹顶鹤身体好转,再放回归大自然。</p> <p class="ql-block">蓑羽鹤</p> <p class="ql-block">白鹭</p> <p class="ql-block">东营黄河口广阔的芦苇湿地是鸟类的栖息地,被列入世界遗产。鸟类主要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鹳、中华秋沙鸭、金雕、白尾海雕等多种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国家二类保护的鸟类也达30多种。黄河口候鸟栖息地为候鸟迁徒、繁殖、越冬发挥重要作用。2005年以来,黄河三角洲累计繁育东方白鹳2200余只,成为全球最大繁殖地,被评为东方白鹳、丹顶鹤之乡。</p> <p class="ql-block">随着秋季的到来,成千上万只候鸟从远方飞来,它们或低飞掠过水面,或栖息于芦苇丛中,站在观鸟台上,可以近距离观察这些空中精灵,感受他们带来的宁静与和谐。</p> <p class="ql-block">放飞灰雁表演</p> <p class="ql-block">东营红海滩,位于东营黄河入海口,是一处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黄河入海口因泥沙淤积抬高形成新生湿地,新生湿地土地贫瘠,含盐量高,有机质少,各种植物不能生长,只有翅碱蓬草能够繁衍生息。</p> <p class="ql-block">红海滩的形成得益于一种名为翅碱蓬的植物。翅碱蓬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每到秋季,有一簇簇高20厘米左右,它们在滩涂上汇集成片,随着昼夜温差的加大,从绿色逐渐变换成红色,最终形成一片片火红的海洋,给大地披上了艳丽的红装,极目远望,像火海,似朝霞,美观艳丽,被誉为天下奇观-天然红地毯,这片独特的湿地景观绚烂的红色成为游客争相观赏的对象。</p> <p class="ql-block">每到秋季,红海滩的碱蓬草达到了全年最红的时刻,它们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铺设的红地毯,迎接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p> <p class="ql-block">眼前是无尽的红色海洋,耳边是海风吹拂的声音,这一切都让人沉醉不已,而当夕阳西下时,金色的阳光洒在红毯上,更是美不胜收,让人忍不住按下快门,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黄河入海口位于渤海与莱州湾交汇处,因山东属华北平原,这一段黄河故道宽浅,泥沙淤积,河床逐年抬高,因而多次泛滥、改道。据记载,黄河东出洛阳曾有6-7次大的改道,除明清故道经徐州、淮阴流入黄海,其他都是在今黄河以北不同的地方流入渤海。这个离济南约260公里东营垦利区黄河口镇就是现在的黄河出海口。</p> <p class="ql-block">黄河入海口处的油田钻井平台似座座金塔,气势磅礴。</p> <p class="ql-block">远望楼,位于黄河入海口北岸,建于1993年,高近30米,主要用于观察黄河口附近的火情和附近鸟类的活动,如今远望楼已经成为黄河口旅游区的一个显著标志。登上远望楼,遥望黄河口,黄河水劈开万顷碧波,奔流入海,让人荡气回肠,亲情顿生。</p> <p class="ql-block">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朱镕基、温家宝等先后亲临黄河口,登远望楼,尽赏黄河美景。</p> <p class="ql-block">远望楼旁的金属雕塑是由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政府赠送,题为:同饮黄河水,共筑中华梦。</p> <p class="ql-block">在黄河入海口前留影,以示纪念。</p> <p class="ql-block">参观黄河生态旅游区的一大亮点是坐船观看黄河入海后与渤海黄蓝交汇的旷世奇观。但到游轮前,被告知海上风力大,故停船。自我感觉天气还可以,但不开船没办法,这次美中不足,只有遗憾了。</p> <p class="ql-block">结束东营之行,下一站去河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