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洛阳游 第306篇 丝绸之路上的胡商统领

索易演义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0日上午,隋唐洛阳城中轴线贯通工程新天津桥项目正式开工。新天津桥是隋唐洛阳城“七天建筑”之一,北对皇城端门,南接天街,是连接南北两区的重要节点,桥体长约666米,桥面宽18米。新天津桥项目将按照唐代建筑风貌进行复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天建筑”是武则天掌权时期在隋唐洛阳城中轴线上分布的七个“天”字建筑或自然建筑。‌七天建筑对应天上北斗七星,寓意武则天“君权神授”的合法性。七天建筑从北到南依次为:‌天堂‌,天宫(明堂),天门(应天门)‌,天枢‌,‌天津(天津桥)‌,天街‌,天阙(伊阙)。这里介绍一个与天枢‌有关的人物------波斯国大酋长阿罗憾。</p><p class="ql-block">据出土文物证实,波斯国大酋长阿罗憾,是天枢工程的实际组织者和实施者。公元694年八月,在波斯国大酋长阿罗憾等人的号召下,“诸胡聚钱百万亿”购买铜铁建造天枢,于次年(695年)四月铸成。 天枢全称“大周万国颂德天枢”,寓意“天下中枢”。天枢是武则天在洛阳营建的皇城中轴线“七天”工程之一,所谓天枢,乃北斗七星第一星。据记载,各附属国首领在波斯国大酋长也就是阿罗憾的号召下,筹资百万亿购买铜铁二百万斤铸造天枢,武则天将其命名“大周万国颂德天枢”。695年,天枢建成,总高总高147尺(45.87米),柱身主体为八棱形,有蟠龙、麒麟缠绕柱身,最上为腾云承露盘,顶部有四条龙站立捧着一颗火珠,望之如日初出。柱身雕刻着当时文武百官和万国元首的名字。天枢由东夷人毛婆罗造模,高丽人泉献诚运铜,武三思为文,高丽蕃长高足酉雕刻,天枢在唐玄宗开元二年 (714年)被毁。</p><p class="ql-block">阿罗憾是波斯国大酋长,死于公元710年洛阳私第,终年95岁。葬于隋唐洛阳城建春门外。洛阳作为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身份是波斯国大酋长的阿罗憾,自然而然的成为胡商统领。唐高宗授羽林军将军一职。当知道武则天铸造纪功的天枢时,阿罗憾立即筹集百万亿钱,买铜铁二百余万斤。阿罗憾作为特使出使西域,使西域稳定百年。</p><p class="ql-block">清光绪年间,《阿罗憾墓志》在今天的李楼镇楼子村东南里许田野出土,后流入日本,现存于东京上野日本国立博物馆。该志镌刻于公元710年,距今1300余年。根据碑文,阿罗憾具有波斯王族血统,是波斯移民领袖,任拂林国诸蕃招慰大使,又号召诸蕃王,为高宗出使蕃域,建立大功,为武后营建天枢效力。</p><p class="ql-block">墓志原文如下:大唐故波斯国大酋长,右屯卫将军上柱国、金城郡开国公波斯君丘之铭。君讳阿罗憾,族望波斯国人也。显庆年中,高宗天皇大帝以功绩有称,名闻西域,出使,召至来此,即授将军北门右领使,侍卫驱驰,又充拂林国诸蕃招慰大使,并于拂林西界立碑,峨峨尚在。宣传圣教,实称蕃心。诸国肃清,于今无事,岂不由将军善导者,为功之大矣。又为则天大圣皇后召诸蕃王,建造天枢,及诸军立功,非其一也茑。此则永题麟阁,其于识终,方画云台,没而须录。以景云元年四月一日,暴憎过隙,春秋九十有五,终于东都之私第也。风悲垄首,日惨云端,声哀乌集,泪落松干。恨泉扁之寂寂,嗟去路之长叹.呜呼哀哉!以其年月日,有子俱罗等,号天罔极,叩地无从。警雷绕坟,衔泪刊石,四序增慕,无辍于春秋。二礼克修,不忘于生死。卜君宅屯,葬于建春门外,造丘安之,礼也。</p><p class="ql-block">洛阳作为阿罗憾的归宿之地,应当纪念瞻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索易带你刨根问鼎,聊聊洛阳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数千年历史的河洛大地,不经意间,一块砖,一片瓦,一棵树,一座桥,或者一条街道,都是一段历史,一个优美的故事。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留住每一个瞬间。深度游洛阳之系列照片、视频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欢迎浏览、提供线索并提出建议。深度洛阳游 第306篇 丝绸之路上的胡商统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