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确幸)婚礼畅想曲

亚沙子

<p class="ql-block">今天是我们喜结连理四十二周年的纪念日。那年我二十九,他三十一,是“晚婚晚育国策”的忠实践行者。大龄的我俩决定步入婚姻的殿堂。那时的我们,心态年轻又充满憧憬,对未来的生活有着无限的期待。</p><p class="ql-block">婚礼的筹备并不算复杂,没有如今那些繁复的仪式和流程。那年代即将“脱单”的年轻人都习惯“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模式:没有婚房,我们自己到处找房子租,后来还是他的谢姓好友慷慨借出一间房,免费让给我们住才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接下来,布置婚房,请木匠做家具、添置日常用品等琐碎事都“迎刃而解”了。</p><p class="ql-block">要结婚还得发喜糖,(那年头如果在每包八颗喜糖里,有一颗上海冠生园的大白兔奶糖和一粒巧克力,那这喜糖包就是“高大上”了。)还有什么拟宴请名单、制作请帖、组团包车等等,一切都靠自己亲力亲为。总之一句话,婚礼前后的每一个细节都倾注了我们的心血和积蓄。</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一代人在年轻时,大多数都非常“懂事”,不想让父母们担心受累。再者,双方的父母也没有精力和实力为我们操办婚宴。那时的生活节奏很慢,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现在想来,一切都显得那么朴实无华而真实靠谱。</p><p class="ql-block">当年我们之所以选择4月23日作为婚庆的日子,不是因为那一天是黄道吉日,适合嫁娶,而是因为我们认知里的好日子,所有上档次的饭店无一不爆满而订不上酒席。拜托业界朋友才了解到,只有那一天下午、那一家饭店还有八桌空席可供我们选择或否。那时的我们,并不知道十一年后的这一天将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读书日”。‌</p><p class="ql-block">4月23日‌不仅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逝世纪念日(1616年),也是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逝世与诞辰纪念日(1564年出生,1616年逝世)‌。此外,这一天还与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重合,使其成为全球文学领域的“神圣日期”。这些文学巨匠的文字跨越了时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这种多重合一的文学纪念意义,为世界读书日的设立提供了文化基础‌。</p> <p class="ql-block">我俩举行婚礼的那个4月23日,却是个下雨天。清晨,我站在窗前,看着雨滴轻敲着窗棂,心中既紧张又期待。我们将在淮海路上的美心饭店与亲朋好友齐聚一堂,一同见证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p><p class="ql-block">我的闺蜜和小妹早早来家里帮我收拾装扮,一边还宽慰我说,“结婚下雨,雨水是好兆头,说明你们的人生有财有势”;我说,“要是雨停了,要怎么说呢?”“说明你是“鸿运当头了呀”。闺蜜像在课堂上抢答,不假思索地说道。哈哈,哪有这样八面玲珑的说法,且说的都是令人心生欢喜的好话呢。多亏了我们华夏的老祖们个个都是智慧达人,试问这世上谁谁谁们能在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能送上因地制宜,因景而生的祝福语的?且还能说得那么“动人心弦”的,大概也只有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了。</p><p class="ql-block">婚礼当天,我穿上那条和闺蜜们不知逛了多少家商店才买下的粉紫羊毛裙装。那时还没有流行穿婚纱(婚纱被视为“崇洋媚外”的产物而销声匿迹),更没有穿旗袍之说(旗袍被视为封资修的产物无人问津);头发刚做了造型,胸前还别上了一朵小红花。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觉得自己一下子成熟了不少。尽管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但手心里却微微冒汗。</p><p class="ql-block">先生按时来接我,那时也没有红包给伴娘。伴娘是闺蜜,说起来还挺惭愧,那时当伴娘,非但没有红包拿,还得心甘情愿的给我送礼。另外还得自己掏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给新娘子“撑场面”。现在回想起来,就觉得对不起她们。可惜,那时候流行的就是这种结婚模式,凡事都要“自力更生”的我们,恨不能把一分钱掰成两半,把钱都用在“刀刃”上。</p><p class="ql-block">我们坐上车,车子缓缓驶向美心饭店,我的思绪也随着雨滴飘散。雨刷在挡风玻璃上左右摇摆,雨水模糊了窗外的景色,但我的心却异常清晰: 那一天,他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打着同色的领带,显得格外精神。在车上他看着我,眼里满是温柔和爱意,轻声说:“你今天真漂亮”。我紧张地握着他的手,心里明白,婚宴之后我就要和身边的他一起去“经营”新家了。现在回想起我们相识相知的点点滴滴,心中仍充满了感激和幸福。</p><p class="ql-block">不过,真的很巧,等我们快到饭店时,雨停了,太阳出来了,这像是老天爷特意为我的婚礼洒下的祝福。“人逢喜事精神爽”和 “雨后天晴太阳红”,这两样好事都让我占了,拿现在的网红语来说,我也算是人生“赢家”了。</p><p class="ql-block">到了饭店,亲朋好友已经陆续到来。美心饭店的装潢典雅大气,三个包房被精心布置,红绸缎、鲜花和喜字点缀其间,洋溢着喜庆的氛围。我们站在饭店门口迎接宾客,虽然当时我有种被人围观的小尴尬,让我想起那些在改革开放初期,来华的外国游客被国人围观的场景。但无论是熟人还是路人,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真诚的祝福,让我消除了心中的忐忑不安。</p><p class="ql-block">在三个包房里,亲朋好友们觥筹交错,热闹非凡。菜式一道道端上,香气四溢,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我和他穿梭在包房之间,与每一桌宾客寒暄;我们逐一敬酒,感谢亲朋好友的光临。每一桌的宾客都为我们送上最真挚的祝福,我们也一一回应,心中充满了喜和乐。宴席结束后,我们站在饭店门口,目送着亲朋好友一一离开……</p> <p class="ql-block">多年后,在得知4月23日是因西班牙文学巨匠塞万提斯而起缘的世界读书日时,我常常会思考,为什么我的婚礼会与世界读书日撞日?这是一种巧合,还是一种命中注定?是我学了西班牙语吗?还是我读了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的原著?这样的巧合确实让人感到有点不可思议。或许,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天的美好与感动,早已深深刻在我的心中。</p><p class="ql-block">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一起经历了生活的酸甜苦辣,见证了彼此的成长与变化。4月23日这个日子,如同一颗种子,埋在了时光的土壤中,逐渐生根发芽。它让我俩明白,婚姻不仅仅是浪漫的瞬间,更是平淡日子里的相互扶持。</p><p class="ql-block">那些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让我们之间的感情从爱情走向了亲情。我希望在余生每年的这一天,都能和自己爱的人共同庆祝彼此的陪伴和共同走过的岁月,并通过读书和写字来丰富我们的夕阳生活。</p> <p class="ql-block">什么是小确幸?小确幸是生活中的那些微小而确实的幸福。我的婚礼与世界读书日撞日,就是这样一种小确幸。它让我的婚礼变得特别,也让我的婚姻生活充满了仪式感。这似乎是一种特别的缘分,将我们的爱情故事与全球文化庆典紧密联系在一起。</p><p class="ql-block">在写这篇“不是回忆录,胜似回忆录”文章的时候,翻出来这几张仅存的蜜月旅行合影,以此弥补当年未能拍结婚纪念照的遗憾!唯愿每一个人,都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确幸,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定义。</p>