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名胜之荆州古治

零点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襄阳有一条荆州街,绝不等同于当下各大城市以其它城市命名的街道,其历史可追朔到初平元年(190年)。当时的荆州治所(地方权力机构)并不在荆州,而在武陵郡汉寿(今湖南常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后汉书·刘表传》所载:“诏书以表为荆州刺史。时江南宗贼大盛,宗党共为贼。又袁术阻兵屯鲁阳,表不能得至,乃单马入宜城。请南郡人蒯越、襄阳人蔡瑁与共谋画。”意为:由于江南宗贼、袁术阻兵的阻挡,刘表不能到武陵汉寿上任。他单骑入宜城,取得荆州豪族蒯越、蔡瑁(襄阳人、后为刘表妻兄)等支持,在襄阳城站稳了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于是他将荆州治所迁至襄阳城(当时是襄阳县城),使襄阳一跃而成为统辖今湖北、湖南两省和河南、贵州及广东、广西一部的荆州首府,这是襄阳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此后,襄阳城历史地位上升,历为州、郡、道、路、府、专(公)署、市等政府驻地。刘表在襄阳城处理公务衙门所在的街,叫荆州治街,简称治街。治街当在今荆州街西,治街是一条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荆州街几易其名,唐及明清时,因道署设此,名道街。后守备司设新街口,更名为守备司街。辛亥革命后,改名为中山街。新中国成立后,襄阳专署(地区、市)党政机关曾驻此街,名荆州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08年始,“荆州古治”券门及两侧的城墙得于修缮。在“荆州古治”券门北(荆州北街)新建了一段仿古街,俗称“古治街”。其实“古治街”这一名称是开发商的杰作,官方称为荆州北街。荆州北街南起“荆州古治”券门,北至大北门(拱宸门,襄阳古城六城门之一),全长280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凡游襄阳古城的游客,一定要到“古治街”看看。街的北头紧临汉江,保存有拱宸门、瓮城、大北门古码头,西侧保存有较为完整的宋代和明代城墙遗址。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期待您的美评,感动您的分享!</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