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民:读书日里说读书

家在大荔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读书日里说读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文/王新民</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从2006年从事全民阅读组织活动,发文通知,要求各市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开展读书活动,最初几年主要局限在出版发行行业,即出版社、新华书店开展优惠售书、作者签售、新书发布、赠书活动,总的来说还未超出出版业,尚未涉及社会其他领域。从2010年起,省新闻出版局和合并后的新闻出版广电局与省委宣传部、文明办等部门联合发文,举办盛大的全民阅读启动仪式暨文艺演出,动员各行各业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通过广播电视台播放全民阅读启动仪式暨文艺演出以及公益广告,与农家书屋、机关书屋、军警书屋、社区书屋、校园书屋,甚至女子监狱书屋、看守所书屋建设结合起来,扩大社会影响,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可以说从面上打开了局面,具有了广泛性。</p><p class="ql-block"> 在此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近年来,我结集出版了书评书话集《慈苑书韵》《读懂贾平凹》,旨在引导读者正确或精准理解作家及其作品,以期推动全民阅读、书香社会建设健康发展。这不仅是多年师友情的义不容辞,也是作为陕西新闻出版版权电影检测中心审读专家的责无旁贷。</p> <p class="ql-block">  拙著出版有助于引导读者正确阅读解读包括贾平凹在内的当代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不是公文,不是调研报告,它是虚构的想象的。30年前,尽管贾平凹在《废都》书前声明:本书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但仍有人对号入座甚至打官司,前不久又有人状告莫言作品并提出巨额赔偿,令人啼笑皆非。拙著收入的书评书话,是平说平,是凹说凹,实事求是,不隐恶,不溢美,知人论事,直白书写,把一个个性独特、人格魅力无穷的作家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了解、走近王蒙、柳青、杜鹏程、路遥、贾平凹、陈忠实、高建群、京夫、和谷、陈彦、武复兴、赵俊贤、张书省、肖云儒、李浩、柏峰、孙见喜、方英文、李永刚、康铁铃、孔明、马玉琛、王小民、田小勇、邢根民、李跃峰、王飞、陈继清等作家学者,提供一个可值得信任的文本。</p><p class="ql-block"> 在今天,很多人把该读书不看成一种学习了,或看作消遣,或看作休闲当作娱乐,或看作游戏。这些显然远离了阅读应有的本义。</p><p class="ql-block"> 我发现,有些干部家庭和不少婚房酒柜、博古架应有尽有,唯独缺少书柜、书架。阅读是为了精神生命的成长和延长,特别是小孩子不可少了阅读。就算你是在不爱读书,为了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在家里也不妨装装样子读读书。</p> <p class="ql-block">  什么是阅读?阅读就是思考,阅者,看也,但比看要深一些。它不是无意随意可有可无的观看,是主动地,有目的地带着问题观看,是一个边看边思考的过程,如“阅兵”“阅卷”“阅人”“阅尽人间春色”,而不说“看兵”看卷""看人”“看尽人回春色”。</p><p class="ql-block"> 针对当前阅读现状,我想谈两个意思。首先想说的是要理性的读书论书。当然,读者各有差别,感受不尽相同,见仁见智,一百个人读莎士比亚,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都很正常。从一些文学受众在网络自媒体平台发表的阅分享和批评言论来看,也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问题。须知,作家学者不是圣人,既然是创作或研究,就难免有前无古人甚或后无来者的新观点、新思维、新见解、新思想、新方式、新手法等诸多创新。有一些读者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作品、不同的作家,在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时,不是就论文、就艺说艺,而且常常溢出了文学批评的范畴,在政治的层面上纲上线。而他们所认为的问题,或者是创作上的观念与手法,与己不合,难以认可;或者就不存在什么问题,纯属自己的简单误判和刻意放大。在这里,显露出来的,或者是自己的观念偏狭和看法极端,或者是自己的批评失准与解读过度。当代文学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变,从观念到手法,都在不断延展和拓进,而且日渐走向多样化、丰富性。面对这样一个纷繁又丰富的文学存在,作为读者,也要有相应的多元化意识、宽容性胸怀,自己不看好的,也许别人看好;自己不喜欢的,也许别人喜欢,自己不喜欢的,要容许别人喜欢;自己喜欢的,要容许别人不喜欢。要有容忍不同意见的雅量,容纳不同风格的胸怀,特别是就自己不喜欢的作家作品发表意见时,要力求做到既不要把创作与文学的问题任意放大,也不要把自己的看法看成是“唯一”正确。阅读作品,要采取与作者平等的对话姿态;品评作品,要秉持一个建设性的态度。</p><p class="ql-block"> 再一个想说的意思是,要精选精读图书。记得作家赵树理关于阅读的一句名言,他说:“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此话在当今图书出版海量尤其具有指导意义,就拿我国来说,五千多年来,各种各样的书籍浩如烟海,每年还有50多万种新版图书不断出版面世。面对这样的海量的阅读对象,阅读确实有如大海捞针。客观地说,每年出版的图书良莠不齐,大多数都是好书,但也有少数图书质量不高甚或不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的前提是选择,选书变得尤为重要。首先购书要慎重选择,从形式到内容都要仔细鉴别。对开卷有益要视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精品书开卷有益,平庸书开卷无益,伪劣书开卷有害。黑书毒害读者的思想,黄书污染读者的心灵,甚至将读者引入歧途乃至犯罪的道路。因此要消除贪图侥幸心理,学会甄别假冒伪劣图书,自觉抵制非法出版物。长此以往,假冒伪劣图书市场就会萎缩;非法出版就会无机可乘,无利可图,不得不关门大吉。</p><p class="ql-block"> 选择性阅读,也即选取适合自己需要的,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了确有成效的。图书各有自己的天地,读者各有自己的需求。在我看来,还是要把学习知识、提高修养和陶冶情操放在更重要一些的位置,把消遣休闲和娱乐游戏放在次要一些的位置。而且,要充分认识读者自己在文学活动中所具有的接受主体的地位与意义。在阅读与鉴赏过程中发挥自身的能量,实现自身的价值,变被动为主动,创造的过程。变消极为积极,把文学阅读的过程变为参与文学创造的过程,最终化为自己的精神营养,成为胸有诗书气自华的人,成为有思想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创造性人才。</p><p class="ql-block"> 阿根廷国家图书馆原馆长、著名作家博尔赫斯说过一句名言:“如果世界上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但愿我们的世界成为一个巨大的图书馆和人间天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